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談無症狀者

現在可以摘口罩了嗎?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嗎?動物之間會傳染病毒嗎?環球疫情的拐點會在何時出現?奔赴廣州,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

武漢解封了,我也很高興。疫情暴發時,中央果斷出手,對武漢城市交通作出管控,其他地方採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這也稱得上是一個壯舉。

當前,廣州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如何處理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的關係?鍾南山認為,這並不容易,既考驗著社會的組織力等種種能力,也考驗著社會的醫療防治水平,需要一步一步地摸索、謹慎推進。

“我們不能一直採取謹慎的辦法,否則對經濟和人民生活將產生較大影響。不能因為出現一例、幾例病例就回到過去。”鍾南山指出,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是個人防控,社會還是要堅持往前走。

社會要做的是快察覺到、快處理,把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鍾南山來看,廣州的復工復產與新增病例之間,並沒有緊密的接洽。即使來穗人員中出現了輸入型病例,目前來看這個數字也並不算多。

鍾南山接受專訪時透露,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鍾南山透露,境外輸入病例傳播的危險性肯定存在,但形成疫情暴發可能性比較小。我國社區居民都有很強的自我防護意識,一旦有人出現發燒等症狀,也可以快速報告或接受診斷,進而隔離。

鍾南山透露,原來歐洲是震中,特別是西班牙和意大利,還包括德國、法國、英國。

現在問題最大出在美國。

美國死亡率現在接近3%,還在往上走。

國外疫情預測拐點比中國難得多。我們的預測在中國很準,在外國不準。

其他地方做到基層的群防群治。

會不會形成疫情的暴發?估計可能性比較小。

武漢過關了,但還有下一“關”。

目前,我國的群防群控一向來下沉到社區,社區居民都有很強的自我防護意識,比如戴口罩、與人交往保持距離等。

總體而言,復陽患者大多不帶傳染性。

目前來看,新冠肺炎“流感化”還沒有充足證據。除非病毒傳播出現這樣的規律:其傳染力仍然較強,但病死率越來越低。

我們現在試驗的一些藥物,實驗結果肯定有效,我們正在總結,很快會對外公佈。

所以,中國最可分享的經驗是實行力。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傳染性如何?復工復產後如何應對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如何管控,怎樣排查?公眾應該如何做好自身防護?關於這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記者採訪相關專家一探究竟。

所以,最可分享的經驗是實行力。很多國家的醫療水平、技術實力比我國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為沒有思想準備,也沒有果斷採取相應措施,導致很多一線醫務人員感染,而這道防線一旦垮掉,會很容易失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