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稻田小龍蝦就是在稻田中開挖簡易圍溝並進行小龍蝦種的放養過程,如養殖效果良好就能實現“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目前我國南方地區的稻田養殖小龍蝦模式異常火熱,且模式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甚至成為了某些地區的小龍蝦主要養殖方式。在我國貴州省某市,小龍蝦養殖就主要圍繞“蝦稻連作”方式展開,其技術成熟且具有較高的項目生產應用價值,為當地水稻農戶又開闢了一條農業經濟增收新路線。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1小龍蝦的基本特徵分析

小龍蝦屬於淡水性甲殼動物,首先具有夜行性基本特徵,它們白天躲藏,夜晚才出來攝食活動,不影響貴州省某市當地農戶白天耕作與稻田管理,基本能夠保證當地“蝦稻連作”模式運作的流暢連貫性。

小龍蝦在繁殖或越冬期間都喜歡掘洞,在一天內就可掘洞20cm深度。稻田中由於土壤鬆軟,適合於小龍蝦快速掘洞,根據當地觀察最深的小龍蝦洞超過lm,所以當地在水稻養殖水體的堤埂面寬度一般設置在2~4m左右,避免小龍蝦打穿土壤。小龍蝦善於攀援,爬行能力和逆水上朔能力非常之強。如果當地稻田遭遇陰雨天會出現水體缺氧、缺食狀況,但由於稻田中水體深度不深,所以小龍蝦會輕易爬出水面。為了避免小龍蝦逃跑,需要加增一層防護網或一道防護牆。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2貴州某市稻田養殖小龍蝦的技術應用要點

近年來,貴州某市的稻田小龍蝦養殖非常流行,實施“蝦稻連作”可提高稻田經濟效益。下文主要探討了當地稻田養殖小龍蝦的諸多技術應用要點。

  • 2.1稻田選擇

稻田養殖小龍蝦對稻田環境條件要求較高,首先必須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稻田,儘量做到無任何汙染源,同時要求田底為自然結構。貴州某市當地擁有保水性良好的黏土壤稻田,基本保證了水源充足和配套設施齊全。而且當地的陽光充足,具有20~25t以上的水溫,溶氧量高,餌料豐富,灌溉設施配置非常便捷,基本會受到乾旱、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根據當地設置,其稻田面積應該以50畝一個單元為宜。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另外,為了保證當地稻田更加適合養殖小龍蝦,對稻田小龍蝦養殖區域與水稻種植區域進行了合理規劃佈局,這其中就包括了對龍蝦蝦溝的開挖、田埂的加高加寬與加固,同時設置了防龍蝦逃跑的防護牆。例如在蝦溝開挖方面,其開挖面積就不超過稻田的8%。而針對當地面積較大的稻田,需要開挖“川”、“田”及“井”字形田間環形溝,深度大約在2.5m左右,寬度在3~5m左右,最後要加固層層夯實田埂,確保田埂不漏不塌。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 2.2防逃設施建設

稻田四周圍0.6-0.8m高塑料薄膜或聚乙烯網片(內側頂端用塑料薄膜作蓋簷)的防逃牆,底部加塑料薄膜深埋0.3m,並用木樁固定。進出水口安裝40目的濾網,防止野雜魚、敵害生物侵入和蝦的外逃。

  • 2.3蝦苗放養

在蝦苗苗種放養之前必須進行試水,保證水質安全後再投放小龍蝦苗種。當地所採用的蝦苗放養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親蝦放養,當地在每年8~9月將小龍蝦親蝦直接投放到稻田環形溝中,讓它自行繁殖成長,第二年才開始進行正式養殖。一般來說,當地所放養的親蝦規格大約在20~40只/kg,放養密度則控制在30〜40kg/667葉。當親蝦繁殖孵化以後的幼蝦可以在稻田水體中直接攝食浮游生物,這可提高幼蝦的成活率。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第二種是幼苗直接放養,它要求所放養池塘無任何汙染且要保證所選擇的小龍蝦幼苗合格,通常情況下當地的放養規格在300〜600只/kg,放養密度大約在15000〜20000只/667葉左右,每年5月水稻插秧後進行放養。

當地儘量做到蝦苗蝦種一次性放足,放養之前採用3%濃度的食鹽水對蝦苗、蝦種進行浸泡清洗消毒(消毒時間控制在5min左右)

  • 2.4 水稻選擇

水稻選擇包括了稻苗選擇與稻苗栽插兩項。由於當地稻田用於養殖小龍蝦,所以要選擇那些耐肥能力較強、莖稈相對堅韌且不容易倒伏的水稻品種。同時要保證水稻具有較強的抗病害能力。等到當地稻穀成熟以後再開始捕撈小龍蝦,如果管理良好基本能做到“一稻一蝦”。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 2.5 田間管理

針對稻田小龍蝦的田間管理主要以田溝管理為重,在小龍蝦放養初期要保證當地田間水深層次較淺(保持在12〜16cm即可),這是為了同時滿足小龍蝦與水稻養殖種植需水量。在田溝管理過程中,還要時刻注意田溝內部的水質變化,通常情況下保證做到3~5天加註新水一次。而在每年6~8月,為了保證田水清澈,還要適當增加3~4次的新鮮水注水。最後就是要做到堅守田溝巡田管理,做好地方防洪與排澇工作,特別是避免小龍蝦逃跑,如果遭遇暴雨天氣,必須要及時檢查排水口,搭建好防逃設施。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 2.6 飼料投餵

螯蝦食性雜,對飼料要求不苛刻,人工養殖時,螺、蚌、小雜魚,豆餅、米糠、麥麩、水草以及人工配合飼料,各種瓜、果、菜等都可作為飼料投餵。投餵量按蝦體重的5%-10%投餵,前期每日投餵次數為2次,中期和後期再增加1次。投餵的時間是上午8時,下午17時和21時,晚上投餵量為總量的70%。晚上追加投餵的是動物性飼料,如螺、蚌或小雜魚等。飼養前期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動物性飼料為輔,如:用豆餅、麥麩、米糠等加入魚粉或煮熟的小雜魚攪拌餵養(3:1配比)或用配合飼料餵養;投餵水草、各種瓜、果、菜等,中後期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並搭配植物性飼料。具體投餵量是視天氣、水溫、水質等狀況靈活掌握。

投餵方法:沿溝邊均勻投餵,白天投得遠一點,晚上投得近一點。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 2.7 病害防治

當地稻田小龍蝦養殖所採用的病害防治策略還是以預防為主,例如當地小龍蝦養殖所存在的甲殼病病害、寄生蟲病害等等都能引發小龍蝦大量減產。因此當地採用了10~20g/667葉的石灰水配水調配生成混合石灰水溶液在全池噴撒一次,做到全池防病消毒,同時也能為小龍蝦本身補充鈣質。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3貴州某市稻田養殖小龍蝦的應用價值簡析

貴州某市的稻田養殖小龍蝦模式有效利用了現有的稻田資源,真正做到了水稻、水產農業產業有機結合,做到了生態養殖優化,全面實現了水稻水產同步增產增收,滿足了當地水稻+小龍蝦綜合養殖種植模式提高食品安全質量、生態安全質量和農業增效的良好價值效應。可為每戶農民實現每畝水稻增產增值10000元左右。而這種“蝦稻連作”模式也大量減少了水稻化肥農藥施作,同時提升了水稻稻米與小龍蝦的品質,社會效益頗高。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稻一蝦”和“蝦稻連作” 助農大豐收!

4總結

貴州省某市的“蝦稻連作”對當地的農業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從根本上降低了水稻種植成本,同時也實現了新水產產品發展路徑拓寬,為地方農業生產增收增益,是值得推廣的水稻水產良好農業共作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