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匠“江米匠”:嚐盡世間江米味 且看小利巧手藝

民間工匠“江米匠”:嚐盡世間江米味 且看小利巧手藝

江米匠是捏製江米人的一種匠人。江米人是用江米麵捏製、色彩絢麗、藝術造型多樣、風格獨特,用來祭祀和娛玩的民間藝術形式。其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是山東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品種。遠古時期,黃河流域的魯西南災禍橫生,人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常殺豬、羊祭天,後來演變成用面捏成豬、羊等家畜作供品,還增加了瓜果、蔬菜等多種樣式的蒸饃,並在上面塗上各種顏色進行修飾,江米人即由此而來。

製作江米人的材料以江米麵、大米麵、小麥粉為主料,加入防腐劑和水調和,然後蒸成熟麵糰,摻入顏料,製作成紅、黃、藍、綠、黑等各色顏料面,利用刀子、剪子、梳子、撥子等工具,運用揉、捏、剪、挑、壓、粘、貼等方法,塑造形象,捏成的人物形態各異,生動傳神。

每年農曆正月初七擺花供、敬火神已相沿成俗,村民搭棚結綵,忙於花供祭祀,這時也是江米匠最忙活的時候。平時江米人還是一種具有娛玩功能的民間玩具,製作量大,深受兒童喜愛。至今,人們還能看到做江米人的藝人走街串巷,邊做邊賣,精湛的技藝和精美的江米人吸引了兒童的目光。策劃/運齋 慶堂 文/彭忠 圖/妍言 永革 世江 麗敏 來源牡丹晚報

編輯:沐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