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這個春節,因為冠狀肺炎的蔓延,註定和往年有些不一樣……

三寶媽也和大家一樣,原本理想的出門遛彎,在家煲劇,全都變成了拿著手機不停的在刷消息,打開電視鎖定新聞頻道,時不時的和家人一起討論幾句。


三個娃聽的懵懂,兩個大的依然在鬧著出去玩,老家位於景區,每次回來都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但這次被限制在小小的屋裡,他們明顯煩躁了起來,不停的在問:

“為什麼不能出去玩了?”

“肺炎是啥?”

“景區為啥不開放了?”

“我們在屋裡要悶死了,我們要出去玩!!”

磨的厲害了,勸又勸不住,大人的心也焦,難免會訓斥嚇唬幾句,孩子們委屈的不得了,連老三都是一臉怯怯。


娛樂互動變得非常有限,除了帶兩個大的寫作業,剩下的時間他們就能在屋裡翻天:

要麼就是對著瘋鬧吵的人神經衰弱,

要麼就是時不時打起來嚎哭著找你評理,

萬一安靜了半天你還得趕緊去看看,保準是在作妖禍害東西。


電視機ipad全都解了禁,只求他們能消停幾個小時讓人喘口氣,以前沒覺得帶娃這麼艱難,但當活力無限的小朋友們被長時間困在幾十平的房間裡,對大人和孩子都是極大的考驗。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新聞在不停的彈出,家族群同學群總有人在分享一些不知真假的消息,每當我們在討論關於肺炎的話題時,孩子們的眼中也都是惶恐和不安:


“媽媽這個是不是很嚴重的病?”

“會死很多很多人麼?”

“媽媽我害怕……”


這場戰役才剛剛開始,但我深刻的覺得,再這麼下去,我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家人的健康問題,還有一些習慣和心理的困境,如果不及時撥亂反正,可能造成的影響會更大。


關於這場疫情,我們要怎麼告訴孩子?

如何調節自己及家人的壓力?

在宅家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正確陪娃?


除了勤洗手少出門的健康防護,這些問題也都是寶媽們需要面對的,疫情面前,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維護好自己的小家,就是為我們的國家做的最好的貢獻。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一、 關於疫情,我們該如何告訴孩子?

網上最近有一篇很熱的帖子,是一個作者寫的關於這次疫情給孩子看的繪本,內容特別好,真心建議家長們打印出來給孩子們看,孩子們對於繪本的形式總是更容易接受一些,也可以直觀的瞭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日常在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我們都可以正面回答,不迴避,不恐嚇。而且有很多問題,我們可以擴展開講一講,也是一個不錯的教育時機。


比如孩子在問為什麼我們會得冠狀病毒時,我們可以告訴他們目前調查的結果冠狀病毒本身是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的,但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濫吃,才讓這種病毒有了感染人的機會,所以我們應該敬畏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讓它們快樂的生活在自然裡,不要人為的去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關於食物,我們要避免吃生食,它對我們的腸胃健康和安全都很不友好。


比如孩子在問為什麼要戴口罩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細菌和病毒的傳染途徑,當我們生病或者外界環境不安全的時候口罩可以保護我們不傳染別人也不被傳染,目前的環境下戴口罩是對自身及他人最大的負責。


我們可以讓孩子看許多正能量的東西,看看醫護人員的努力,看看國家的積極建設與防控措施,告訴他們我們可以在這件事情裡做什麼(自我防護、減少外出)。


但是我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評價很多負面的東西,那會讓孩子的認知產生混亂,讓他們對世界充滿懷疑,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樂觀和堅強。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二、 如何調節自己及家人的壓力。

可能很多人現在都和三寶媽這幾天一樣,不停的在刷消息,晚上睡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看新聞,看那些增長的數字,看自己所在的地區有沒有進一步發展。這種情況下,整個人可能都會陷入一種頹廢、焦慮甚至恐慌的狀態中,而一家人都處在這個環境裡,情緒又會互相傳染,導致大家的狀態都很糟糕。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的情緒已經有些失控的時候,請放下你的手機,暫時遠離這些消息,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保持規律的作息,按時休息均衡飲食維持免疫力(這個時候自己不生病就是不給社會添亂啊!)。找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讀一本好書,比如追一部好劇,比如全家人一起聊聊天。


有幾個可以緩解情緒的好辦法,比如聽聽舒緩的音樂,做做運動(最近在和娃一起跳繩和蹬橢圓機),泡個澡等等。


關於疫情的關注,不要看雜七雜八的小道消息,讓我們把關注點都放在官媒的正面諮詢裡,比如目前針對病毒防治取得的進展,包括目前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等(其實沉下心來看,任何一場流感也都會導致很多有併發症的人死亡,比如這兩年的甲流等,但我們並沒有因此而陷入大範圍的恐慌),應當相信以我們目前的防控力度以及醫學發展程度,這場戰役我們最終會取得勝利。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三、 在宅家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正確陪娃?


假期真的是兒童看電視的重災區(三寶媽這兩天也在反省自己好像讓娃看電視的時間太多了),有的時候我們一旦沒辦法帶孩子出門就不知道在屋裡能陪娃做什麼,所以整理一些適合室內陪娃的活動我們一起做起來吧:


首先推薦的是各種桌遊,基本上兩歲以上的孩子就都有合適的桌遊了,隨著年齡越大玩法越複雜(甚至打撲克都是不錯的桌遊,很多玩法對孩子的數學能力很有幫助),所以家長們如果之前有囤桌遊類遊戲的趕緊拿出來擦擦灰(我自己就是),和孩子一起玩起來吧,沒有的也可以拿紙牌來湊合一下,讓孩子玩接龍配對等遊戲,可以用糖果或者貼紙來做獎勵,很容易就能打發兩個小時。


另外就是樂高和各種積木拼搭,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大計劃”,我們先來討論要搭建一個什麼,然後畫畫圖紙分分工,相信完成的時候一定會很有成就感。


塗色、走迷宮、玩數獨、各種棋牌、做手工都是不錯的娛樂方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安排。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學習方面,也不必擔心課外班停了要怎麼辦,現在的網課資源比線下課外班豐富的多,英語數學書法到樂器閱讀科普應有盡有,給大家推薦兩個我一直在帶娃學習的APP,第一個是Ahaschool:特別全面的學習平臺,有小學教材的同步課堂,有特別多的自然及人文科普,而且製作精良,想讓孩子看電視還不如看看這類內容,真心能學到很多知識,娃們最近在看的是人體的奧秘和動物王國,大家也都可以去搜搜。


第二個是喜馬拉雅的兒童版,也是資源比較豐富的,英語、兒歌、國學,日常可以給孩子磨耳朵,而且現在很多好的課程也都做成了動畫,特別適合孩子觀看,軒轅最近在看的是米小圈的漫畫成語,偶爾還可以蹦出來說幾句。


家長可以給孩子列一個計劃表,將遊戲和學習的時間穿插起來,如果所在地區情況不太嚴重的話,偶爾也可以帶孩子下樓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注意帶好口罩回家洗手(也建議用75%的酒精進行外衣及室內消毒),室內也要勤通風換氣,汙濁的空氣也會讓人變得心情沮喪。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軒轅的學校組織了一個活動(應該不止是他們學校,是整個教育系統下發的),讓小朋友們錄一個給武漢加油,給中國加油的小視頻,我覺得非常好,在孩子錄製的過程中,讓他們理解這些詞句的意思,讓他們也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冬天馬上就過去了,春天也不會太遠,我們期待著春天再相逢,疫情遠去,家人平安。在綠地裡,陽光下,孩子可以盡情綻放笑臉。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媽媽,我害怕……”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