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培養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這四個關鍵方向

自信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湖南衛視前段時間有一個綜藝節目叫《嚮往的生活》,我對裡面印象最深的就是劉憲華,因為他總是說,你要相信你自己。

我們都知道自信的對於孩子的成長多麼的重要。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在未來獲得成功。

反過來,很多孩子在上社會的時候,總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自信,而錯失了很多機會,這跟孩子從小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什麼是自信?

自信心有很多豐富的內涵,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一個人對自己客觀能力正確的評估,這個個正確的判斷和評估是對自己過去的表現和能力的自我評價。


家庭教育中,培養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這四個關鍵方向


養育的誤區

我們都知道培養自信的重要性,但是經常在生活中進入養育的時候,會產生不敢放手的誤區

例如很多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敢讓孩子去親自嘗試做一些他們沒有做過的事。

例如小黃豆的外婆和奶奶,之前我們讓2歲的黃豆自己吃飯的時候,她們會說孩子還太小自己不會吃。

但是孩子不嘗試怎麼學的會呢

當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不小心灑了,外婆就開始說道孩子這麼小哪裡會吃。甚至想開始介入幫助孩子。

基本上剛開始每次讓小黃豆學習新技能的時候都會得到爺爺奶奶那邊的負面反饋。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應該讓孩子去嘗試新的事物,那麼嘗試到什麼程度的時候可以介入或者不介入?


同時也需要反思怎麼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培養孩子需要關注4個關鍵方向


家庭教育中,培養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這四個關鍵方向


一,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客觀能力

爸爸媽媽應該不要和別的孩子比較,也不要以我們自己心中完美的孩子模樣來評估孩子。

更重要的是,與孩子資深縱向比較。孩子每天都在進步。

很多爸爸媽媽喜歡拿孩子跟別人的家的小孩比。

湖南衛視曾經有檔節目《少年說》關注 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的節目

其中一個小女孩袁璟頤在吐槽自己媽媽總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名全年級第一比較。

面對媽媽打擊,小袁有難過有傷心。而節目中的媽媽不僅沒能體諒孩子,反而義正言辭闡述自己的觀念。讓孩子更委屈,更傷心,哭著就跑下臺了。

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的比較其實不公平。換位思考來講,如果孩子們也拿王健林馬雲這些模範爸爸媽媽來說你,你心理作何感想。


二,培養孩子的優勢能力

幫助孩子挖掘天賦和興趣,培養優勢能力。

我們要觀察並幫助孩子重點在這些領域提升個人能力。

這麼說不是一味的讓孩子去培訓班,而是培養孩子的興趣。

沒有哪個成功的人不是抱著極大的熱情對自己事業的。

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出海航行,不是告訴他木頭在哪兒,而是讓他嚮往大海。


家庭教育中,培養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這四個關鍵方向


三,幫助孩子理解科學的學習過程

調整合理的預期很重要,人們失望是因為期望越大。

很多的時候,我們和孩子都認為學習是直線上升的,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

如果不合理的預期,等到結果出來的時候,孩子就會傷心

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產生挫敗感。所以很有必要讓孩子認清一個事

道路是區則的,但是我們終能到達目標


家庭教育中,培養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這四個關鍵方向

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並接納孩子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依賴的人,孩子心裡都有依戀心理。

因此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我們應該無條件的愛孩子,並接納孩子。

無條件的愛孩子並不是溺愛。無條件的愛的是孩子,而不是事。

但是如果孩子做了錯事,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的做事做錯了。但是我們還是愛他們的。


家庭教育中,培養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這四個關鍵方向


五,正確的鼓勵讚揚孩子

不要只讀孩子說:你很棒

鼓勵要具體;

如果孩子拿勺子吃飯,你應該說你拿勺子越來越熟練了,真厲害。

最好一個前後對比。例如:你之前用勺子吃飯,灑的到處都是,現在都不傻了。越來越熟練。

這其實也是一個二級反饋原理。

你要給他人一個正面的反饋,孩子們與進步的動力才會越來越大。


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蘇格拉底


小黃豆繪本館,專注研究兒童心理及早教領域,英文繪本分享,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

歡迎轉發,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