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中國農業如何破局?僅依靠土地規模模式農業發展,會走入死

我們總在說規模農業,但是我們很少有人想過,為什麼我們的規模農業發展的那麼緩慢?

農業發展緩慢並不是農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的經濟發展的還不夠充分,我們還無法容納如此多的農民進入城市。

針對某些地區仍然以規模化為準則,來發展農業的行為,我個人提出一些建議和看法,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

現如今中國農業如何破局?僅依靠土地規模模式農業發展,會走入死

1 800:4中國的現狀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和外國比規模

我們總說規模優勢,我們總是愛和外國比較,我們就拿美國來說,美國農民人均800畝地,而我們呢?

人均4畝地,200倍的差距我們怎麼和人家比較?

最關鍵的是就是,這人均4畝地,還有很多是無法用機械耕作的山地和貧瘠的土地。

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我們按照市場原則來說話,單純的拿出種植業來做比較,我們中國絕大多數土地都是“負資產”因為連人工錢都賺不回來,不是負資產是什麼?

所以說如果真的和美國學習農業,那麼我們國家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就會棄耕撂荒,這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嗎?

不,這當然不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我們就註定走不了規模創造效益的老路子,至少我們在種植業上是行不通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呢?農民的生產勞動收益為零甚至是負數,這樣的農業我們該如何發展呢?

現如今中國農業如何破局?僅依靠土地規模模式農業發展,會走入死

2 在農言農,農業用外部規模效益補貼農業生產環節已是必然

我們天然的劣勢在這裡放著,我們根本沒辦法學習美國的農業模式,那麼唯有日韓的農業模式值得我們借鑑,也就是用農業的外部規模優勢彌補種植業的劣勢。

我們的農業和日韓的農業還有很大的區別的,因為我們沒有完善的農業貸款和保險體系。所以我們在種植業上的劣勢會更加明顯。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用農業的附加產業,比如說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利益來彌補種植業的虧損。

這就需要我們國家積極地鼓勵農民種中比較有上進心的農民,讓他們作為主體帶動農民自身合作組織的發展。

我們國家在這些農業主體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資金扶持和農業功能區的規劃,在這裡我們必須要說明,在我們國家中任人唯親的現象十分的嚴重,如果我們不能杜絕這個問題我們的農業合作組織可能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因為只有完全來自於農民的合作組織,他所代表的利益主體才是農民,而官方所認可的人,他所代表的利益主體是官員或是資本家。

很多人認為我這樣說有失公允,認為我是農民所以就站在農民的角度說話,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把農業外部規模效益還給農民,固然有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但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維持農業的低效益生產模式。

因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長久地維持種植業的人工收益為零或者是負數,我們也不可以,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種植業的萎縮,農業的衰敗。

現如今中國農業如何破局?僅依靠土地規模模式農業發展,會走入死

農業問題我們不能單純的作為一個經濟問題來看待,我們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用經濟行為來作為農業發展的準則,就是狹隘的表現,因為農業的價格用商業準則根本無法體現出來。

比如說我們現在的糧食不值錢,那麼我想問一下中國的糧食如果減少50%的話,你說糧食值多少錢?

我用堪比黃金來比喻是不是合理呢?同理當你不缺吃穿的時候你還會用黃金去換糧食嗎?我們如何衡量糧食的價格呢?所以我們的糧食問題就上升到糧食安全的層面上了。

中國的農業問題表面上是農民問題,其實是糧食安全問題,更是農業體制問題。

我們在解決三農問題時候,最不該有的思想就是我們是在給農民謀福利,因為你是在穩固農業生產體系,受益人是全國人民,所以不要總是認為這件事只對農民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