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文|抹茶媽媽

說起“過敏性體質”,相信有些家長並不是很瞭解,但有的家長卻一聽就“抓狂”。“抓狂”的家長一定是因為家裡有一個“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甚至已經被由此引起的病症“折磨”了很多年。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患有溼疹,一開始家裡人說是給“捂”起來的,也試過各種“藥膏”、“土方”,但總是反反覆覆,不能根除。

直到有年秋天,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她嘴唇周圍的皮膚開始紅腫眼睛也幹癢發紅,還經常性地打噴嚏,去了醫院,醫生問:“孩子是不是過敏性體質?”

我一聽就懵了,什麼是“過敏性體質”?孩子的一系列症狀跟這個有關係嗎?回來後我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才知道包括之前的溼疹,女兒的所有表現都和“過敏性體質”引起的常見病症相符。

至此,我們全家展開了與“過敏性體質”這一妖魔的長期作戰,也得出了不少“戰鬥經驗”,想分享給家裡有同樣情況寶貝的家長們,希望大家能少走彎路,少踩坑。

什麼是“過敏性體質”?

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是“一般是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得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稱之為“過敏性體質”。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可發生各種不同的過敏反應及過敏性疾病。”
 

看看這個定義,“找不到發病原因”、“各種不同的反應及疾病”,光是這幾個詞就讓家長頭疼。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對很多父母來說,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是“過敏性體質”沒有那麼簡單。因為“過敏性體質”表現出的病症很容易和一些常見病混淆,如長時間的感冒、咳嗽、細菌感染的結膜炎等。

很多家長都是後知後覺,在給孩子按照常見病用藥治療一段時間或者病症反覆發作時,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是“過敏性體質”。

有細心的網友為家長們提供了幾個簡單的特徵幫助加以區別:

 1.皮膚溼疹,經常身上癢、長疙瘩。
 2.經常揉眼睛、摳鼻孔、流鼻涕、打噴嚏。
 3.孩子下瞼有青眼圈。
 4.哭的時候眉毛部位發紅。
 5.多汗、多動、夜驚、易感冒。
 6.較劇烈活動後,孩子會咳嗽。
 7.走路或上樓梯的時候不願意走,因為容易氣喘。
 8.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有過敏史。

如果孩子有多項以上的情況,家長就應該考慮孩子很可能就是“過敏性體質”了。

造成“過敏性體質”的原因有哪些?

家長們一旦確認自己的孩子是“過敏性體質”,第一反應往往是非常沮喪,然後可能去埋怨自己和家人,覺得孩子是因為疏於照顧才變成這樣,其實不是的。

造成“過敏性體質”的原因非常複雜,一方面可能是來自於父母遺傳,另一方面與飲食、塵蟎以及日益惡劣的空氣汙染等環境因素都有關係。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一份關於“北京24節氣”過敏性鼻炎發病高峰的數據表顯示,過敏性鼻炎的致敏源有花粉、塵蟎、動物毛、黴菌、食品等,且在24節氣中的“白露”前後發病率較高。

雖然造成“過敏性體質”的因素很多,但家長們也不需要過分緊張。因為就算是“過敏性體質”,也不是不治之症,雖然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更多“麻煩”,但是哪個孩子不是“磕磕碰碰”長大的呢?

只要放鬆身心、方法得當,這些“麻煩”也可以很好地化解,並且不會對孩子日後的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家長們沒有必要,也不應該給自己和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這樣反而不利於身體的康復。

“過敏性體質”會引起哪些病症?

就兒童過敏來說,常見病症有食物過敏、特異性皮炎、過敏性鼻炎、結膜炎、哮喘等。

關於“過敏性體質”引起的病症,我和女兒在一路“升級打怪”中總結出幾個容易誤解或需要重視的要點:

1、“溼疹”不可治癒

以溼疹為代表的過敏性皮炎是伴隨女兒時間最長的過敏性反應,期間我們也想了無數種方法,但往往每次只能維持一段時間的效果。

用來治療溼疹的外用藥大多是含有激素的,因為擔心副作用我很少給她用,為此家人還經常埋怨我最初給孩子耽誤了治療。

看著女兒經常因為溼疹的緣故渾身抓撓,甚至晚上也無法安然入睡,我常常憤憤地想:“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後來,我在《育兒百科》一書中看到這樣的結論:

世界各國的兒科醫生一致同意在營養法中明確指出溼疹是不可治癒的,要學會與它長期“和平共處”。另外除患有溼疹外,還有肺內積痰,被稱作“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孩子,殘留某種程度的溼疹,好像成了防止“哮喘”的安全閥。

看到這我終於釋然了,原來“溼疹”是不可治癒的!並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一定的溼疹還可以保護孩子發展成更為嚴重的“哮喘”。

簡單的一句話,幫我釋放了長久以來因為孩子溼疹帶來的壓力。從此我不再把它“當回事”,只是在孩子難受的時候想辦法幫她緩解,也儘量減輕她的心理負擔。

2、區分“過敏性結膜炎”和“細菌引起”的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經常與細菌引起的結膜炎相混淆,也就是傳統中說的“紅眼病”,所以有的家長往往一看到孩子眼睛紅了,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得了“紅眼病”,會傳染。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其實不然,過敏性結膜炎也是過敏性反應中的一種,致敏源多數是空氣中的汙染物、灰塵、花粉,還有家中的塵蟎或小動物的毛髮等,家長應該首先帶孩子去醫院確診,再給孩子選擇眼藥水等治療手段,千萬不要盲目用藥

有段時間女兒得了細菌感染的結膜炎,好了之後沒隔多長時間眼睛又紅了,我想當然地以為她又是同樣的問題,本來想直接去藥房買藥,但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帶她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這次醫生確診是“過敏性結膜炎”。

醫生說如果覺得沒有大問題可以選擇不用藥,我果斷地選擇了帶女兒回家,沒過幾天她就自然痊癒了。用來治療細菌感染的結膜炎的眼藥水,孩子用多了會有得青光眼的危險,家長一定要謹慎用藥。

另外過敏性結膜炎是不傳染的,孩子可以去上學,學校如果有擔心的話,家長可以給老師看孩子的診斷說明,不要因此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生活。

3、過敏性鼻炎是其他過敏性疾病的“導火索”

按照“過敏性體質”引起的病症病程來看,上小學左右的孩子可能會出現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如持續性的鼻癢、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這一病症看似不是很嚴重,跟普通感冒類似,但是它重在“持續”二字,患者會不停地出現這些症狀,而且這種疾病如果不加控制,可以一直延續到成年,甚至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婚戀生活。

網上就有人痛斥這種“磨人”的疾病:“鼻子都要揪爛了”“慘無人道”!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另外,有數據顯示:

“過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患病率為20%~40%。大大高於正常人群的2%~5%,過敏性鼻炎患者發生哮喘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8~20倍。”

如果對過敏性鼻炎不加以重視的話,則很有可能發展為哮喘

女兒幾次因為過敏症狀去醫院就診,醫生都會首先問“有沒有鼻炎?”可見這個過敏性鼻炎不容小覷,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其他過敏性疾病的“導火索”。

4、“哮喘”要帶孩子進行正規治療

哮喘,應該是“過敏性體質”孩子家長最擔心發生的疾病之一了,因為其他的幾種病症還只是“磨人”,而哮喘發作起來卻可能“要命”

通過一些影視劇作品也可以看到,一些哮喘病人需要常年隨身備藥,如果犯病時“噴劑”不在身邊或者沒有人能幫忙,就可能會窒息死亡。這也是家長們最擔憂的。

又到過敏高發季節,讓父母抓狂的“過敏性體質”究竟是何方妖魔?

所以一旦確診為“哮喘”,家長就應帶孩子進行正規的治療

目前,醫學界提出了一個新的醫學診斷名稱,即“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也稱為過敏綜合症。

這一概念認為小兒過敏綜合症的病情分為三個階段:①單純過敏性鼻炎,不伴氣道高反應性也無哮喘;②過敏性鼻炎伴有氣道高反應性,但無哮喘症狀;③過敏性鼻炎伴有哮喘和氣道高反應性。
 

家長可以隨時觀察孩子的病程反應,一旦發現有哮喘症狀,要帶孩子及時就醫,進行正規治療,以免貽誤時機。

每一個“過敏性”體質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更多小“麻煩”, 每一位背後的家長都要付出更多精力和心血,相信每一份付出和愛都會化為孩子成長的養分和動力!

部分圖片、資料來自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抹茶媽媽,致力於陪伴孩子“快樂成長”,願與你分享育兒路上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