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三歲的孩子都愛看《汪汪隊立大功》?

拼命小二郎


我女兒馬上三歲了,她是真的超喜歡看這個動畫片的。目前為止,她一共就喜歡看三個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豬佩奇》和《汪汪隊立大功》。她每天睡覺前都要看《汪汪隊立大功》,片頭曲一起,她就一邊跳一邊跟著唱,來回看,反覆看,也不覺得煩。

首先小孩子也和大人一樣,對動畫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雖然只有三歲,但是對周圍事物和環境都有感知力,有自己的思維和自己的喜好。他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厭惡什麼。

而《汪汪隊立大功》是動畫片,它拍攝的內容本身就是符合孩子的審美和思維方式的。每集內容簡短明瞭,小孩子都能看懂,不像電視劇那樣有那麼多彎彎繞繞。這個一集幾分鐘,小孩子都可以吸收裡面的內容。

這部動畫片的內容極具正能量,都是關於救援的小案件,還有很多現實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應該也是吸引小孩子喜歡看的原因。還有汪汪一聽就是與狗有關,我女兒就超喜歡狗的,平時出門散步看到狗能興奮得跳起來,這也是吸引小孩看的原因之一。

小孩多看看這類動畫片挺好的,有教育意義。


甜甜一寶


這就像前些年《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一度霸屏,深受廣大小朋友的喜愛。

近幾年,《汪汪隊立大功》、《小豬佩奇》、《海底小縱隊》等成為新的主流。

這不僅僅是小朋友喜歡的問題,還有主流教育價值觀轉變的現象。當然,所有的一切還要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資本逐利的結果。

有專門的一批人每天都在研究3-6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喜好,這些動畫片都是為了抓取孩子們的眼球做過“手腳”。

先來說說,小朋友為什麼喜歡看這6只狗的故事。動畫片從開播以來一直貫穿的一句話: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

故事情節很簡單,講述10歲的科技男孩萊德(Ryder)帶領6只他救養的狗狗,利用狗狗們各自性格特徵及具有的優勢組成獨具特色的“狗狗救援隊”來展開救援的故事。

先說說狗狗的品種選擇,小編也真是別有一番用心,總有一隻狗能迅速吸引孩子的眼球。

1、 黑白斑點狗毛毛(Marshall)擅長火中急救。口頭禪:我,火力全開!準備進行汪汪隊救援了!

主要裝備:消防揹包、急救揹包、飛行揹包、消防車、救護車、三輪車、水上急救車。

黑白斑點狗加上紅色的消防車,色彩搭配鮮豔、顯眼、醒目,瞬間能抓住孩子們的眼球。

2、 鬥牛犬小利(Rubble)精通工程機械,擅長滑雪、滑板、挖洞。口頭禪:小礫往前衝!以我的方式,化解危機!

主要裝備:工程揹包、挖土機、飛行螺旋板、三輪車、水上吊車。

小利的憨厚加上酷炫的黃色工程車出場,可謂賺足了孩子們的胃口。

3、 牧羊犬阿奇(Chase0是個超級特工;口頭禪: 包在最棒的特務阿奇我身上!汪汪隊已經可以出動了,萊德隊長!

主要裝備:交警揹包、間諜揹包、間諜頭盔、警車、特務車、飛行揹包、三輪車、水上警車。

阿奇無疑是很多小朋友的最愛,藍色調加上特工技能,收穫了無數小朋友的心。

4、 混血兒灰灰(Rocky)是個維修能手,擅長維修,回收。口頭禪:別丟掉,再利用!綠色代表走!

主要裝備:修理揹包、飛行揹包、救生衣、卡車、拖船、三輪車。

綠色的灰灰是環保理念的加入,增加了故事的拓展性

5、 拉布拉多犬路馬(Zuma)最熟悉水中救援,擅長:水上救援、水下救援、駕駛氣墊船、潛水艇;口頭禪:去玩水吧!開始行動吧!就位,預備,下水!

主要裝備:潛水揹包、氣墊船、潛水艇、飛行潛水揹包(二合一)、三輪車。

沒有孩子不喜歡水,路馬的出現給廣闊的水域空間出現了更多故事的可能性。

6、 可卡頗犬天天(Skye)掌握著各種航空技術,擅長飛行。口頭禪:讓我們飛上天空吧!狗狗要飛上天了!

主要裝備:普通飛行揹包、超音波飛行揹包、護目鏡、飛行頭盔、直升機、三輪車

天天,這支狗狗救援隊裡唯一的女生,掌控了天空,可謂給女孩子無限遐想。

看完之後大家就會發現這支“狗狗救援隊”的成員涵蓋了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工程車、直升機、救援車、消防車等等,故事情節也圍繞救援、解決各類問題展開。

可謂讓孩子們觀看動畫片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救援知識,因此,開播之後在歐美國家也收穫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隨著之後幾季的開播,大家發現故事情節開始下滑,陰謀論的市長和黑化的貓咪搗蛋大隊,頗有國外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由於國情及文化背景不同,第三季開始,我家老大就棄劇了。

大部分3-6歲的孩子都具有以下特點:對鮮豔色彩、節奏感興趣;嘗試模仿、喜歡重複;好奇心重;社交需求增加等等,而大凡孩子們喜好的動畫片都會有這些元素。

這就是動畫片的魔力所在。

近年來,隨著國外育兒理論的湧入及80、90父母教育意識的覺醒,喜洋洋、灰太狼和紅太狼,以及熊大、熊二遭到了無數父母的詬病。

不論是從故事情節的粗劣及畫面、配色、音樂的LOW,引入相對高品質的動畫片也是迫在眉睫。

而商人肯定是比普通大眾更能抓取父母和孩子的心,他們為了追逐利益,父母為了寓教於樂。

《小豬佩奇》、《汪汪隊立大功》、《海底小縱隊》等等大批相對優秀的國外作品被引入,出現在了各大影視平臺。當然,不斷出新,給觀眾製造新的產品帶動消費也是老作品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最後一個原因,在數量有限的動畫片選擇池裡,也就註定了孩子們該段時間內喜歡的動畫片會呈現同一化。

比如,我們小時候能看的只要《葫蘆娃》、《小蝌蚪找媽媽》、《西遊記》(我個人還都挺喜歡)。

國內各大平臺引進和播放的動畫片質量良莠不齊,家長還需慎重選擇。

但是,觀看動畫片大家還是要多替孩子們把把關。無論國內國外,有好作品就一定會有壞作品。

有段時間,老大特別喜歡奧特曼(日本),打怪獸,變身~結果老大變得特別好動,還要一集,我記得老大被嚇哭了。講的是黑夜裡房間裡突然出現了怪獸,音效和畫面都怪嚇人。

國內動畫更是讓我這個媽無力吐槽,動畫片裡竟出現了:“讓你全家死光光!”這樣的臺詞。

從那兩次之後,我就有意給老大審片。

方法很簡單,就是陪著老大一起觀看動畫片。我遵循的原則一貫是:自己選!完了陪著他一起看。

當出現暴力、血腥、粗俗、價值觀扭曲等等內容的動畫片,直接否掉。

有的爛片特別吸引孩子,孩子非要看。我會採用偷換概念的方法來進行,比如有部動畫片臺詞粗俗、價值觀扭曲,我就採用睡前故事替換,逐漸將人物替換成了《西遊記》裡的人物,之後告訴老大沒有會員,看不了。

幾天之後,老大竟喜歡上了《西遊記》。近期,我們在陪孩子一起品讀。但是,有些情節還是少兒不宜,我還是會直接替換內容。名著也會有水,家長們還需擦亮眼睛。

大家覺得是不是利在作祟了?快快跟我也說說你們的想法吧!

我是屁話育兒,屁話連天只為圖個樂!喜歡記得關注和點贊喲!


屁話育兒


哈哈哈,感覺終於找到了大家庭!我覺得不單止是三歲的孩子愛看《汪汪隊立大功》,還有上了小學幼兒園的都愛看。



我大姑家的孩子都上幼兒園大班了,每天必看《汪汪隊立大功》。我大姑說她做夢都在喊著阿奇的名字。聽起來十分的有趣。我就是在這種好奇下,開啟了我們家快三歲娃和我對《汪汪隊立大功》的著迷之路。


剛開始,我並不理解大姑家孩子為什麼那麼愛看。而且,我家娃剛開始也很排斥看汪汪隊。只要不是《小豬佩奇》,其他節目一律拒絕。但後來,離開孩子一週後回來,我們家娃竟然可以安靜地跟著大姑家孩子看汪汪隊。從那之後,每次到了我們看電視的時間,我家娃必點汪汪隊,獨寵它。我也好奇著一起看。看了後才發現,原來這動畫片還是挺有看頭的,也進一步增加了我跟孩子間的粘性。


《汪汪隊立大功》在我眼裡是這樣的:幾條被賦予可愛人設的特種隊狗狗,在正義感十足的萊德隊長帶領下,通過團結協作,幫助市民們完成了一件有一件不可能的事。全片充滿正能量,每次萊德一喊“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地狗狗!”我跟孩子都特別興奮。這句話十分有魔力。唯獨我不明白的地方就是為什麼市長養了一隻雞,關於這隻雞汪汪隊們都不知道施救了多少次。有點無厘頭,不過可能孩子們的眼裡就不是這樣思考問題的了。


其實,我覺得孩子有自己喜愛的東西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看動畫片也是不例外的。當然,在看電視有監管有時間和距離約束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還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鍛鍊孩子各種能力。我家娃都會常常問我:“媽媽,你喜歡哪一隻狗狗?為什麼?”每每被這樣問,我都很高興。因為我覺得孩子看完汪汪隊後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她在問我的時候,其實她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這個答案語言的組織、邏輯的排列是需要我們家長作為範例去引導孩子說出來。這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語言組織能了和表達能力。眼、腦、嘴甚至肢體語言都被協調起來。

  2. 利於行為習慣及良好品格的教育引導。現實很多時候,經常聽父母討論孩子不聽話之類的話題。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我們父母教導孩子的方式方法出了問題。我們可以嘗試著根據孩子喜好的事物、人物去引導孩子。比如:我們家孩子很喜歡小麗狗狗,我常常會根據小麗狗狗熱心助人,勇敢,有禮貌等性格特徵去引導孩子去規範日常中不當的行為習慣。也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形成自己良好的品格。

  3. 增加親子和諧。孩子知道父母有著跟自己一樣的喜好,會很高興。會把你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去問你一下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瞭解到孩子的心理。再根據孩子的心理去滿足孩子,這樣孩子就更愛父母。而父母也充滿成就感。


所以,作為家長能收穫一枚有自己愛好的寶寶是值得高興的。關鍵是我們父母要權衡利弊,把這些愛好舉一反三地利用起來。增加親子間粘性的同時,提高孩子更方面的綜合素質。


我是@虎媽萌爸 ,一位平凡的90後全職媽媽。關注我,持續與您分享育兒育己心得,一起點亮我們短暫的親子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