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在中國的西南,自貢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美麗富饒的四川盆地。被譽為“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世界名片”。它不僅以厚重的歷史積澱和燦爛的文化遺存聞名於世,更以豐富獨特的地質遺蹟吸引著海內外的專家和遊客紛至沓來,成為人們心目中嚮往的科學與文化聖地。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批通過,正式批准自貢加入地質公園網絡,2011年,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2012年通過首次中期評估獲得綠牌,從此,地質公園正式成為自貢唯一一張世界名片。

據專家評估,自貢地質公園東抵大安區三多寨鎮,西達自貢市與樂山市界,南至榮縣金華鄉,北起榮縣復興鄉,總面積達1630.46平方千米。涵蓋4個區縣、42個鄉鎮、450個行政村。她包括了恐龍博物館、鹽業博物館、榮縣大佛、青龍山恐龍化石群、桫欏谷、艾葉古鎮、樂德紅土地、鐵廠鎮石筍溝、尖山和飛龍峽、雙溪水庫、三多寨、土柱村等11個地質遺蹟點並涵蓋多個自然和人文景區。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三多寨

建成於1987年的中國首座集恐龍化石原地保護標本展示和科學研究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博物館——自貢市恐龍博物館,以其分佈面積數廣、涵蓋門類多、化石數量豐、保存完整性強、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脊椎動物化石產地之一。自貢因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恐龍之鄉,凝固的侏羅紀公園。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恐龍博物館

這裡既是科學家開展恐龍化石科學研究的絕好場所,也是進行科學普及,展示史前生命奇蹟的重要基地。

每年三月,來自自貢市的莘莘學子,都要前來遠足和學習考察。作為自貢課改窗口學校的合作伙伴——綠盛實驗學校更是把恐龍的知識編進了德育課程(校本教材),並和多次參與兩岸四地學生文化交流活動。2014年綠盛學生赴香港進行文教科普齊交流,2016年香港獅子會何德興小學師生和綠盛師生結對,共同參與恐龍化石拓片製作,為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恐龍博物館

始於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時期的井鹽生產,因其發明的勘探開發地下資源的重大突破,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在長達近兩千年的鹽業開發歷史中,創造了眾多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自貢市的鹽業歷史博物館,以其悠久的歷史、卓越的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成為自貢進行科普教育的最佳基地之一。每年春季,觀看燊海井體驗製鹽全過程的學子絡繹不絕,為自貢鹽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自貢燊海井

擁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的自貢彩燈,薈萃了中國燈文化的精髓,多次走出國門,贏得了“天下第一燈的美名”。每當夜幕降臨,花燈綻放,整座城市流光溢彩,燈山光海,火樹銀花,各種造型獨特,製作精美,寓意深邃的彩燈,如同一曲形、色、聲、光融匯的交響樂,置身其中,宛若人間仙境。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自貢彩燈

榮縣樂德鎮天宮廟村的紅土地,紅色的土地,黃色的菜花,五彩的豌豆花,白色的薄膜田,平靜澄澈的水田……在三月明媚的春光下,就像油畫家筆下的巨大畫板,絢麗斑斕,景色壯觀,炫目到令人驚歎!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自貢紅土地

艾葉灘鹽運碼頭,由旭水河沿河而下,形成長100餘米的石灘。河水至此在石漬上奔瀉翻騰擊出萬股水流,如銀蛇飛騰,無比壯觀。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艾葉灘鹽運碼頭

位於榮縣鐵廠鎮的石筍溝,兩邊懸崖峭壁,群山環抱,重巒迭嶂,有大小山峰30餘個,猶如一片“世外桃源”。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榮縣石筍溝

位於尖山入口處的春山秀目,乃尖山第一景。極目遠眺,二十里方圓,層巒疊嶂,玉梯連連,晴則廿裡蒼翠,群峰起伏,落日抹霞,恍若畫中游;陰則煙雨朦朧,山靈水秀,人在田間,猶似夢中行。

雙溪水庫,方圓2.5平方公里,視野開闊、湖面壯觀,加上兩岸山高谷險,翠色浮空,曲水蜿蜒,風光秀麗,素有“小三峽”之稱。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榮縣雙溪水庫

還有峽谷像一條騰飛的巨龍的飛龍峽,有“川南寨堡之冠”美譽的三多寨,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土柱村……如此眾多的風景名勝,讓你即使是窮一生精力也遊賞不完。而遊覽者完全忘卻自己身在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城市建在公園裡,人民生活居住在公園中。”這一形容一點不為過!

世界級地質公園——自貢

飛龍峽

為了瞭解我們可愛的家鄉,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感激之情,同時為了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每年的三月,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都要組織“愛家鄉、愛自然、強身體、強意志”的社會實踐活動。遠足鹽業歷史博物館、恐龍博物館、燊海井、江姐故居、烈士陵園、三多寨等,讓學生用雙眼去看自貢的美麗,用雙手去觸摸自貢的脈搏,用心靈去感受自貢的厚重的歷史文化,用文字去抒發對自貢的熱愛,並用實際行動去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活動後撰寫遠足徵文、觀燈徵文,寫心得體會等,讓自貢這個地質公園伴隨著孩子們成長的歲歲年年。我校科技創新活動,環境小記者……。(活動主題及題目),不僅如此,我們還利用假期,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實踐活動中來:探尋古鎮遺蹟、製作特色美食、調查自貢環境等,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真正發揮學校教育得輻射作用。

為讓科普教育融入到教學之中和教材之中,綠盛實驗學校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將“自貢文化”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之中:歷史、音樂、美術、生物、地理》……學校不斷編寫和補充德育教材如《鹽都文化》、《自貢三絕》等,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去感受自貢的無限魅力。

為讓當地的群眾更好地參與、保護地質遺蹟,並通過世界地質公園品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使群眾受益。自貢市文化館對茶葉基地工作人員還有農家樂負責人等進行了地質公園知識的相關培訓,成為了與社區活動交流的典範。

自貢這座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保存有無數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釜溪河源遠流長,古鹽道依然投射出昔日千帆競發的繁榮景象,華美凝重的古建築類型眾多,保存完好,風格迥異的會館寺廟,造型奇特的古塔牌坊,幽靜典雅的古鎮老街,雄奇壯觀的摩崖造像,凝聚了自貢人民的聰明才智。

地靈人傑的自貢,哺育了大批仁人志士,革命英烈,有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教育家、革命家吳玉章,《紅巖》英雄江竹筠,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還有世界跳水皇后高敏,世界乒乓球冠軍童玲,星漢燦爛、熠熠生輝。

機遇與挑戰並存,在自貢迎接“世界地質公園擴園”之機,我們將以“海的心胸,山的信念”,高瞻遠矚,和諧共進。今日,讓我為自貢而自豪,他日,讓自貢為我而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