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固態硬盤叫大號U盤 有一種U盤其實就是SSD

有網友提問同等容量USB3.0接口U盤和移動硬盤有啥區別?作為移動存儲設備,二者除了形態差別明顯,更重要的是內部元件差異。

SSD移動硬盤和固態U盤才有可比性,二者可以採用相同的主控和閃存,比如慧榮SM2246XT主控,這類SSD其實就是大號U盤,2.5英寸盒子裡裝半高板子。

有一種固態硬盤叫大號U盤 有一種U盤其實就是SSD

某品牌WTG U盤讀寫速度超過400 MB/s,也使用了橋接芯片。

有一種固態硬盤叫大號U盤 有一種U盤其實就是SSD

半高SSD取消物理緩存顆粒,通過USB3.0易驅線一轉換就是移動硬盤。

奇客見過最好的固態U盤,採用SM2246EN主控+MLC閃存顆粒,USB3.1讀寫速度突破400MB/s,可與SATA SSD媲美,支持部署WTG系統並流暢運行。

①慧榮2246主控均可用在U盤或SSD產品上,其它U盤主控則達不到SSD速度標準,其它SSD主控也不會大材小用做成U盤。

②普通U盤是從主控芯片直接引出USB3.0接口,而移動硬盤則是通過橋接芯片轉換USB3.0接口。

③市售U盤一般用普通TLC閃存顆粒,高端產品才用MLC,顆粒分等級。SSD對顆粒質量要求更高,大牌都會用正片,但國產沒節操混用黑白片。

主控顆粒差別導致二者速度不同,很多U盤4K小文件讀寫異常緩慢,這方面慧榮SM3281主控好很多,而SSD主控SM2246就更快了。

奇客之前買的32G MLC U盤,讀寫速度達到330/75MB/s,4K測試也有15/6MB/s。相比之下銀燦主控U盤讀寫可輕鬆超過300MB/s,但4K測試不到1MB/s。

有一種固態硬盤叫大號U盤 有一種U盤其實就是SSD

32GB U盤能達到這個速度,可能是使用了雞血固件。

有一種固態硬盤叫大號U盤 有一種U盤其實就是SSD

上面是金士頓G3,下面是閃迪CZ73,後者主控閃存一體化,寫入速度僅16MB/s。

有一種固態硬盤叫大號U盤 有一種U盤其實就是SSD

TLC閃存高達96層堆疊,單顆容量可達500GB,用於U盤更省料,但速度並不穩。

最沒底線的是山寨U盤,用壞塊極多的閃存邊角料,甚至十年前幾十MB的顆粒擴容坑人,用上芯邦一芯等低端主控,讀寫速度巨慢,造假成本可能不到10塊錢。

至於500GB以上U盤和機械硬盤,因速度差距明顯容易區分,深入探討的意義不大,奇客就不展開了。

(以上第二、三張照片為奇客原創,其它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