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難堪,從缺錢開始!錯痛數人的經歷!


疫情期間,我和老公雙雙失業。一方面沒有進賬收入,一方面是房貸和生活費的硬性支出,日子過得很艱難。


好不容易熬到疫情尾聲,老公在周邊找了個建材業務員的工作。


剛開始沒有經驗和資源,只能每天去剛交房的小區“掃樓”,累得灰頭土臉,好在離家近,可以一天三頓在家吃飯。


中午老公快下班了,我帶著孩子去樓下超市買菜,只買了一朵西蘭花和一把小青菜就要十塊,真心覺得貴。


恰好這時孩子挑了一個玩具拿在手裡,特別期待地對我說:“媽媽,我想要這個!”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可是孩子再三央求,看得出來,她確實很喜歡那個玩具。


我只好詢問超市的售貨員玩具價格,竟然要13塊。我當時直接拉著孩子去收銀臺付菜錢,說太貴了咱們不要。


可是孩子不願意,直接從貨架上拿下了那個玩具,死活不鬆手。


成年人的難堪,從缺錢開始!錯痛數人的經歷!


我當時難受極了,從母親的角度來說,疫情期間,孩子一直被關在家裡,不能外出玩耍,本就很委屈。


春節過後呆在家裡,一直央求著想讓我給她買玩具。我每次都拒絕,這次孩子真的是太想要了,作為媽媽,我能看出來她對這個玩具的鐘愛。


可是買了它,差不多就是一天的菜錢了,現在特殊時間,根本沒有收入,而且我還剛剛付了年後三個月的水電費,已經是一筆大開支了。


我和孩子在收銀臺旁僵持著,我企圖說服她放棄這個玩具,但是很難。她小小的雙手緊緊抱著玩具,根本聽不進我的話。


這時後面有個人提著買好的東西過來付賬了,我真的很為難,咬咬牙掃碼結了帳。


孩子拿到了心愛的玩具特別興奮,我沒有批評孩子,她沒有錯,可我是真的心疼那13塊錢。


沒錢就是如此窘迫。


不能為自己的喜好買單還好說,我們可以最大化壓制自己的需求。


可是那些你在乎的人呢?那麼愛她,卻不能為她的一個小小心願買單,該是多麼無力啊!


或許孩子的童年不會因為缺少這一個玩具就不快樂,可是她喜歡的東西卻被父母強制分離該有多難過。


而這些都不是孩子的錯,僅僅是因為我們成年人能力觸及不到。


缺錢真的好無力,都說錢買不來快樂,可是沒錢卻的的確確能帶來痛苦。


這次疫情,讓我們每個人更深刻認識到了錢的重要性。有收入時,生活中各項支出尚能週轉,雖然緊張但不至於困頓。


而有多少人一旦沒有收入,生活的經脈被打斷,別說“氣沉丹田”,連運氣都成問題了。


缺錢的日子,真的是在苟延殘喘。


疫情將過,預測的報復性消費似乎在遲到的路上,也許還沒出發。


這場災難過後,乾癟的錢包是對生活最好的反思,相比消費帶來的快感,為錢包增肥應該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