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筷子

前段時間的DG辱華事件發生後突然就想去了解一下筷子,這個我們從小到大都在用的東西,是和那個設計師說的一樣無用嗎?而我們又真的完全瞭解這個“古物”嗎?

“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這首將筷子擬人化的詩出自詩人朱淑貞的《詠箸》。

筷子又稱作“箸”,古籍《韓非子·喻老》中曾記載過:“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是商代末期的君王,那麼可以認為,我國史料記載的用筷子歷史已有3000多年。

民間有許多關於筷子的傳說,比如姜子牙受神鳥啟發每餐都以兩根絲竹當作筷子進食;妲己為了討紂王的歡心用自己頭上的兩根玉簪作筷,由此打造了玉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總是以樹枝、細竹從熱鍋中撈取熱食,久而久之手下的人都紛紛效仿,就漸漸形成了筷子的雛形……但其實筷子的誕生應當是眾多人民智慧的集結,它可能經歷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演變,才成為今天我們所用的樣子並廣泛使用。

許多人都知道筷子是拿來吃飯的,但其實它還有其他深層的意寓。一雙筷子呢意寓著成雙成對,十雙筷子則是象徵著十全十美。在新人結婚時送上筷子有“天長地久”“早生貴子”的含義;送給在熱戀中的情侶又含有“成雙成對,永不分離”的美好願望;送給朋友則是意寓著“平等友愛,友誼地久天長”;送給師長則代表了“為人正直,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送給孩子就是願他“快長,快長”;如果是拿來送給外國朋友,那更是代表著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之深厚……

但可千萬別小看這兩根“棍子”,運用起來還是十分有講究的。首先在拿的姿勢上,應右手執筷,再用你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筷子的上端,這時應是大拇指在食指上方,剩下三根手指托住筷身,將兩根筷子對齊,便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張合以夾住東西。

對於從小就練習用筷子吃飯的我們來說,運用好筷子並不是難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將它很好的運用的。對一些外國的朋友來說,如果沒有掌握技巧和勤加練習的話,不僅顯得很笨拙而且還不能夠夾住菜,那麼他們就該多鑽研下了,畢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樣東西都有著自己的文化背景,筷子也是一樣,它看起來雖然不起眼,但它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如果連小小的筷子都無法運用的好,又有什麼資格來評論中華文化不好呢?

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精華和糟粕的地方,你可以提出你的看法,前提是在真正理解了人家的文化背景下,並且要尊重別人國家的民族文化,和睦相處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不平凡的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