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國內“借”60億,小米國外“借”42.5億,手機廠商們怎麼了?

華為、小米紛紛“借錢”

眾所周知,因為疫情的原因,各行各業都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我們常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就表示,這次新冠疫情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全球淪陷”,經濟活動特別是國際往來幾近停擺。

根據我國信通院發佈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三月份,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3.3%,而二月份則同比下降56%,可見各大智能手機廠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近日我們就看到,華為和小米紛紛開始在國內外募集資金,今年以來華為在國內已經分三次募集了60億人民幣,而小米近日成功在國外募集了6億美元,約42.5億人民幣。

華為國內“借”60億,小米國外“借”42.5億,手機廠商們怎麼了?

華為、小米是因為疫情缺錢嗎?

雖然疫情對每個企業的經營業績都製造了不利的影響,但是華為和小米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應該會有預案,例如華為大中華區總裁朱平就表示,面對不確定性,華為已經有所準備。

此外,根據華為2019年的財報顯示,華為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14億元,同比增長22.4%,現金流充裕。而小米方面,目前,小米現金總儲備約為人民幣660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達到人民幣238億元。

華為國內“借”60億,小米國外“借”42.5億,手機廠商們怎麼了?

可見華為和小米其實並不缺錢,或者說,華為和小米並非急於用錢,那麼為何兩家都在進行鉅額的發債募集資金呢?

豐富融資渠道是關鍵,關鍵時刻活下去

我們以華為為例,華為從去年九月份開始,便在國內進行了兩次資金的募集,兩次各為30億元,一共60億,今年截至到目前,則進行了三次資金募集,每次20億元,一共也是60億。

華為國內“借”60億,小米國外“借”42.5億,手機廠商們怎麼了?

去年華為募集資金,很多人與美國打壓華為聯繫到一起,而今年的募集資金,則與疫情聯繫到一起,其實根據華為的募集說明書顯示,早在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間,華為就在海外發行過四次美元債券,共計募集了45億美元。

所以對比來看,從去年到現在華為一共募集的120億人民幣,根本不算什麼。

而小米這次,則是首次在海外進行發債募集資金,而且就像華為在國內募集資金一樣,都實現了超額認購,其中小米實現了8.5倍超額認購,實屬罕見。

然而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企業在豐富更多的融資渠道,小米上市也是豐富融資渠道的一種方式,華為採用員工持股也是融資的一種方式。

華為國內“借”60億,小米國外“借”42.5億,手機廠商們怎麼了?

根據雪球在2018年12月份給出的數據顯示,華為的負債率為65%,而根據小米2018年Q3季度的財報顯示,資產負債率為54.4%,我們還可以加入蘋果作為對比,蘋果可謂“富可敵國”,但蘋果的負債率依然不低,已經接近70%。

因此簡單來說,大家都一樣,不管現金儲備有多少,流動資金有多少,年度營收又有多少,都不會只依靠自己賺的錢去經營企業,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再去“借錢”,換句話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融資渠道越豐富,企業經營就會越安全。

華為國內“借”60億,小米國外“借”42.5億,手機廠商們怎麼了?

寫在最後

我們常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有這一分錢,可能就與機會失之交臂,甚至直接企業倒閉,而關鍵時刻挺了過去,或許就會有轉機,馬雲就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因此像華為、小米不缺錢而借錢,就是保證在關鍵時刻,企業也能有機會活下去,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