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黄国范:执着的信念让他踏上了致富路

【黑龙江旅游食品网】(白铭波 郎明阁 高伟)天才蒙蒙亮,呼兰区康金街道杨木村的田间小路上一个身影缓缓走来,他拿着农具,唱着经典老歌,嘹亮坚定、催人奋进的歌声,仿佛要唱醒天边的朝阳,唱暖春寒料峭的大地。他,就是康金街道杨木村的脱贫奋进人——黄国范。

呼兰区黄国范:执着的信念让他踏上了致富路


黄国范出生在一个淳朴而清贫的农民家庭,幼时的他聪明活泼、调皮好动,是人见人夸的好孩子。贫苦一生的父母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憧憬,然而厄运总是“眷顾”对生活有着美好向往的人。7岁那年的一场疾病,让黄国范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从此再也无法正常行走。

身上的病痛和心灵的创伤无疑给黄国范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坚强的他没有自暴自弃,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勇敢创造奇迹。他热爱读书,勤奋好学、乐观进取,在有限的教育条件下,仍坚持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这在一个偏僻乡村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

“也许,我一辈子也走不出家乡的小村庄,没办法看看外面大城市的生活,但是书本能给我讲世界各地的故事。身虽穷但心不能穷,我始终坚信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黄国范说。言为心声,正是心中那份执着的信念,让黄国范始终没有放弃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精神财富,更让他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20岁那年,经同乡介绍,黄国范结识了外村姑娘郑永华。三岁那年的一次意外,让郑永华的右胳膊被严重烧伤导致截肢,虽然身有残疾,但她的善良乐观还是深深吸引了黄国范,两个同样勇敢坚强、命运坎坷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组建了家庭。

婚后的生活甜蜜而平静,黄国范精心经营着自己的7亩土地,农闲时还去村上饭店兼职厨师补贴家用;妻子郑永华勤快干净,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然而,仅靠不多的土地和黄国范一个人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着一个家庭的全部支出显然是入不敷出的。求医问药、赡养老人,处处需要用钱,让这个小家庭的生活捉襟见肘,随着儿子的降生,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和贫寒的小家,黄国范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但身体的病痛让他无能为力,“脱贫致富”四个字对这对残疾夫妇来说就像天边一般遥远。

2016年,国家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暖了呼兰这片土地,吹到了黄国范所在的杨木村。经过民主评议,黄国范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街道、村、帮扶单位、包扶责任人等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黄国范一家都办理了医保,再也不用为看病犯难了。不仅如此,呼兰区康金街道还因地制宜,制定实施了产业扶贫措施,变“输血”为“造血”,鼓励全村贫困户带地入股金山农机合作社,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黄国范也成了其中的受益者,和同村的贫困户每年都可以领到1000元的分红款。

在区残联和亲友的帮助下,黄国范夫妻俩又购买了两头小牛犊,村干部和金山合作社的领导知道后,无偿给夫妻俩提供秸秆饲料,包扶负责人还免费送来畜牧盐。经过细心照顾和饲养,两头小牛慢慢地繁殖到了7头。

“今年,我儿子也进城打工了,一年能挣1万来块;我们夫妻俩种地、分红加养殖,一年也赚1万来块。等到明年,我家牛就能出栏了,到时候我又能增加一笔收入,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说起脱贫致富好政策和现在的好日子,黄国范的喜悦溢于言表。

正如黄国范所言,被贫穷困扰了大半生的他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了好政策。虽然他和妻子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但身体的障碍绝不会成为他们走向幸福的阻隔,他们正迎着梦想,迈着坚实的脚步走在致富路上。中国梦、致富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