蘇軾、蘇轍兄弟二人的名字中竟包含著父親的如此深情?

我們生活在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裡,傳統文化積澱十分深厚,給後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典籍、光輝燦爛的思想、深邃玄奧的智慧。這些文化積澱、思想蘊涵、人生智慧,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聯密切,不像想象的那麼幽渺、那麼遙遠,可以說每日每時都在和它們打交道。

它們都長期而深入地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裡。“姓名與稱謂”問題,基本上也屬於這種範疇。


詩詞人生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的名字中竟包含著父親的如此深情?


可能有的朋友心裡嘀咕:姓名有什麼好講的?稱謂,不就是稱呼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哪個不會叫?實際上,問題並不那麼簡單,即使說十分複雜,也不為過。這裡只講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不要說一般人,就連有的大學教師、電視節目主持人,都曾在這方面鬧出過笑話———稱別人的父親為“家父”者有之,稱自己為“足下”的也有之。所以,稍稍破費一點時間,弄懂弄通這個看似淺近、實則學問很深的課題,還是頗有必要的。


“家父”到底是指誰的父親?


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準確、恰當的稱呼,反映著自身的文化教養,也體現出尊重對方的誠意,以及雙方關係發展所達到的程度。但由於各國、各民族之間文化背景不同,語言、風習各異,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之中,彼此間的稱謂用語也存在著明顯差別。如果稱呼錯了,鬧出笑話,自己尷尬,還是細微末節,引起對方反感,招致誤會,那就影響大了。


說到這裡,我想插一段真實的笑話。一位教師同客人見面,覺得直接問候“你的父親身體可好”不太文雅,便拽了一句文:“家父近來可好?”客人鬧愣了,只好說:“對不起,令尊我還沒有見過。”無獨有偶,偏偏中央電視臺 《藝術人生》節目一位著名主持人,重蹈覆轍,同樣誤將對方的父親稱為“家父”。這已經是夠難堪的了,可是,所在的節目組卻硬著頭皮,偏要“將不是當理說”,辯稱他們的主持人是“為了更好地與觀眾溝通”,說什麼:“從語言的角度來講,‘令尊’是在不太熟悉的時候用的,而為了拉近與被採訪者之間的距離,更好地進行溝通,用‘家父’也可以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過去,有人家中來客,嫌自家的房間太小,欲借鄰居家的用一下。寫信說:“家室太小,欲借令堂一用。”結果被鄰家扇了一個大嘴巴。不知道捱打者的同事,又將為他做怎樣的辯護?

剛才已經說了,尊稱別人的父親,叫令尊、令嚴;母親叫令堂、令慈;兄弟叫令兄、令弟;子女叫令郎、令媛。尊稱人家的兄弟,叫賢昆仲;夫妻則稱賢伉儷;尊稱別人妻子叫賢內助,尊稱年齡稍大於自己的朋友的妻子為嫂夫人。

舊時著名童蒙讀物《幼學瓊林》裡專有一部分,講各種稱呼。裡面有這樣的話“稱人妻為尊夫人,稱人妾為如夫人”;稱呼叔父叫諸父,稱呼侄兒叫猶子。


詩詞人生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的名字中竟包含著父親的如此深情?


對於不同年齡,還有一些特殊的說法:


嬰兒出生三日———湯餅之期;不滿週歲———襁褓;兩三歲———孩提;幼年泛稱總角、束髮;十歲以下———黃口;


女孩:

十二歲———金釵之年;

十三歲———豆蔻年華;

十五歲———及笄之年;

十六歲———碧玉年華;

二十四歲———花信年華;

等待出嫁———待字閨中。


男性:

十五歲———志學之年;

二十歲,稱為弱冠;

三十歲———而立之年;

四十歲———不惑之年;

五十歲———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

六十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

七十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仕之年;

八十至九十歲———耄耋之年;


一百歲,稱為壽登期頤。八十八歲,稱為米壽;一百零八歲,稱為茶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八十為中壽,九十為上壽。


詩詞人生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的名字中竟包含著父親的如此深情?


名字中的意願與期望


在母系氏族社會,姓與氏是有區別的。姓由一個老祖母傳下來,標明血緣與婚姻狀況;“姓”字從“女”從“生”,表明同姓者都是一個女性祖先的子孫;“氏”則是“姓”的衍生的分支。進入階級社會,“氏”起著“別貴賤、判親疏”的作用,如黃帝稱軒轅氏、帝堯稱陶唐氏。姓氏往往是家族的標識。最早的姓出於母系,後來為父系所取代,子從父姓。


孩子出生後,一般先有乳名(亦稱小字)。如三國時的後主劉禪,小名阿斗。再比如張學良,乳名叫“小六子”,這個名字大有來歷。原來,他一出生,算命先生說,這孩子命硬,不好養活,還克母親。解救的辦法是,把孩子許給寺廟做“寄名和尚”。這樣,她母親就選了個日子,送他到廟裡焚香禮拜。老和尚用戒尺做一姿勢,表示要責打他,他就跑出廟去。按照事先約定,孩子聽到第一個呼喚叫什麼名字,他就借用來作為自己的小名。那一天,出了廟門,就聽有人喊“小六子”,這樣,“小六子”就成了張學良的小名。 老將軍自嘲說:“當時如果有人喊‘王八蛋’,我就叫‘王八蛋’了!”


詩詞人生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的名字中竟包含著父親的如此深情?


起名,一般都體現長輩的意願與期望。宋代文學家蘇洵寫過一篇《名二子說》,翻譯成現代語言,大意是:


構成一輛車子,包括輪子、輻條、上蓋、車廂底部的橫木,它們在車上都各有職責,唯獨攔在坐車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條橫木——軾,好像是沒有用處的。然而,去掉軾,就算不得一輛完整的車了。 名之為“軾”,是害怕你過分顯露自己而不知掩飾形跡。天下所有的車,都從車轍上輾過,而論及車的功績時,卻從來不給轍算上一份——這倒也好,假如車覆馬斃,而禍患也不會殃及到轍。所以說,轍是善處於禍福之間的。轍啊! 雖然沒有名分,卻可以免除災禍,這樣,我也就放心了。


這裡體現了父親為兩個兒子起名的意圖,亦即蘇軾、蘇轍兄弟二人名字的來歷。


當時,兄長十一歲,弟弟八歲。


詩詞人生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的名字中竟包含著父親的如此深情?


概括地說,姓名有四個特點。


第一,傳承性。揭示了一種血緣關係、家族關係,反映濃厚的宗族觀念。


第二,寄寓性,體現一種意願色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正道、 有作為,在為子女取名時,往往寄寓美好的期望。


第三,時代性。人之取名,往往因時而變,與社會背景、環境、形勢及時 代精神風貌密切相關。新中國成立後的“建國”“國慶”“超英”。


第四,裝飾性。在平常的社會交往中,高雅、深邃的名字,往往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有些名字妙如詩、美如畫、清如水、醇如酒,令人難以忘懷。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東西,經過精美的包裝,就會收到不同尋常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