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輸入性二次疫情來臨,如何應對疫情和輿論的二次衝擊?

目前,疫情在中國得到基本控制,主要是防範輸入性病毒,以及無症狀感染者。但,中國以外的疫情是越演越烈,甚至於失控。

病毒無國界,命運與共。基於此,我們如何應對二次輸入性疫情,防範二次疫情復發暴發。中國的經驗和體制證明,我們的優越性是無論類比的。但,也不是無懈可擊。因為我們是按戰時機制和舉國體制應對,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全國支援湖北,一省包一城,全國上下一心,全民動員,全民居家隔離,限制出行、杜絕不必要的出行。

中國能夠控制疫情,是在武漢和湖北人民作出舍小我顧大我、全國人民也短時間作出極大犧牲和付出的情況下,發動全民戰疫做到的。這種應對和防範措施,只有中國能夠做到。

但正因如此,這也是問題所在,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二次疫情可能在所難免。因為別的國家防範不住,只要有人員和物資流通,就會反向輸入,我們就有發生二次疫情的可能,出國留學人員,滯留在外的國人都會合情合理合法的回國,尚且國與國之間還有必要的、必須的交往,更關鍵的是新冠病毒傳染性強,還有可能變異,無症狀感染比例相當大。

抗疫沒有固定模式,若具備可複製性,照抄照辦就容易。但,中國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因為我們的民眾一直以來都有捨生忘死、舍小家顧大家的傳統,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執政者、主政者能夠走群眾路線,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作出正確的選擇和抉擇,不被利益集團和資本左右,這是中國之幸,人民之幸。

看看國外,有沒有失控的風險,有沒有長期與病毒作鬥爭的可能?要等兩三個月、半年還是一年才能控制,有無研判和準備?病毒會不會消失?

若果是長期性,那只有等疫苗開發出來才能控制得住,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二次疫情暴發只是個遲早的事。

所以,拋開人道,在某種程度上說,全體免疫、全民免疫也許是對的。

但發生在中國就是亡黨亡國,因為我們是把道義和人的生命權放在首位,人定勝天,而不是物競天擇,主政者、執政者比西方壓力山大,考慮問題的方方面面更多。

西方的執政者就壓力小多了。我給你說了啊,你聽好了,這個病毒人傳人啊,要戴口罩啊,減少不必要出行啊,傳染性很強啊。動動嘴皮子,你幹嘛我也不好管,因為人人自由啊。給外界作出你看我們國家信息多麼透明、多麼民主自由的表態。當然也不只是說說,也付出了行動,但只是讓公眾知道其實不是我不行,而是病毒太厲害,我們沒有當袖手旁觀者,西方的執政者壓力小,沒有亡黨亡國之憂,只有政黨輪替執政之憂而已。

所以,一定要做好二次疫情發生的防範和應對,更要做好輿論的二次應對。

因為,西方牢牢把握國際話語權和敘事權。

所以,在鬥嘴炮和輿論戰方面中國要避免現在一直被追問、答疑釋疑的被動局面。從疫情在中國首先被發現至今,沒完沒了,中國就像做錯了事的孩子被大人指責,你錯了,你就是錯了,你知道錯在哪裡嗎,一臉懵逼。問題是中國沒有錯,可偏偏國內的相當一部分,尤其是體制內外精英的一部分,要麼做沉默的大多數,子女在外,不得不給自己留後路,要麼跟著西方指責自己的祖國。所以,你會看到,但凡有維護體制並指責方方之流的,發聲的,要麼被說成是文革餘孽,要麼說是腦袋壞了,這就是現實。

從長期來看,二次疫情隨時有暴發的可能,如何應對?我建議,要提前制定應對措施,提交全民討論,徵求意見,然後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要求今後執行。我的建議是,不要強制全民居家隔離,上班工作生活兩不誤,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社交,保持社交距離即可,口罩、消毒等防範措施得有。得了病,國家依然免費治療,解除民眾後顧之憂。規定的細則要操作性強,若有違反,不但個人治病的費用要自理,還要承擔造成他人的損失,甚至承擔法律責任。做到懲治有度,也有法可依。我認為,提前做了這個應對準備,而且是徵求了意見,自然在二次輿情應對方面,不會掉入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