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用什麼來刺激消費?!

最近,全國不少城市發放了各種消費券,如今,蓮都也行動了!本報消息說,蓮都區面向廣大市民、遊客發放百萬旅遊消費券,在活動指定範圍內使用,可享受單筆消費滿100元減免50元的福利,50元減免由政府補貼給商家。

發放旅遊消費券,意在刺激消費,拋幾塊磚,引出更多玉來。

刺激消費是使經濟活起來的一種管用手段。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經濟受損嚴重。把消費刺激起來,商家就活了,商家活了,負責生產的企業就活了,企業活了,原材料供應也就活了。刺激消費,就可以把經濟鏈條上的各個環節打通,經濟就有希望活起來,疫情耽擱的發展就有希望被找補回來。

刺激消費,發放消費補貼當然是可以的。儘管有些人並不缺錢,你不發補貼也照常消費,但必須看到,還有許多人對消費補貼還是在乎的。沒補貼,消費願望就可能匍匐著,有了補貼,馬上想法就不一樣,就覺得自己為了這補貼也要消費,這樣,消費願望就被激活了,消費行為就產生了。蓮都此次發放旅遊消費券,就是給市民、遊客提供消費補貼。有了這些補貼,你心動嗎?肯定有人心動。不管是為了這點便宜,還是本來就有旅遊消費的需求,許多人的旅遊想法會被喚醒強化。事實上,這次的旅遊消費券發放,吸引了許多消費者行動起來,在東西巖景區,已出現遊客雲集景象。

當然,與藥可以治病但不能亂吃一樣,消費補貼雖好,但也要注意不可發得太隨意。發消費補貼是個技術活,什麼時機發,在哪個範圍發,發給誰,發多少,以什麼形式發,怎麼確保補貼用於消費,等等,都需要仔細斟酌。不然,就可能補貼推出來,沒人願意領,或補貼發下去,偏偏不能用於消費。如果這樣,刺激消費的目的就無法達成。比如,單位如果給職工發放旅遊補貼,是有希望刺激職工旅遊消費的。但怎麼發這筆補貼就大有學問。你如果直接發錢或者拿憑證報銷,那就不行,就很有可能使這筆錢被挪作他用。如果與景點合作,發消費優惠券,效果就要好很多,刺激旅遊消費的目的就更有希望實現。

刺激消費,還有一個關鍵之處,是消除消費者的顧慮。此次疫情在消費者心中造成的陰影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是網上消費倒還好說,要是出門消費,就會顧慮重重。顧慮什麼?擔心自己運氣不好,會與新冠病毒遭遇。這種顧慮不消除,你就是給再多的補貼,都有可能收效甚微。如果把這種顧慮消除,補貼不發,消費者都會出門消費,畢竟在家憋著的時間太長了,都憋出一肚子消費的念頭了。“五一”假期就要到了,許多人肯定很想出去旅遊旅遊。出門在外,難免要和七七八八的人有接觸。景點安全嗎,賓館安全嗎,吃飯的地方安全嗎?對這些問題,許多人心裡是沒底的,總是有點不放心。如果這顆懸著的心放不下來,你想,還敢出去旅遊嗎?不敢出去,那結果只能是又憋在家裡了。刺激旅遊消費就成了空想。

怎麼消除消費者顧慮?當務之急,是繼續強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消費場所的防控,把危險清除出去,讓消費者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也不能誇大危險。誇大了,容易嚇著人,那就壞了,哪還敢來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