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蔣勳先生的視頻談唐詩,唐人和今人的生活相比,哪個更有詩意

聽蔣勳先生的視頻講座,是很容易讓人入迷的。

  蔣勳先生精通詩詞、繪畫、美學、哲學等等,他將古今中西文化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娓娓而談,如行雲流水。讓人聽得有趣,聽得舒服。

  ——是的,有趣,舒服!

  蔣先生的臉上始終流露著一種包容溫暖的笑,那笑是三月和風、惠風和暢,是“吹面不寒楊柳風”,能催開幼芽、能融化冰雪……

聽蔣勳先生的視頻談唐詩,唐人和今人的生活相比,哪個更有詩意

蔣勳先生照片,來自網絡

先生上臺,坐定,聽眾席上一片掌聲。他看了看前面的聽眾,微笑說,這次講課時間比較長,對面年輕的朋友,有誰願意給幾位年歲大的先生讓個座?

  細節,有時候更能體現一個人內在的修為。

  蔣先生從小深受傳統文化濡染,他骨子裡涵養著儒家的“仁”;他又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以慈悲為懷;他曾在西方遊學,注重紳士修養。這樣一箇中西文化“合璧”、學養超群的人物,當他帶著他那標誌性的笑容和你對面談笑風生時,你的心裡是不是有種被星光輝照的感覺呢?

  聽蔣先生講《|生活裡的唐詩》。

  一,用詩歌來處理交通事故:

  那時韓愈在京城裡做大官,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市長吧。有一次出行,轎子遇一個書生迎面相撞。隨從大怒,吆喝著要拿下。韓愈好奇,下轎詢問。

  書生說,只因小生剛才一心琢磨詩句了,不小心撞到了大人。

  韓愈立馬來了興致,就問,什麼詩句?說來聽聽。

  書生說,鳥宿池邊樹,僧推下月門。拿不準是用“推”好還是“敲”好?

  韓愈沉吟了一會兒,說,還是|“敲”更好些。

  兩人愉快地道了“後會有期”。一場官與民的“交通事故”就這樣詩情畫意地解決了。

  唐人真的好高雅,好有情趣呀!

聽蔣勳先生的視頻談唐詩,唐人和今人的生活相比,哪個更有詩意

蔣先生問,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一個市長和一個平民百姓撞了車,發生了交通事故,大家想想看會怎樣解決呢?

大家一時默然。不知該怎樣回答。

  是呀,當今社會,人們一味看重財富、物質,有多少人還會自覺追求唐朝人的那種高尚的、“詩意”人生呢?

那麼唯美,那麼華麗。那麼讓人心心念念嚮往之的大唐盛世呀。

  二,用詩歌來處理婚外情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

  這是一個已婚女子,面對愛慕她的異性時的情感糾結和委婉拒絕。用詞斟酌優美,理由充足、入情入理,給足了對方面子,同時也體現出主人公對愛情的忠貞和自身人格的魅力。

  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也是一種高素質、高情商、高明的堪稱完美的處理方式。令人欽佩不已,擊節讚賞。

  這些熟悉的典故和詩句,經蔣先生繪聲繪色講解一番,如撥雲見月、豁然開朗,原來唐詩裡竟有著這麼美的情境和意蘊呀。

聽蔣勳先生的視頻談唐詩,唐人和今人的生活相比,哪個更有詩意

不禁慨嘆:原來,繁盛的唐朝,瑰麗的唐詩,曾這樣耳濡目染、深入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裡。

那麼今天的我們,和古人比起來,在物質高度富足的同時,又缺少了些什麼呢?

  屬於|全民“入詩”的時代,離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遠了……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蔣老師精通美學,也是一個容易發現美的人。他說在天安門廣場,他曾經看見一個骨骼粗壯的農村婦女,她懷裡的孩子要吃奶,她就那樣蹲在地上、自然地解開懷喂孩子,喂完了,她將多餘的奶水灑在地上。

  我們普通人看到這樣的情景是不是會覺得很粗俗,心生厭惡?可蔣老師卻說,真美!

他說年輕的母親那樣自然樸素,樸素地和大地連在了一起。是一種真正的天人合一。因為大地也是母體呀。

蔣先生說,那個年輕的母親真美,甚至比T型臺上光鮮的模特還要美。

聽蔣勳先生的視頻談唐詩,唐人和今人的生活相比,哪個更有詩意

忽然想起一個故事。

一日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同在樹林中打坐。

東坡問:“你看我的坐姿像什麼?”

佛印看了他一眼道:“像是佛祖!”

東坡很是受用,看了一眼對方褐色的袈裟調侃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糞!”。

佛印微微一笑,依然道:“你像一尊佛。”

東坡大喜,以為自己贏了,回到家中告訴了弟弟。

弟弟想了想,搖頭道:“哥你輸了!佛家雲相由心生,佛印說你像佛說明他心中只有佛,而你說他像牛糞說明你心中只有牛糞啊!”。

  蘇東坡恍然大悟。

  原來,“佛的眼睛裡只有佛。”

原來,心懷大美的人,他的眼睛裡更容易發現美。

而蔣勳先生,應該就是那心懷大美的人吧。

  好了,還是接著聽蔣勳先生講|《生活裡的唐詩》吧,將生活滋養在詩歌裡,平常的日子便有了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