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清沒有被推翻,能抵抗日本的侵略嗎?

llsj1990


中國可能亡的更快。滿清歸根結底是一個封建王朝,封建王朝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愛新覺羅家族的權力和福貴,除此之外,都是次要。

所以才有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只是攻陷了廣州,只有兩萬餘人,道光就匆匆投降,因為道光知道英國人不是為了推翻大清,而只是為了錢。如果不停戰,滿清怕實力耗損太大而失去對中國其他地方的控制。

相反太平天國運動時,洪秀全鼎盛時期佔據華南大半包括富饒的江南,擁兵數十萬。這時,滿清就好像又回到當年入主中原時的氣魄了,和太平天國打的整個國家支離破碎,數百千萬人民亡於戰火,最終經過13年的內戰,終於滅亡了太平天國。滿清消滅太平天國,不是為了中國或中華民族,而是因為代表漢人的洪秀全要滅亡滿清,要滅愛新覺羅家的。所以在清朝那個年代裡,國不只有民,民不知有國,內憂外患。

回到話題,中國能抗日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民族主義精神的形成。只有民族主義精神的深入人心,才能鼓舞民眾英勇戰鬥,把日軍的侵略當成是對中華民族踐踏,而不是像曾經的滿清入關和蒙古南征那樣,把外族入侵當成另一個王朝的更替罷了。

而滿清顯然無法激發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來抵禦外敵,不會傾盡全力抵抗,因為他們只想確保愛新覺羅家族的福貴,所以面對外敵時,滿清既無法聚攏人心,也不願堅持奮戰。

不然哪還有什麼《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呀。







貝殼之秋


問題很有意思,如果大清沒有被推翻,必然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帝國,它能抵抗日本侵略嗎?我的回答是能,當然能,一定能。無論中國當時是任何政權,日本都不會戰勝中國。

之所以能堅定這樣的信念,不僅僅是因為身為華夏子孫的民族自信,更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

從政治上推斷:通過清末新政,大清已初具現代化雛形,國家發展走向正軌

自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起,清朝在軍事、官制、法律、商業、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一系列系統性改革,如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頒佈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廢科舉,辦學堂,派留學,悉心考訂製定法律。1906年,清政府預備進行立憲,隨後設立“國會”性質的諮議局,允許私人辦報紙。

經過改革,清朝中央政府設立有外務部、學部、民政部、度支部、陸軍部、法部、農工商部、郵傳部、海軍部,還改組了內閣,雖然皇族雖佔了一半,卻也算是比較有誠意的一次改革,這些舉措都大大加快了我國現代化進程,意義深遠。

改革也推動了自由經濟發展,設廠數目與投資總額都大大地超過了前代,連張謇這樣的狀元也開始投身實業,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有了明顯地增長,西方近代思想得到了傳播,在中國傳統思想體系中透進了民主與科學的霞光。

假如這次清末新政不被打斷,清朝將走上君主立憲道路,繼續在曲折中發展,國家實力的增強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慈禧等保守派的相繼離世,鐵良等開明親貴將逐步上位,一步步獲得更多實權,大清也將被改造成一個類似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帝國。

從軍事上推斷:新軍改革後,清軍已非戰五渣

清末新政,重頭戲除了政治改革就是新建陸軍,新軍改革中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軍隊的首次努力,是中國近代軍事史上重要的一頁。

新軍,全稱“新建陸軍”,這支軍隊不同於使用冷兵器的“八旗”、“綠營”,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而建立起來的一支現代化正規軍。

為編練“新軍”,清政府對此投入了巨大財力,花費了很大力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8月,陸軍部制定了全國編練新軍36鎮(師)的龐大計劃,每鎮官兵12512人。此外,清朝也開始重建海軍,並湧現出薩鎮冰等一批現代海軍將領。

新軍總體上素質較高,軍官大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士兵則採取招募制,選拔標準較以往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規定。戰鬥力完全不是昔日八旗兵可以比擬的,“北洋六鎮”即是新軍中的佼佼者。

新軍還湧現了眾多帥才、將才,以黎元洪、馮國璋為首的新軍將領後來在北洋政府中擔居高位,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人都成為地方實力派。

事實上,從民國建立到抗戰早期,除中央軍以外的大部分軍隊,實質上都是由清末新軍沿襲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軍隊:奉軍、晉綏軍、直軍、粵軍、桂軍、川軍、湘軍,大多留有新軍的影子。北洋軍閥時代,實際上可以說是清朝新軍的內戰。

在對日戰場中,由新軍發展而來的地方軍、雜牌軍也多發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多次在諸如“太原保衛戰”、“桂林保衛戰”這樣戰役中與日軍硬扛。只不過蔣政權擬定了在戰爭中逐漸消耗和改造雜牌軍的方針,在無後援的情況下,這些軍隊多數覆滅於為民族求生存的正義之戰。

如果大清仍在,擁有這樣一支班底的新軍,其作戰能力至少不輸給後世的中央軍的,這也是在軍事上可以一較長短的資本。

從戰略上推斷:中日戰爭,中必勝,日必敗

既然問題假定了大清沒有被推翻,那麼清朝必然是沿著君主立憲制的道路繼續發展。經過三十年發展,即使再緩慢,綜合國力至少是不輸後世國民政府的。

況且如有君主在,沒有“大總統”的位置可以搶奪,在列強的支持與平衡下,任何一個地方軍閥都沒有挑戰中央的絕對實力,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大概率不會出現,整個國家的整體動員力將得到增強。

但日本明治維新畢竟比清末新政早半個世紀,這半個世紀的時間差必然會拉大國力的差距,仍然是日本強、大清弱;但日本小,大清大的局面不會變。

或許沒有盧溝橋事變(因為那是在大清京師的旁邊,防衛程度必然高),可能戰爭的導火索是另外一個事件,也許戰爭的時間會拖的久一點,也許戰爭進程也會完全不一樣,但總的發展趨勢不會變。因為不管哪個政權在臺上,中日戰爭必然只能採取“持久戰”、“游擊戰”的戰略(具體原因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已經分析過了,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西南仍將是大後方,以時間換空間,以小勝為大勝,從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是那個年代中日兩國戰爭的必然走向。


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清朝即使經過改革,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仍會相對較弱,但中國的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持,最後勝利定將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


任微言卿


這個問題拓展下,先比較下宋,明,清末情況。然後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僅憑清朝末期實力是無法抵抗日本的。

先看看宋明清末共同特點,那就是內憂外患。

外患:

北宋亡于靖康之變,金國滅遼然後攻入開封滅北宋。微宗和欽宗作為階下囚被擄掠道北方。隨後南宋朝廷目光短淺,聯蒙抗金。隨後被蒙古滅掉。

明朝亡於崇禎自縊,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明滅,清軍入住中原。隨後南明成立。南明最後皇帝永曆被降臣吳三桂處死。南明滅。

清朝亡於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清末,世界變革加劇。工業革命的勝利讓西方資本主義快速發展,而清庭依然在天朝上國的白日夢裡,西方列強紛紛來襲。

內憂:

北宋末期朝政腐敗,爆發了著名的農民起義-宋江的梁山伯108將,此後又爆發方臘起義,各地農民紛紛響應。朝廷疲於應付。

類似故事發生在明朝末期,大名鼎鼎的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直接滅亡了明朝廷。根源也是朝政腐敗,還有嚴重的自然災害,民不聊生。

清末,中國被西方列強欺負,知識分子紛紛提出救過方案。革命派和立憲派水火不容,隨後不徹底的君主立憲嘗試,讓革命派揭竿而起,保路運動,武昌起義後,各地軍閥紛紛獨立。此後中華民國成立,清亡。

總結來看,宋,明,清末期超綱腐敗,內憂外患,此外外患實力想打強大。內外夾攻,毫無勝算。

回到題目:如果大清沒有推翻,能抵抗日本侵略嗎?日本實力無容置疑,日本發跡於明治維新。二戰中可以和美國海軍單挑的實力,和後金,蒙古軍冷兵器時代相比,又拔高了一個維度。那麼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中國可是浴血奮戰14年,還是在大國援助下才艱難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