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大嗓門?原來是聽力越來越脆弱?!

中國人說話有什麼特點?聲音特別大。這可能是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全球人都有這麼個印象。有個段子講,兩廣東人在唐人街說話,美國人聽了以為打架了,報警。警察來問,廣東小夥伴說,“我們在耳語啊!”其實,撇開文化的原因,你想過嗎?聽力下降也是一個因素。

為啥大嗓門?原來是聽力越來越脆弱?!


噪音汙染來搗亂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每年新增30萬,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最多的國家。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逾2億,佔總人口的14.9%。老年人口的年增長速度更超過世界平均增長水平。研究顯示,在我國35%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

中國老百姓聽力損失的情況越來越多,並且像突發性耳聾這樣情況的病人,年齡越來越趨於年輕。她最近接收的突發性耳聾病人,只有9歲。“病人耳聾的原因通常不明確,但跟他們長期處在比較嘈雜的環境,或是長時間聽高音耳機音樂,都是有比較大的關係的。”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扯嗓門,也有環境的原因。隨著工業的發展,中國人面臨的環境普遍越來越嘈雜,也可能成為我們不斷提高嗓門說話的原因之一。同樣,這也是我們的聽力越來越脆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啥大嗓門?原來是聽力越來越脆弱?!

不良習慣是幫兇

聽力的確會隨著年齡老化而逐漸下降,但不良的生活習慣起到了“幫兇”作用。很多人常戴耳機聽音樂,在公交車內、地鐵裡、喧鬧的大街等嘈雜環境中,更是將聲音調得很大;還有人喜歡睡前戴著耳機聽音樂,並在不知不覺中睡著了;喜歡將電視聲音開得很大,就好像是把一個強聲聲源放置在耳內。這種不良的用耳習慣將會導致聽力下降。

為啥大嗓門?原來是聽力越來越脆弱?!

另外,某些藥物對耳朵的傷害更易被忽視,比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它們會損害內耳(包括耳蝸、前庭),造成耳聾和平衡失調。同時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也可導致內耳供血障礙,引發聽力損傷。

要年老後最大限度保護聽力,平時就要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不要長時間佩戴耳機,勿將聲音開得過大;服用耳毒性藥物時,謹遵醫囑,千萬不能自己亂買亂吃,尤其是本身就有耳病或腎功能不良者更需在意。另外,不要常用耳挖勺、火柴棒等硬物掏耳,以免碰傷耳道,引起感染。一旦患中耳炎等耳病,應及時就診。

另外,高脂血症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也都會影響內耳的血液循環,影響聽力。所以積極預防和控制全身性慢性疾病,也有助於防止老年性耳聾的發生。建議60歲以上老年人應定期到醫院測試聽力(每半年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