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iCar年內有望上市或重構智能汽車生態格局

本報訊(記者  陳錦鋒)堅持不造車的華為,以另類的方式進入汽車領域。華為在日前舉行的春季新品發佈會上公佈了關於其Hicar業務細節。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支持華為Hicar的車型已基本確定,目前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今年有望推向市場。華為重拳出擊車聯網領域,或重構智能汽車生態格局。

HiCar到底是什麼?

按照官方描述,HiCar是華為智慧車載解決方案。簡言之,華為HiCar實現的是手機和車機的互聯,並不是汽車操作系統,而是車機手機的映射方案。更簡單的理解,HiCar 就是一個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車機手機互聯方案。

產品類似於“蘋果CarPlay”、“百度CarLife”。而此類映射方案,除了以上兩種還有谷歌的Android Auto,以及手機與汽車跨行業聯盟推出的MirrorLink,這些都可以當作一種車聯網的標準,而HiCar就是華為的標準。

HiCar主要擁有兩大特色:手機和汽車的分佈式無感連接、手機和汽車資源虛擬化共享。區別於CarPlay/CarLife的基於手機功能投屏,HiCar能夠投屏的同時,更是讓手機與車輛可以更深層次的融合,比如調用車輛能夠調用車速、方向盤轉角、檔位模式、汽車環境光傳感器在內的車身數據以及空調、車窗、喇叭等車身控制部件。

此次公開展示HiCar的實機操作畫面中可以看到,HiCar可以調用車內攝像頭與手機進行聯動,進行視頻通話等操作。畫面中,操作人員還展示了一些更高級的功能,如疲勞駕駛安全提示等,並稱HiCar目前在汽車車機系統種實現了對更多常用App的支持。此外,華為表示,HiCar可以利用移動設備的5G網絡能力加強車機系統的數據交互能力。

在華為的介紹中,HiCar不僅可以在車機系統中支持更多的常用APP,更是憑藉5G的強大網絡能力,建立起移動設備和車機之間的通道,將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讓汽車和手機、其他IOT設備之間實現全互聯。

合作車企或超30家

據悉,HiCar生態合作伙伴已經超過30家車廠,包括奧迪、一汽、廣汽、北汽、奇瑞、江淮等,合作車型超過120款,這意味著,隨著華為HiCar到來,將望打破目前Android車機系統的壟斷地位。

為什麼一向挑剔的車廠紛紛選擇HiCar進行適配呢?在去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一是以手機為中心,可以構建人走,在家、車等的互助資源池;二是“手機+車機+N端”服務互通,讓用戶感覺所有設備像一個虛擬超級設備;三是一站式開發的開放生態平臺,應用和服務在多設備共享。

搭載基於HiCar提供的HiCarKit和HiCar SDK開放能力,各個車企主要是以兩種形式:對新款車型將直接按照標準開發流程直接適配軟件,對老款車型將採用外插USB的形式啟動HiCar。汽車廠商可以低成本引入外接設備的算力,降低開發成本、運營推廣成本。

不過,在華為的佈局中,HiCar只是中短期的過渡方案,無法與其他產品形成競爭,華為真正的殺手鐧是鴻蒙OS車機系統。雖說華為HiCar只是一個過渡方案,卻與其他過渡方案完全不同,因為HiCar是基於鴻蒙系統的,可以看作鴻蒙系統的一個功能模塊,就像積木一樣,鴻蒙系統可以把任意硬件的模塊自由組合。它的優勢就是,車企不再需要針對每一套硬件單獨開發應用,一套系統就可以適配所有硬件。

智能汽車生態格局或重構

實際上,在此之前,科技巨頭百度、阿里、蘋果等均在智能網聯汽車上有所佈局,並且已經有CarPlay、Carlife等智能互聯產品推出。所以科技巨頭們都盯著這塊肥肉,都想在這裡分一杯羹,而華為的通訊優勢就會特別明顯。

作為本土供應商,華為更瞭解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此同時,多年積累的ICT技術、手機終端產品形成的生態都是華為進軍汽車智能網聯的獨特優勢。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相比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的智能化轉變需要科技力量來參與創新變革,這或許是華為的機會。智能汽車才剛剛起步,華為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一個完整、系統性的關於智能汽車未來發展框架,這對國內智能汽車發展而言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國信證券指出,華為入局對國內智能汽車生態整體利好,有望將原來掌握在谷歌、英偉達、Velodyne等手中的智能汽車關鍵要素國產化,同時帶動產業鏈上游硬件企業、產業鏈軟件合作企業的蓬勃發展。

更多數字經濟相關信息,請關注公眾號“通信信息報”(ID:txxx-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