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祛火的藥你用對了嗎

在門診經常遇到感覺上火的患者,前來就診,或者在自行購買藥物,感覺不對症,前來諮詢。對自己得到“火”一片茫然,服藥更談不上正確。中醫對“火”的分型和治療是比較嚴謹的,需要辨證治療。

一、“祛火藥”在中藥學裡屬於清熱藥,是指凡以清洩裡熱為主要功效,常以治療裡熱證的藥物。一般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溼藥、清熱涼血藥和清虛熱藥五類。在辨證治療上,又分為八綱辨證(分實熱證和虛熱證)、衛氣營血辨證(氣分熱證、營血分熱證)、臟腑辨證。門診前來就診的患者多是以五臟的情況前來就診,在此以臟腑辨證清熱藥講解一下。

二、在臟腑辨證中分為肺火、肝膽火、心火、脾胃火、小腸火、大腸火、腎虛火。由於臟腑表裡關係,中藥功效的多重性,通常又把小腸火歸為心火,大腸火歸為肺火,下面一一作以介紹。

(一)、肺火又稱肺熱:

主症: 咳嗽、咳黃痰,伴有口乾、咽痛、便秘、尿赤、身熱或伴有喘息等症狀,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少津、脈滑數或細數。

1、中藥:

(1)、桑葉:

性味歸經:辛、苦、甘、寒,歸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肺,清肝明目

主治:用於肺熱或燥熱咳嗽。苦寒清洩肺熱,甘寒涼潤肺燥,用於肺熱、燥熱傷肺,咳嗽痰少,痰黃粘稠,或乾咳無痰,咽癢之證。燥熱咳嗽可配伍麥冬、川貝、沙參,梔子等清熱潤燥,如《溫病條辨》桑杏湯。肺熱咳嗽可配伍瓜蔞、黃芩、梔子等,如清金化痰湯。

用法用量:煎服,或泡茶飲,蜜炙有增強潤肺止咳之功,宜用肺燥咳嗽證。

現代醫學研究:桑葉煎劑對金黃色葡糖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及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作用,還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那些祛火的藥你用對了嗎


(2)、黃芩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脾、胃、肝、膽、大腸、膀胱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用於肺熱咳嗽及外感熱病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或氣分壯熱之證。本品最善清肺火,尤常用於肺熱壅遏,咳嗽黃痰、痰多,咽痛,舌苔黃膩或薄黃膩,如《丹溪心法》中的清金丸,可與枇杷葉、瓜蔞、竹茹等聯合應用,增強療效。

用法用量:煎服,生用清熱燥溼,炒用止血、安胎。

現代醫學研究:

煎劑對細菌有很強的抑菌作用,並有解熱、降血壓、鎮靜、利膽、保肝、抗氧化、降低膽固醇作用。

具有祛肺火的中藥還有:川貝母、浙貝母、瓜蔞、竹茹、枇杷葉、天竺黃、竹瀝、海浮石、魚腥草、馬勃、金蕎麥等,兼有止咳化痰之功。

2、中成藥有:清肺抑火片、羚羊清肺丸、清肺化痰丸、清肺十八味丸、清肺消炎丸、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

(二)、肝火:

主症:面紅目赤、急躁易怒、頭暈頭痛、脅痛、口乾口苦、吐血、咯血、不寐、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等。

1、中藥

龍膽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膽、胃、膀胱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肝膽火

主治:用於肝膽熱盛諸症。本品清肝膽實火力強,可用於肝火上炎頭痛頭暈、目赤耳腫、脅痛口苦等症。可與梔子、黃芩、夏枯草合用,清瀉肝膽實火,如龍膽瀉肝湯。

用法用量:煎服,外用適量。

現代醫學研究:龍膽草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菌作用。

具有清肝火的中藥有:青黛、梔子、野菊花、熊膽、夏枯草、黃芩、茵陳、秦皮、密蒙花、青箱子、谷精草、決明子等。

那些祛火的藥你用對了嗎


2、中成藥:龍膽瀉肝丸、黃連上清片、丹梔逍遙丸等。

(三)、胃火:

主症: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飢、便秘、煩熱、口渴、頤腫、面赤,舌紅或幹,少苔或薄黃苔,脈數。

1、中藥:

黃連: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胃、大腸、肝、膽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主治:用於心胃二經實熱證見長,胃中積熱,牙齦腫痛,消谷散飢,胃中反酸灼熱等症,常用大黃、黃芩、石膏等合用,治療胃熱,如《金匱要略》瀉心湯。

用法用量:煎服,生用瀉火力強,炒用降低苦寒之性,薑汁炙多用清胃止嘔。酒炙多用於上焦熱證。

現代醫學研究:黃連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尤強,對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降壓、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作用。

具有清胃熱作用的中藥有:黃芩、石膏、蒲公英、大黃、梔子、蘆根、天花粉等。

2、中成藥:清胃黃連丸、牛黃清胃丸、梔子金花丸、胃熱清膠囊等

那些祛火的藥你用對了嗎


(四)、心火:

主症:發熱,口渴,心煩,失眠,便秘,或口舌生瘡、潰爛疼痛,或見吐血、衄血;或見狂躁譫語、神識不清。或見小便短赤、灼熱澀痛,面紅,舌尖紅絳,苔黃,脈數有力。

1、中藥:

蓮子心: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腎經。

功效:清心安神,澀精,止血。

主治: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腎不交,失眠遺精;血熱吐衄。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煎服或泡茶飲。

現代醫學研究:降血脂、止血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保護肝肺腎、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等功效。

具有清心火的中藥有:淡竹葉、黃連、燈芯草、梔子、大黃等。

2、中成藥:牛黃清心丸、導赤丸、硃砂安神丸、牛黃上清丸、安宮牛黃丸等。

(五)、腎陰虛火旺:

主症:腰膝痠軟,口乾咽乾,兩顴潮紅,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烘然汗出,女子月經量少、閉經、不孕,月經先期,男子精子不液化,陽強、不育,舌淡紅或嫩,苔少或薄黃。

1、中藥:

黃柏: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膽、大腸、胃、腎、膀胱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退虛熱。

主治:用於陰虛火旺證。治療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等症,常與知母、地骨皮、銀柴胡聯合應用。如《醫宗金鑑》知柏地黃丸。

用法用量:煎服,外用適量。

現代醫學研究: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皮膚真菌、鉤端螺旋體、陰道毛滴蟲病、乙肝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具有降壓、降血糖、抗潰瘍作用。

具有滋腎陰祛相火作用的中藥有:知母、透骨草、銀柴胡、白薇、胡黃連、鱉甲等。

那些祛火的藥你用對了嗎


1、中成藥: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河車大造丸、大補陰丸、歸芍地黃丸等。

三、以上對“祛火”藥,以臟腑辨證選擇用,做了一下介紹。為合理選擇用藥,建議以下幾點:

1、一定要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擇用藥,要對證用藥,效果更好。

2、功效相同的中成藥不聯合用藥,在辨證的基礎上能用一種不用兩種。

3、兩種中成藥成分重複過多者,建議不聯合用藥,以免作用加強,傷及脾胃(苦性敗胃)。

4、祛火藥中病即止,火去正安,不可長久用藥,傷及脾胃及正氣。#開往春天新創作大賽# #我的冬日門診#

#健康科普大賽# #我為中醫藥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