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脫落的乳牙扔不扔?聽聽專家咋個說……

孩子脫落的乳牙扔不扔?聽聽專家咋個說……

四川在線消息(謝峻 記者 石小宏)“孩子1歲之前,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就要去看兒童牙醫”。近日,在四川省幹細胞庫舉辦的“父母學堂”系列在線科教講座上,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兒童口腔科張瓊副教授為家長們帶來了 《兒童口腔健康管理》 知識,同時科普了乳牙牙髓幹細胞未來的應用價值。

兒童口腔健康很重要 專家來答疑

“兒童剛開始長牙的時候就應該去兒童牙醫那裡建檔,每3-6個月就要去兒童牙醫那裡檢查一次,直到14歲兒童牙醫那裡‘畢業’,”關於兒童口腔的重要性,張瓊副教授表示,兒童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基礎,對頜面部形態及全身發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很多家長以為兒童反正要換牙,所以乳牙壞了不用管。事實上,兒童乳牙5、6歲開始替換,10歲左右大牙才替換完成,如果乳牙壞了會影響孩子吃東西,身體發育得不到保障,”在講座上,張瓊教授深入淺出的向廣大家長講解如何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

“家長要幫助或監督孩子刷牙,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對今後擁有一口好牙非常重要,”張瓊表示,小於3歲的兒童,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刷牙,3-6歲的孩子有一定動手能力,可以讓孩子自己刷牙,刷完之後家長再來檢查。

孩子的乳牙別扔 將來有大用

“目前的研究發現,乳牙幹細胞擁有分化和組織再生的潛能,臨床應用可以期待,因此我們建議條件允許的家庭,可以考慮將孩子的乳牙幹細胞保存起來,”張瓊告訴記者,兒童六七歲時乳牙逐漸脫落,恆牙萌出。傳統觀念認為乳牙沒有用處,下面的乳牙扔到高的地方去,上面的乳牙扔到床底下。但近十多年的研究發現,孩子換掉的健康的乳牙隱藏著大用!

據張瓊副教授介紹,乳牙又稱乳齒,是兒童尚未脫落的換過的牙齒,六七歲時,恆牙逐漸萌出並替換脫落的乳牙。近10多年的研究發現,從乳牙牙髓中分離出來的“乳牙幹細胞”是一類可以自我更新和具備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它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為神多種功能細胞。此外,乳牙幹細胞可分泌免疫調節因子、促神經再生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等數十種細胞因子或活性蛋白,還可以依靠病變或損傷組織微環境釋放的化學信號及自身分泌的趨化因子,遷移到病變和損傷位置,參與組織的修復。

目前,世界範圍內乳牙幹細胞已經被用於牙髓再生、牙周再生、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纖維化、類風溼關節炎、骨和軟骨再生、杜氏肌營養不良、系統性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和急性腎衰等疾病的治療研究。

採集乳牙幹細胞很簡單 到指定機構即可

據四川省幹細胞庫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楊超博士介紹,乳牙幹細胞的採集非常簡單,孩子換牙期間,乳牙鬆動時聯繫幹細胞庫工作人員,到指定的專業機構進行採集就可以了。

臨床上,將牙齒鬆動分為Ⅰ度、Ⅱ度和Ⅲ度,其中推薦Ⅱ度鬆動,即頰舌方向(內外方向)的動度在1-2mm之間或牙齒有頰舌方向(內外方向)及近遠中方向(左右方向)兩個方向的動度時拔除採集。當然,也可以等乳牙自然脫落,如果脫落後觀察牙髓腔內殘留有牙髓,立刻裝入特製的無菌採集瓶內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齲齒、附有大量牙結石、進食時自然脫落、無殘留牙髓、未及時置入無菌採集瓶的乳牙均不能作為採集對象。因為孩子的乳牙有20顆,所以在孩子換牙期間有多次採集機會。

儲存乳牙幹細胞 機構選擇很重要

乳牙幹細胞自2003年被發現以來,製備技術一直是限制其應用的瓶頸,通常情況下需要儲戶提供2-6顆乳牙才能滿足儲存要求,同時還存在使用抗生素及有血清培養基等技術缺陷。

據楊超博士介紹,四川省幹細胞庫乳牙幹細胞技術突破了以上瓶頸,只需要家長為孩子成功採集1顆乳牙即可滿足儲存要求。據瞭解,部分乳牙幹細胞凍存企業在P2代的細胞數只有20-50萬個,而四川省幹細胞庫專門開發的乳牙保存液和採集瓶,可以保證乳牙組織活性,另一方面開發了針對性器械解決乳牙組織獲取問題,並且通過精細化操作攻克無抗生素添加的情況下乳牙幹細胞汙染問題,使P1代就可達1000萬以上,擴增到P2代可達數千萬。

楊超博士介紹,以牙髓再生為例,牙髓壞死是一個不可逆的病理過程,目前臨床上多以根管治療為主,通過機械和化學方法去除根管內的大部分感染的牙髓,並通過充填根管、封閉冠部已達治療的目的,但失去牙髓的持續營養供養,無法形成新的牙本質,隨著時間延長經根管治療的牙冠將會磨損折斷。“我們即將開展的牙髓再生研究項目,就是利用乳牙幹細胞聯合凝膠材料,通過組織工程方式使牙髓組織得以再生並可產生新的牙本質,從而取代壞死的髓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