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工一個需求爆發增長而又亟待規範的行業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親情,患者住院期間陪護患者是一種表達親情的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人口增加,同時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各大醫院的護理人員相對不足,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需求增加,護工作為一種 新型的職業應運而生,護工已然成為醫院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醫院護工一個需求爆發增長而又亟待規範的行業


絕大多數患者家屬難夜以繼日地陪護,只得僱請護工來照顧病人。相關調查表明,因親人工作太忙或其他原因不能陪伴時,患者希望醫院能提供職業陪護的佔74.1%,而希望陪護人員經過一定職業培訓、具有一定醫學常識、持有培訓證的高達84%,被調查的患者中,認為醫院有必要提供專職陪護服務的佔94.1%,這充分說明專職陪護已逐步被患者接受,將逐漸成為陪護的主力軍。

歷來都有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說法,雖然不見得那麼確切,但也足以說明護理對病人的重要性,這次的新冠肺炎期間很多到武漢的專家都強調醫護人員和病人溝通和細心護理的重要性,能確確實實提高患者信心和康復的進程。因為人在生病的時候精神是最脆弱的,這時候更需要人關心和細心的護理。這些工作在疫情期間由醫護人員實施,而平時更多的是醫院的護工來完成,所以護工和其他的家政人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對於護工來說應該存在更高的要求。

醫院護工一個需求爆發增長而又亟待規範的行業


醫院的護工一般負責患者的生活護理和部分基礎護理工作,觀察病人日常狀況,有異常情況及時聯繫護士和醫務人員, 應接患者呼喚,協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進食,起床活動、遞送便器,收集、送出臨時化驗標本,承擔病房清潔及患者的臉盆、痰孟、 便器的清潔消毒及其他外送患者工作,有的還要協助和醫務人員溝通跟病人按摩等等工作。需要護工要有愛心、有很強的責任心同時要具備必要的專業護理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然而現實情況卻差強人意,有人做過調查, 護工 的學歷 、人員 構成 、參加 培訓 情 況 , 護工整體的素質不高,其中學歷為初 中及 以下的 佔88.7%,來自農村的佔53.7%。成員構成複雜,做護 工之前職業分佈中,務農 比例最高,佔48.5%,企業職 工佔 10.5%,個體經商佔6.1%,其他佔 34.9%。護工 崗前培訓不理想 ,未參加任何崗前培訓的佔52.4%,參 加 崗前培訓 的佔 47.6% ,參 加 崗前培 訓 的平 均 時間為 14.7天。普遍來說文化程度不高,對醫院感染知識比較缺乏,平均知曉率為 4 3 . 8%,醫療 廢物正確處置知曉率為 7 0 . 8%,六步洗手法知曉率為 6 . 9%, 4 3 . 1%的護工知道接觸血液、體液要戴手套,對針刺傷的正確處理知曉率為 2 7 . 8%。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現在的情況很能達到醫院和病人家屬對護工的實際需求,而且有些醫院還存在一個護工同時護理多個病人的情況,護工和患者接觸機會較多,護工經常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洩物,那麼護工的管理就是預防醫院交叉感染中的一個環節,也是醫院管理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無醫學知識背景的護工進行越位操作極易導致護理缺陷乃至醫療事故的發生。大多數護工非本地戶口,流動性很大,很多醫院對護工缺乏統一規範的管理,對護工的約束力較弱。並沒有從緊急搶救、日常護理、護理方式等方面進行綜合培訓,無法滿足不同患者對全方位護理的多樣化需求,而護工的工作方式極容易因技能不足,影響護工的工作情緒。護工的自我防護行為依從性普遍比較差,這與該群體的文化層次普遍較低,知識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對較差,法律知識及自我保護 意識薄弱,大多數未接受正規嚴格的培訓有關。

醫院護工一個需求爆發增長而又亟待規範的行業


目前醫院對護工的管理部門還不統一,有的由護理部統一管理,有的交給第三方,有的任由病人在家屬網上或者在家政公司自行解決,這樣沒有統一的標準,素質參差不齊也容易造成很多矛盾,所以經常發生護工和病人,護工和護工之間扯皮的現象。

針對目前狀況,要想滿足醫院的要求和市場需求,這一行業必須儘快進行規範,現在我國普遍來說醫務人員缺乏,規範護工隊伍還可以把醫務人員從尤其是護士從繁雜的護理事物中解放出來,讓她們用她們的知識和技能去照顧更多的病人。要對護工建立行業准入制度,規範培訓和管理,明確護工的職責,充分保護護工的正當權益,讓這個需求旺盛的行業能夠得到健康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