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我的工廠歲月

作者:葉藍

追憶我的工廠歲月

一個人,無論生活在任何地方,生命之中一定會有許多東西,值得追憶!也許是經歷過風雨後的成熟,也許是為人父母后的記憶。其實,人要活得快樂一些,也要快樂地活著!

那是2005年5月份的一個下午,我從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拿著“調令”,走進了廠子生產七部的辦公室,開始了我的工廠生活!

工廠的生活,讓作息變得規律,準時上班,成為我一種雷打不散的習慣!不知不覺中融入工廠和車間的大家庭,像春天田野裡的麥苗快樂地生長著,期待著一場轟轟烈烈的豐收。如果說,廠子是一湖水,我就曾是那湖水中不曾乾涸的一滴。

每天進廠第一件事,就是去厂部辦公室簽到,說明你安安全全到廠裡了,可以去自已崗位上工作;下班也要簽名的,全體員工,無一例外。其實,這也是工廠一個嚴格的管理制度。

我工作的地方,主要設備以六臺大型空壓機為主,專門供應生產七、八部制瓶工段的正常氣壓。高大的廠房裡,每班兩個人,七個人三班倒換,白天包括班長三個人。由於廠房內氣溫偏高,去生產四、五部的鍋爐房打一壺開水,就成了每日上班前的一項必備內容!

每次,我喜歡在四部生產工段門口,看那吹瓶的製作工藝,火紅的玻璃水液,流入制瓶模具中,高壓汽針迅速吹大成瓶,然後由機械手飛快地倒轉夾走。這是多麼魔幻的事啊,一瞬間,由玻璃水液變成了瓶子。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從熔化工段到制瓶工段第一個工序,也是最關鍵、技術要求較高的一個工序。

工廠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應該是下班以後的義務勞動。那時最東邊的十三、十四部正在修建,接到人力資源部的通知,廠辦安排所有的員工扛著鐵鍬、掃把等工具,浩浩蕩蕩從廠門口直到勞動地點,一路又說又笑,真的有點去參加農業社生產隊勞動的味道,時刻精神飽滿,為了企業,似乎永遠有使不完的勁!廠裡的每一位員工,都是平凡而可愛的人!

一場熱火朝天的勞動很快就開始了,生產部長安排男員工清理場地,女員工負責打掃衛生。“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六月的烈日,無情地抽打著這群渭北平原上漢子的脊樑,一滴滴汗水,不住地往下流!北邊水利渠上邊,坡子村、第一村、高禮村收完麥子的田地裡,殘留下來的麥茬在太陽下泛著金光,與綠萌相伴的村子,好似一幅優美的鄉村油畫,讓人百看不厭!

大約一個小時後,黑胖的部長下令,大家休息一下!大家開始歡呼時,拉包組的老呂就會吼幾句“祖籍陝西韓城縣……”這時,有的員工會十分好奇地問部長,新建廠區的這裡是幹什麼的,那裡又是幹什麼的。部長會憑著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始終微笑著,如數家珍一樣,細細地說道。

在那段時光裡,工廠的生活、工作之餘,我用絕大多數時間開始試著寫作,好多散文、詩歌發表在企業的內部刊物上,得到了許多員工的認可!其中一部劇本還發給陝西電視臺的《百家碎戲》節目,得到了編輯老師的支持與鼓勵!

一天早上,我去打水時,在廠門口遇到了八部爐化工段的小杜。

“哎,你最近在刊物上寫文章了嗎?”她說著,便伸出手戳了一下我的額頭,“很有才華的嘛!”

“嗯嗯……”我面紅耳赤地笑了笑。

小杜還喋喋不休地說了些鼓勵的話,似乎不肯放我走……

追憶我的工廠歲月

每次,經過千渭星城,總會回想起那段工廠時光。

每次,走進周原鎮那條熟悉的街道,總會忍不住向那昔日熱鬧非凡的工廠多看一眼!

也許,我的心,還在這家廠子裡,至少我為曾經是這家廠子的一員而驕傲!

追憶我的工廠歲月

關於作者

作者:葉藍,寶雞市陳倉區周原鎮有禮村人,暫居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自幼喜歡文學,願用樸實的語言描繪多彩的生活。

本文由葉藍原創,並在微信公眾號【千渭之匯】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