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近期,央視《焦點訪談》播出《醫保藥品目錄為何要調整》的專題報道,

首次對外公佈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的前因後果,以及納入或調出品種的基本規則等內容,這些都是醫藥行業近期關注的焦點。

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央視的節目中,重點圍繞國家醫保局此前公佈的新版國家醫保目錄進行分析——這一被業界廣泛稱之為2019年度“最重磅”醫藥政策,將全面影響醫藥行業從前端研發到生產、流通和使用的全部環節,深刻影響醫藥行業內每一家藥企、醫院和個人。

國家醫保目錄涉及80%公立醫院的銷售市場,對於整個醫藥行業來說,新版醫保目錄的公佈是2019年所有藥企最值得期待的政策之一,未來將有近3萬億醫藥市場將迎來重構。

更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醫療體制改革的所有措施,都是在消滅帶金銷售行為。而在此次醫保目錄調整之後,無論是賴以生存的回扣營銷、還是方興未艾的“學術推廣”的出路都將被堵死,帶金銷售將走向末路。

三類藥品調出

剔除臨床不合理使用現象

此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是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後首次全面調整藥品目錄。

業界最為關心的話題莫過於基於什麼樣的原則?都有什麼樣的品種被調出?

相比於以往,此次醫保目錄的調整,調出品種的力度明顯加大,調出150個品種。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表示,除了其中71個是國家藥監局撤銷文號的一些藥品以外,另外調出了79個品種,西藥53個,中成藥26個。

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表示,調出的主要是三類藥品:第一類是,國家藥監局已經註銷批准文號的品種;第二類是,容易不合理使用的品種,例如臨床重點監控的輔助用藥;第三,已經有臨床更好的替代性藥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醫保目錄調整調出的藥品中,包括了國家衛健委發佈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中的藥品。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中,多是一些輔助性治療的藥品。

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史錄文表示,這些品種適應症比較寬泛,或者說它臨床證據不那麼充分,容易在臨床上擴大使用,容易引起臨床不合理使用現象的發生。

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這些已被調出的品種曾因適應症寬泛,被多個科室使用,雖然用量巨大,但臨床療效並不明顯,佔用了大量的醫保資金。

“這些品種有跨腦血管、心血管甚至還有跨免疫功能等,儘管適應症已標明,但並沒有大樣本、明確的臨床安全和有效性的結果,容易讓醫生使用過量或者適用面過寬的情況出現。” 史錄文說。

熊先軍表示,國家衛健委發的重點監控目錄,原來在2017年版國家藥品目錄中的藥品,專家建議把它們調出,那麼這些藥品裡邊有很多都是(銷售額)過億的品種。

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大量醫保資金被用於支付一些臨床治療價值較低的藥品,這樣的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亟待解決的痛點。此次目錄調整,就看準了這個痛點。

 

優化目錄結構

醫保基金用在真正有效藥物

不可否認的是,通過調出和調入藥品,醫保目錄中的藥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樣就調整了醫保資金的使用結構。有進有出,優化結構。傅鴻鵬表示,此次調整,是把這些輔助性的產品剔出,醫保基金就可以用在真正的有效藥物上。

而此次調整,新增藥品覆蓋了要優先考慮的國家基本藥物、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藥品和兒童用藥,其中通過常規准入新增重大疾病治療用藥5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36個、兒童用藥38個。

近年來生產上市的複方製劑也進入此次醫保目錄,比如Ⅱ型糖尿病的一二甲雙胍一些聯合方案,這可以讓患者不需要再去吃兩種藥。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藥師姜玲表示,從我們專業的角度去講,患者的依從性更好。因為慢病的治療,依從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增加劑型使得治療效果更好,同時,還有一些創新新藥被納入到此次醫保目錄的常規准入目錄中。

姜玲認為,對於使用中長效的胰島素不能控制的這些Ⅱ型糖尿病患者,這次就增加了一個德谷胰島素,這個藥的半衰期比較長,治療比較平穩,不需要一天注射很多次,低血糖的發生率也是相對比較低的,也是有很多循證的、大量臨床的研究分析結果。

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新劑型、新產品通過新增進入醫保藥品目錄,更好地滿足臨床合理用藥的需求。這次藥品目錄調整常規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個品種,其中西藥47個,中成藥101個。

 

多輪專家評選

建立流程保證遴選公正

一個藥品的調入或調出,不僅會給患者和臨床帶來影響,同時,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銷售情況。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是如何進行的?程序又是否公平公正呢?

熊先軍表示,刪除一個品種對臨床用藥的影響很大,對企業的影響很大,對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很大。所以刪任何一個藥品都得要很仔細,要考慮它到底臨床必需不必需?到底是不是我新增的藥品可以替代掉它?

調出一個藥品如此,而要調入的藥品,就更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了。熊先軍表示,根據技術要點來討論這些具體的藥品,之後按照投票率來決定藥品是否能進醫保目錄。我們是聽一個專家團體的意見,靠一套流程和機制,來保證藥品遴選的公平公正。

央視首次公佈醫保目錄調整細節,透露調入調出原因

不論是調出還是調入,都經歷了四輪的工作:

2019年5月,全國5000名不同醫學專業背景的醫學專家,進行醫保用藥摸底調查;

2019年6月、7月,全國範圍400名臨床醫學、藥學、藥物經濟學和醫保管理等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專家評審;

2019年7月,全國24個省份的3000多名醫學專家進行遴選投票;

2019年8月,最終確定常規准入目錄的藥品名單和擬談判藥品名單。

此次,新版國家醫保常規准入目錄塵埃落定,而有一些臨床價值高但價格相對較貴的獨家產品,則進入了擬談判藥品目錄。其中128個擬談判藥品,下一步將在確認企業的談判意向後,按相關程序組織開展談判,將談判成功的納入目錄。

新版醫保目錄的調整,對醫療行為的管理,醫藥產業的不斷創新,促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的三醫聯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新版目錄將在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