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到底靠什麼盈利?

前幾年,有很多人一提到拼多多,大概的印象就是東西便宜、質量差,總結起來就是low。


但很多年過去了,拼多多非但沒有倒下去,反而一直在走上坡路。於是經常就有人問:拼多多東西那麼便宜,商家在上面能賺到幾個錢?而且質量又不好,為什麼還有人買?


如果一個生意,做的人都是賠錢,那麼這個平臺是不可能長期生存下去的。


就像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說做淘寶根本掙不了什麼錢一樣。可能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我身邊的做拼多多掙錢的例子,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A賣家是在淘寶上做童鞋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一年有幾千萬元的營業額。童鞋這個生意有一個非常不好的點,就是庫存壓力非常大,因為一個童鞋,它的碼數非常多顏色也很多,最後難免會有一些庫存。 而A賣家清理庫存的方法就是上拼多多。比如在淘寶上,成本40元的鞋,賣78元。當季末,一定會有一些庫存。這個時候,他就會在拼多多上進行清倉。在拼多多上,他的產品的售價是低於他的出廠成本的價格的,比如38元,所以性價比非常高。淘寶賣剩下的庫存在過去,幾乎只能存著佔用資金,但是由於有了拼多多,他可以以略低於出廠成本的價格賣掉這些,使得他的庫存壓力一下子減少了很多。對他來說,拼多多幫了一個很大的忙。同時,對拼多多上的買家來說,只要花在淘寶上一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這樣- 個很好的鞋,也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


B賣家原來是在淘寶上做低端女裝生意的,他的貨出貨速度非常快,但是由於淘寶的競爭加劇,他在淘寶的利潤率變得非常低。這種情況下,他把自己的戰場轉移到了拼多多,雖然說他的售價仍然是非常低,但是由於在拼多多上客服幾乎沒有,廣告成本完全沒有,另外由於他在過去所積累的低端女裝的供應鏈,在拼多多上還是有-定的優勢的,所以在拼多多上,還可以獲得比淘寶更高一點兒的利潤。所以,也存在這種在淘寶競爭非常大,但是在拼多多競爭沒有那麼大的生意。


C賣家是 做日 化用品的,這樣的產品在淘寶上的市場非常小,淘寶的用戶更可能買品牌的日化用品,對這種雜牌的日化用品需求量小(淘寶本身的規則也傾向於推薦品牌商品),而拼多多由於大量的用戶都是三四五六線城市的用戶,他們對品牌的認知能力比較弱,所以沒有品牌的日化用品,在拼多多市場也是非常的受歡迎。由於用戶群不一樣,因此,一些在淘寶上不那麼火的產品,在拼多多上三四五六線城市也可能大火。


D賣家在淘寶賣一個新型小電器,淘寶直是他穩定的收入來源,他聽我說拼多多上可能有機會,就同時開了一個拼多多店。然而他聽說拼多多上需要打價格戰,但是他的產品本來就賣到200多元錢。所以,他並沒有打算把拼多多做一個主力的銷售渠道,只是把產品掛在那邊,銷售價格也就比淘寶便宜點點。之後並沒有怎麼管它。兩週之後他告訴我,他在拼多多上天能有將近4000元的交易額,利潤有一千多元,而這是他一開始並沒有計劃的銷量,一開始他只是打算開一個店,掛在那兒。能出就出,不能出也無所謂。沒有想到竟然一個月也能給他帶來幾萬元的利潤。我研究他的產品後,發現這個產品雖然客單價相對高一點兒,但是因為在拼多多上做的人太少了,由於競爭的並不充分,使得他在短期內還可以有這麼好的利潤。所以,很多淘寶賣家把拼多多作為一個補充渠道,是可以多賣不少貨的。


希望我講的這幾個拼多多的賣家的案例,可以讓大家對拼多多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拼多多能在短短几年內做出這麼大進步,不是一個low字就能概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