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的解讀和思考

報告背景

《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由畢馬威KPMG、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以及澳大利亞項目管理協會AIPM於2019年底發佈。畢馬威KPMG、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以及澳大利亞項目管理協會AIPM共同協作,進行此次對項目管理未來挑戰專題的調查研究。調查的樣本範圍遍佈全球,基於IPMA及其各地區分支的成員,並加上經選擇的KPMG客戶代表,所以此次調查結果基本反映了廣大項目管理從業人士的對項目管理現狀及未來發展挑戰的觀點和視角。

《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揭示了項目管理面臨的未來發展方向-如何應對時代的新挑戰。項目管理者如何採用勢頭強勁、蓬勃發展的敏捷管理Agile交付方法,如何有效地應用數據分析、高級協作工具和人工智能,驅動項目管理辦公室PMO功能的與時俱進。

對《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的解讀和思考

報告主題

報告調查結果展現了幾個已經顯露並持續發展的關鍵主題:

1、 項目管理日漸成為組織戰略和業務成功的關鍵驅動力,而不是簡單地用來提供業務的交付物。

2、 如果只是從成本、時間、範圍和項目干係人滿意度4個視角綜合評價,全球項目總體的成功率還較低。

3、 在項目生態系統中,對項目發起人重要性的關注繼續成為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

4、 在支持複雜和大型項目成功過程中,工作協同軟件應用和作用的重要性日益顯著。

5、 關於企業組織層面中心化的PMO是否有效的爭議繼續分化。

6、 敏捷管理Agile方法的使用日益廣泛。

7、 變更管理對項目經理們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知識領域和技能。

8、 項目管理作為一種競爭力,需要持續提高至關重要。

解讀和思考


聚焦組織戰略


項目管理要聚焦組織戰略而不是隻把它作為簡單的戰術來應用。未來項目管理是開放、發散、互聯的,需要了解組織的戰略構想、業務所有者或發起人的需求、業務績效的助推和提升。未來項目經理應具有更多戰略思維和聯接思維,要能深刻理解所在組織業務戰略和其所負責具體項目的動態聯繫。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催生新的項目機會,通過變更管理、談判、溝通敏銳並快速地抓住業務機會,才能不斷助力組織的長遠和可持續性發展。項目交付對現代組織只是進行戰略變革和績效改善的工具,而不是最終目的。未來項目管理要做業務變革和投資回報的引領者,更強調變更管理能力和項目交付能力的協同。

很多項目經理有誤區,認為戰略是組織的事,是最高管理層的事,與項目的距離比較遠,而自己只要專心致志把項目按目標完成就好。當然,確保項目的預期收益(利潤),使項目主要干係人滿意是重要的,但侷限於單個項目本身未免有些狹隘。對組織來說,每個項目的存在不是無緣無故的,它必然會和組織戰略發生或直接或間接,或明或暗的聯繫,可能這個項目是為了向市場推出新的產品、系統或方案,或是搶佔新的市場、獲得關鍵客戶,或是通過一兩個項目培育、打通整個供應鏈,等等。

項目經理們眼睛只聚焦在自己負責的項目一畝三分地上,不關心項目和組織戰略的關係和聯繫,必然無法準確進行項目管理的定位,也就無法真正讓項目干係人特別是項目發起人滿意,也會造成組織戰略在項目管理層面的方向偏離和實施弱化。

另外,“深井理論”提示我們,項目經理在自己負責的項目領域埋頭苦幹,深耕細作,醉心於各種具體的項目管理技術技巧,而忘記抬頭望天,就不可能有宏大的視野,很可能跟不上組織變革的腳步,和組織一起向未來邁進。


項目成功的評價維度


報告中提到按照傳統的成本、時間、範圍和項目干係人滿意度4個視角綜合評價,只有19%的受訪組織大部分時間能成功交付項目。快速變化的項目環境,項目干係人需求的多樣性和分化,都可能是造成這一因素的原因。

項目成功的評價不能只侷限於傳統的鐵三角領域,參考敏捷管理的理論,項目實現的價值Value可以作為項目評價的第5個視角。項目實施給組織、項目發起人、客戶、供應鏈和項目經理們帶來的價值都可以作為額外的具體評價維度。


項目管控


項目管控是組織進行業務風險管理、促使項目成功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強項目管控也可以提高項目回報。項目發起人或組織的項目審查委員會首先要對項目管控有高度的認識和認可,並協調使用組織內足夠的資源,確保在整個組織內此工作的有效實施。


很多組織的項目管控侷限於項目定期報告和項目彙報評審,這當然是項目管控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不能是全部。組織要充分應用企業級管理工具如ERP等,收集項目的各方面數據和信息,並設置合適的篩選識別參數建立項目狀態自動預警系統,在項目發生重大問題前及早指導干預。這方面,大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將大有可為。


PMO的挑戰


報告指出40%的受訪組織建立了企業組織層面中心化的PMO,但PMO面臨的挑戰在於:只有28%的受訪組織認為中心化的PMO在支持和影響項目變更上非常有效。企業組織層面PMO工作模式要與時俱進地進行變化,從聚焦流程和報告到引導進行有效的組織層面項目組合管理和項目集管理的決策,另外自動化、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要應用到PMO的日常工作中。

未來有效運作的PMO應能:制定並維護統一的、結構化的項目數據知識庫和專家支持庫,並聚焦於和組織業務價值鏈相關聯的關鍵項目流程制定和更新;項目管控的日常組織者,協助項目發起人或組織的項目審查委員會實施對項目的有效管控;協助組織最高管理者協調組織的職能部門支持單個項目實現目標;項目狀態、數據的透明管理與監控;組織的項目管理資源(項目經理庫)的管理,項目經理職業發展、認證和能力發展培訓;項目經理的賦能。


Agile交付


澳大利亞一個調查表明Agile交付方式的使用從2018年的24%躍升至2019年的47%,並不再侷限於軟件研發,開始應用在更廣闊的業務變更和提升領域。組織需要培育和建立Agile交付理念,在敏捷交付靈活度和自由度與傳統嚴謹計劃間要找到一種平衡,使組織業務利益最大化。

敏捷管理Agile理念和方法來源於軟件開發,後來在新產品開發領域也應用廣泛。而傳統項目管理特別是建設、建造工程類項目主要採用ISO21500五大過程組(基本等同於PMI PMBOK的項目管理體系 )的項目管理方式。在傳統項目實施中有選擇、有針對性地使用Agile交付方式,並不是表示Agile方法論將完全取代傳統項目管理五大過程組。

傳統項目實施有其特有的屬性、方式和功用,在可見的未來,敏捷管理Agile不會、做不到也沒有必要完全整體地取代現有項目管理方式。它將會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在傳統項目實施某些環節或節點上可以發揮獨到的優勢和額外的價值,來積極適應如今VUCA的項目環境。


工作協作工具和新技術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組織要重視對工作協作工具、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投入,通過對項目數據更迅速和高效利用,支持快速項目決策。目前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管理項目的組織比率還很低,只有8%左右。

調查報告中展示了主要工作協同軟件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對《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的解讀和思考

在2020年全球COVID-19疫情期間,MS Team, Zoom, Tencent Meeting,Circuit等協作工具更廣泛地在項目管理中應用,改變了傳統項目溝通所依賴的方式,培育了新的溝通習慣。

未來的項目參與方將接受、習慣並主動應用這樣的工作協作方式,必會對項目溝通效率、項目溝通成本、項目進度和時間管理帶來正面影響,但同時這些方式或工具又會造成新的問題,如非接觸式溝通帶來的情感疏離、無法準確識別遠程溝通者的肢體語言、對遠程溝通者的情緒和氣場判斷困難、項目群體溝通或談判時不方便與遠程的關鍵先生進行促進目標達成的實時單獨溝通等。此類問題或影響還需專門研究相應的方案予以消除或減低。


未來項目經理要發展的能力


未來的項目經理將聚焦於工作協同(Collaboration)和職業敬業度(Engagement),而不是侷限於流程導向;能夠對不確定性快速反應,妥善應對複雜局面,交付有戰略意義的項目價值而不僅僅是產品。未來的項目經理們要從聚焦單純解決需求的項目管理技術能力,發展為如何應對複雜和動態變化的項目環境的能力。

主要的6個能力包括:在組織中引領變革的能力、處理困難情境和衝突管理的能力、有效授權的能力、高效溝通的能力、政治敏銳度和向上管理的能力、教授,引導和知識分享的能力。(全文完)

PMP備考學習資料需要的同學私信找我,內含pmp備考資料 EPC工程管理資料 各種模板表格與5GB質量管理資料等等!


對《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的解讀和思考


對《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的解讀和思考


對《項目管理全球展望2019》報告的解讀和思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