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二胎,有什麼建議嗎?

歷史可以細看


希望生個二胎的姐妹奉勸趕緊生,要趁早趁年輕生。

我是個80後的二胎媽媽,我們二胎和老大相差了八歲。我的原因是剛趕上二胎開放所以去趕了一個,本想趕個女孩,誰曾想又是一個男孩。因為在備胎時就計劃好好的,人算不如天算。[捂臉]後因為家中變故,孩子在奶奶帶四個月後要我一個從未帶孩子的人自己帶了,所有的事一堆兒來,老人病了一個去世一個,孩子又小,老人又老了,怎麼辦,怎麼辦,老公家中又是獨生子,那段時間真的感覺未來生活天要塌[呲牙],現在熬過了,生活好多了,只是沒了原來的安逸,但我心裡不後悔。

假如我當初早點去生二胎,老人還年輕可以幫我,那麼後面生活不用那麼苦累。

所以姐妹們要二胎的還是趁早,趁年輕。


女兒國的王


首先我覺得應該遵從你自己的內心,你自己很想生,那麼我覺得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多生一個,最好是跟你家大的間隔五歲左右。隨著二胎的開放,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都生了二孩。朋友甲生的是兄妹組合,哥哥五歲,妹妹兩歲多。說實話相差有點近了,倆孩子都是聰明活潑可愛的,免不了打打鬧鬧,她又是一個人帶孩子,管得了這個顧不上那個,真的是每天都在上演世界大戰,大人累得很。朋友乙家一樣的兄妹組合,今年剛生的二胎,小妹妹目前還是未滿三個月的小嬰兒👶,哥哥已經五歲多了。妹妹一出生,哥哥就拉著媽媽說,媽媽,謝謝你給我生了個朋友。並從此以後逢人就興高采烈的介紹他們家的新成員,這是我的親妹妹,媽媽給我生了個妹妹你到我們家裡來看啊,濃濃的自豪感跟滿足感。並且所有跟妹妹有關的事他都很樂意幫忙,比如幫妹妹拿個小奶瓶、尿不溼、小衣服等等。家裡有老人照顧,又有了生老大的經驗,並且哥哥很愛妹妹,所以生了二胎的朋友乙恢復得很快,臉色紅潤喜上眉梢。

總體來說朋友甲乙都不錯,兒女雙全人生贏家。甲就是自己比較強悍能幹凡事都靠自己,前期要辛苦不少,但總體的家庭氛圍比較自由無拘束。乙呢就比較輕鬆一些有老人幫忙照顧,但一大家子男女老少都在一起生活難免有矛盾。總之各有各的好,生活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最後還是要你自己考慮好,遵從你內心的選擇,做出決定了就勇敢的走下去。



青芒果媽媽


你好,我是梓宸爸爸,提倡現代化科學育兒。

現在開放二胎,很多寶爸寶媽都有想要生二胎的想法,一是可能頭胎是個女寶,想再要個男寶,二是可能覺得一個孩子有點孤單,想要給孩子添一個伴,但是不管是哪種原因,生二胎考慮的問題也有很多,寶爸寶媽一定要考慮清楚。

生二胎的最佳年齡

一般來說,23~30歲之間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而男性則是30~35歲之間。

尤其是女性,想生二胎的話最好越年輕越好,最好在30歲以前,最晚也要在35歲之前,因為女性35歲之後,生育能力會下降,身體各項器官,尤其是生殖系統會逐漸老化,進而導致卵子質量變低,胎兒發育異常的幾率也會增高,女性妊娠期併發症發生的幾率也會增高。

什麼是高齡產婦

高齡產婦是媽媽們要懂的一個詞,高齡產婦剖腹產的死亡率為每10萬人死亡18.3人,臨床上,高齡產婦指的是35歲以上的初產孕婦,她們也被稱為“高危孕婦”。

想要二胎的爸爸媽媽要儘早打算,不然年齡會成為寶爸寶媽們的“絆腳石”。

高齡產婦一般是指年齡在35歲以上的第一次妊娠的產婦,或者受孕時再34歲以上的產婦。已經生了大寶的寶媽,生二寶時年齡在35歲以上也是屬於高齡產婦的歸屬中。

生二胎需要考慮的問題

1、家庭收入

養孩子需要大量的“投資”,“窮養兒子富養女”,男寶女寶都需要大量的家庭收入來源。

像生活、教育、醫療這些必須要支出的以外,還有房子、車子、嫁妝等等隱形支出。

2、家庭教育

在孩子上學之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感覺現在教育一個孩子,就需要花費我所有的精力,而且還感覺自己教的不夠好。

孩子的教育十分的重要,要有詳細的規劃,不要“生而不教”。

3、家庭和諧

如果想要生二胎的話,一定要先照顧好大寶的情緒,跟大寶取得良好的溝通。不然的話,以後兩個孩子之間會有矛盾,不利於家庭和諧。

而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育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4、孩子之間的平衡

一個孩子有一個孩子的教育方式,兩個孩子就要準備兩個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做好孩子之間的公平和平衡。不要重男輕女,或者偏心某一個孩子。

5、老人的情緒

如果是家裡老人帶孩子,還要照顧好老人的情緒,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不然,受苦的還是寶媽。

剖腹產的媽媽要多久才可以生二胎

寶媽們在進行剖腹產以後,需要等到兩年以後才能夠再次懷孕。


因為經過剖腹產以後,在子宮壁的刀傷,在短期內是無法很好癒合的。如果太早懷孕,不停發育的胎兒會使子宮一直增大,那麼子宮壁就會變薄,就會使媽媽們之前剖腹產刀口處的結締組織缺乏彈力。

再加上新鮮的瘢痕在孕晚期或者孕中期容易脹破,會導致孕媽腹腔大出血,甚至危及母子生命。

結語

生二胎不是小事,寶爸寶媽第一個要注意剩餘年齡,第二個要注意備孕。

並且做好詳細的規劃,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孩子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