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说起辛弃疾,我们都是在课本上知道他的,知道他和苏轼并列“苏辛”都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个千古大词人,在我国古代留下了很大名声的文人。

但是这位大佬的出身却是一个抗金将领,而且不是一般的那种,是非常厉害的那种。具体情况,请听我道来。

“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宋金对峙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当时,北宋王朝已经覆灭了一段时间了,辛弃疾出身名门,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因为家族人口众多,无法南下,于是便出仕金国,但是却是个人在金朝心在宋的人物。

辛弃疾经过祖父的熏陶,也对金国毫无效忠之心,一心只想着回宋朝。辛弃疾少年时候就常常目睹汉人在金国残酷统治下的屈辱与痛苦,所以,他从小就立志“恢复中原、报仇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之士的慷慨侠气。

“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辛弃疾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被金朝剥削已久的汉族人民不堪忍受金庭的压榨,奋起反抗,掀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起义,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这场起义。

虽然这场起义由于叛徒的出卖、首领被杀导致失败,但是辛弃疾却大放异彩,在金军北撤之后,辛弃疾肩负使命南下联系南宋朝廷,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但也就是在他返回的途中听闻叛徒出卖导致起义失败。

“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文武全才辛弃疾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辛弃疾义愤填膺,他做出了一个相当疯狂的举动,他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这么大胆的行动居然成功了,在辛弃疾出色的个人武力帮助下,他们成功的把叛徒擒拿,带回了建康(南京),交由了南宋朝廷处决。

这个举动真的是需要无比巨大的勇气,光是行动就已经是非猛士不敢为了,重点是他还成功了,率领五十多人冲击数万人大营,并且还把叛徒给抓走了。万夫不当之勇也不过如此吧。

这个举动放到任何一个重视武将的时代,辛弃疾都能被称为千古少有的猛将。但可惜,辛弃疾遇到的是宋朝,而且比北宋更怂的南宋,就注定得不到重用了,当时是宋高宗在位,宋高宗是个坚定的主和派。

“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宋高宗赵构

他是决计不会派兵北伐的,但是辛弃疾刚来南宋朝廷,并不了解。他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受重用,刚来南宋朝廷的那几年,辛弃疾写了很多关于北伐“金国”的方略,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这些建议虽然在民间广受好评,但是朝廷方面却很冷淡,只对辛弃疾表现出来的才干感兴趣,把辛弃疾派到江西、湖南等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之类的重要地方官职,负责治理地方、整顿治安。

这就是完全不重视辛弃疾的武略,只要他的文采,辛弃疾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被当作纯文官使用,大材小用啊!

“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宋孝宗

高宗禅位给宋孝宗时,辛弃疾还抱有希望,因为当时宋孝宗即位不久就下令给“岳飞“平反,一度表现出”收复失地、北伐中原“的锐气。但是宋高宗太能活了,加上国内主和派势力太大。

宋孝宗在太上皇宋高宗和国内主和派大臣的牵制之下,也熄灭了斗志。辛弃疾至此也对北伐丧失了希望,只能独自抱有热情。

辛弃疾在镇江当知府的时候,登临北固亭,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忆古追昔,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之作。这都是抒发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受重视的郁气。

“词中之龙”辛弃疾相当能打,但很多人却以为他只是个文人,错了

北固亭怀古

“词中之龙”不仅仅有文采,他的武略也是天下一流级别的,可惜遇到的是南宋朝廷,如果是在大唐,那么可能是又一个苏烈。如果是在大汉,那么可能又是一个冠军侯,未尝不能谱写一曲“万里觅封侯”的赞歌。但是生在大宋,自己的武略不能表现。

最终留名青史还是依靠文才,以豪放派代表人物、“词中之龙”的名义留名青史。其实以辛弃疾敢以五十余人冲击数万大军的勇气和武力,依靠开疆扩土的军功留名青史也是能够做到的。

可惜啊,“词中之龙”生错时代,最终也只能够以文人的形象被我们熟知,但是他其实也是一个超级猛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