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育是不是正在让孩子变成“粪青”

“粪青”和“愤青”常常被联系起来说。

如果说“愤青”始于义愤,只是思想上有所偏执,“粪青”则陷于愚蠢,困于精神上的污浊。

思想偏执者,至少有思想,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拓展思想的宽度,在辩证思考中走出牛角尖,慢慢理性起来。

精神污浊者,享受语言暴力的快感,以满嘴胡说八道为荣,说话完全不过脑子,没有底线意识,不懂是非曲直,在搞臭世界的同时将自己搞臭而不自知。

所以,“粪青”和“愤青”根本上不同道。“愤青”源于正义的追求,是积极中的偏向。“粪青”源于道德上的沦陷,是颓废中的恶劣。有些“愤青”只有偏执的正义感却没有独立思考,也容易堕落成“粪青”。

在抗疫期间对着“李文亮仍在抢救”飙脏话,说“如果我有医生朋友在武汉一线,我会希望他们临阵脱逃”,这是“粪青”;在世界疫情泛滥时挂出横幅“热烈祝贺美国疫情,祝小日本疫帆风顺长长久久”,这也是“粪青”。

一个人不幸成为了“粪青”,还有没有可能从粪坑中爬出来,洗净污垢,这个难说。但一个人是如何成为“粪青”的,却有迹可循,天下父母和为师者要引起警觉。



●道德与理性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种看不见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巨大,一个是道德教育,一个是理性教育。

从分数至上的功利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道德很虚无,于是把道德教育活生生整成了虚伪教育。

“只要成绩好,你就可以肆无忌惮”。这是一位重点中学名师在家长会上的宣言。

“你在学习上用心就行,别的不要你管。”这是无数家长正在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分数是最重要的事儿,其它的,应付一下就行了。

于是以为道德教育就是教孩子听话懂事,见到老师敬礼,看到长辈打招呼,却不知道有些孩子在敷衍,背后正滋生对仪式的误解,正在将很多美好的仪式理解成形式主义而心生抵制。

于是以为道德教育就是上完《道德与法制》课本,再来一张考卷检测学习效果,却不知道有些孩子正困惑于生活体验与课本内容的冲突,正在将书上所学与生活所为下意识地割裂。

于是以为道德教育就是教孩子不偷不抢,却不知即便不主动侵犯别人,精致的利己主义也往往因为蝇头小利而失去常识判断,祸国殃民、害人害己却还洋洋得意。

根本不理会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没有“审”的能力,哪能识别“美”的内涵?不能识别的美,即便拥有了,也是浮于表面,脆弱不堪,一击即垮。

理性教育更是难觅踪迹。

培养人文的理性,最重要的方式莫过于写作文,因为写作文要写生活体验,写自然现象,写社会伦理,要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进行思考分析,进行逻辑架构,进行审美判断。但是,你现在放眼去看,从线下到线上,用大量资金进行暴力推广强塞进家长视野里的,都是格式化、套路化、模式化、技巧化,生搬硬套、假话连篇、胡言乱语,配上北大、清华、北师大之类的名师光环,用“快速高效”的谎言攻城掠地,热闹非凡。

于是认为“主题假大空的正确”就是作文高分的秘诀,“无病呻吟”就是语言优美的秘方,“僵化套用”就是写作技巧。这已经完全偏离了作文之道,偏离了高分之术,偏离了实力训练的方向,长久下去,在作文中写假话、写蠢话,将成为常态。

而对应的是有些家长的配合。

“能把眼前的作文分数提高一点点,那就是有效的。”在功利心驱使下,这种短视的有效论往往成为让孩子接受这种“反智教育”的有力借口。拔苗助长不是真的长了,是对苗的摧残;饮鸩止渴虽然灌下了一口液体,却可以要了你的命。只顾眼前对付,不仅不能真实提高成绩,还因为对付的心理,给孩子埋下了愚蠢的伏笔,——绝大部分的愚蠢,都是不肯深入思考、只想应付差事的过程中慢慢积攒起来的。

有些成绩不错的学生突然持刀伤人,可能每个突然的背后都有大量反智的“提分教育”的灌输。提分没有错,但用“反智”的方式提分,就是愚蠢的教育。

有些荣誉加身的优师名师,突然爆出殴打学生、猥亵学生,可能每个突然的背后都有大量应付差事、欺上瞒下的细节叠加,才渐渐迷失自我,陷入愚蠢,变得狂妄无知。

失去道德与理性的陪护,愚蠢几乎无法避免。



●权威压制

还有一种把孩子往愚蠢里逼的教育方式:权威压制。

“老师教了几十年书了还能错?不想听就滚出我的教室!”

“就这样做,把题目解出来就行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老子讲你两句还回嘴?要反了天了你!”

这样教育孩子的人,还常常特别热衷于对孩子的语言暴力,“猪脑子”、“蠢货”之类责骂羞辱是家常便饭。

持这种教育方式的人还会搬出古训来做依据,讲古代师道尊严、父权至上,还不是出了那么多人才?却从来不想为师不仁、为老不尊是多大的缺德,也从来不想从古到今,正是因为人才太少,愚蠢者太多,所以我们的历史悲剧总是驴拉磨式地重复上演。

有些因为压制而导致严重伤害孩子身心的问题,一旦被揭露出来,还常常以“出发点是好的”来混淆是非,很多时候,这种愚蠢的辩解术居然也可以获得很多支持的声音。当愚蠢获得支持,世道就容易变得疯狂。

智慧从思辨中来,不从奴役中来。孩子还没有足够的理性来自我调整,压制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如果盲目对抗,则两败俱伤;如果战战兢兢,则自卑懦弱。一旦脱离了压制,或者脱缰撒野,或者迷茫无知,都很容易陷入颓废,其中一部分人就用“粪青”的方式释放满满的压制欲。



●溺爱无度

还有一种把孩子往愚蠢里逼的教育方式:溺爱无度。

除了常见的物质上无原则无限度的满足,还有些溺爱是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的:

“我的孩子犯了错,我可以打可以骂,轮不到你来教育!”

“他还是个小孩子,你这个大人怎么能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呢!”

“我的孩子正在学习,家里所有人都不准发出任何声音!”

在父母的这种“强有力的保护”下,孩子很容易对生活常态发生误判。孩子是你生你养的,但他终将属于社会。你的规则与社会规则一致时,他读懂了你的规则,就可以顺顺当当去适应社会;如果你的规则与社会规则冲突甚至背逆,他先接受了你的规则,再面对社会规则时就很困惑,而社会不会因为他不懂规则就网开一面,这样的他,多半会觉得自己所遭受的不公,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不公。若因悲愤而成为“粪青”,不仅可悲,还很可怕。

看见你的孩子犯错了,愿意对他教育的人,是有一颗善良的心。

看见你的孩子行为不当,愿意跟他计较的人,是在教他认识规则。

孩子的学习很重要,家人正常的日常生活也很重要,得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不能因为他要学习他就是老大。

不思考会变得愚蠢。基于错误的逻辑进行思考,可能会变得更愚蠢。

我之前写的几篇小文中,有些“名师优师”把糟糕的句子当好词好句来推送,就是因为他们陷在错误的逻辑里,偏离了作文之道,才在语言的基本审美上变得越来越愚蠢。



“粪青”的养成,不是取决于一两次的错误教育,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

“粪青”的可悲在于,自己已经臭不可闻却还不知其臭,以臭为香,以污为美。他们不会独立思考,所以有时喜欢成群结队,这时如果你不愿同流合污,他们就会鄙视你、糟践你、伤害你,直到把你搞臭为止。他们甚至崇尚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忘年,能在历史上留名就好。

一个社会如果“粪青”多了,教育也脱不了干系。教育的事,如果仅用当下功利的鲜花来布置展台,不久之后,这展台就会布满鲜花的尸体,散发出腐烂的粪臭。


你的教育是不是正在让孩子变成“粪青”

练字日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