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成就自我

讀書|思考|終身成長,成就自我


終身成長,成就自我

文/竺冰落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終身成長。但是我們如何來實現終身成長呢?我們可以從這本書找到答案。作者在這本書--《終身成長》中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那就是固定型和成長型。這體現出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而最後這本書教給我們的是:我們要擁有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成就更好的自我。

本書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傑出學者之一。她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她的著作《自我理論:它們如何影響動機、人格與發展》被世界教育聯誼會選為年度好書。她經常為《紐約客》《時代週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波士頓環球報》撰寫文章,也曾登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今天》和美國廣播公司的《20/20》等新聞節目。

1. 思維模式的含義

雖然我們從小在政治課上就學到:物質決定意識,但我們同樣也要認識到:意識具有反作用。所以,這本書首先就講的是不同的思維模式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首先是固定型思維。所謂固定型思維模式,即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變化發展著的,我們每個人不可能永遠和以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擁有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作為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用變化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我們對於未來、對於自己的人生能夠坦然處之,不管未來的人生會如何,也不管未來是好是壞,我們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步驟來好好生活。所以,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我們需要準確瞭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一種好的思維模式,應該強調對自我的瞭解以及對自我能力的發揮。

2. 思維模式的解析及應用

2.1思維模式的解析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會有成敗之分。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成功意味著拓展自己的能力範疇,意味著變得越來越聰明。文中也強調:思維模式,其實就是一種信念,它們是強有力的信念,但它們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意志的。所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要意識到:努力,並不意味著我們比別人笨。而努力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更好地享受生活,變得更聰明,更有才能。這個世界,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全才,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學習來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努力讓自己獲得長足的發展。雖然我們從中年到老年的過程會逐步退化,但是我們要相信:我們仍然是不斷進步的,只不過我們的進步會慢一點,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在不斷倒退。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的潛能,我們要相信努力的意義。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會有成功和失敗。但是一時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永遠不會成功,一時的成功也並不意味著我們永遠都不會失敗,所以我們要正確地看待成功和失敗。雖然失敗是一個痛苦的經歷,但失敗並不能對一個人的人生起決定作用。

我們要相信失敗只是一個需要我們去面對和解決並能夠從中學習的問題。但是,我們要把失敗與自己的懶惰區分開來。如果一個人總是偷懶、欺騙或者責備,那麼他的失敗是必然的。所以,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人生中的一切事情,我們要更好地瞭解自己。我們要相信: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成功。當然,這世界上可能會有一些天才,但是如果不經過後天的努力,那麼他終將一事無成。此外,我們要知道:一種思維模式,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有時候很容易就陷入不同的思維模式之中。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提升自我,成就屬於自我的精彩。

2.2思維模式的應用

這個世界總會有人成功,也會有人失敗。有人能夠成為冠軍,而有人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平凡之人。因此,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或許家喻戶曉,或許一文不名,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我們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成就自我。我們要用正確的觀念來理解成功與失敗。在一個領域中,何謂成功,何謂失敗。我們必須清楚:有時候,一個人得到更高的權勢、獲得更多的金錢,並不意味著他就是成功的。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要以滿足自己的需求為一切行動的前提。所以,我們要打造一種更好的思維模式,不要自怨自艾,而是努力讓自己不斷髮展,學會自我激勵。

在商業領域,存在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對於那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他們會覺得他們自己才是英雄,自己才是超級巨星,他們總覺得自己無懈可擊、不可戰勝,享有特權。但實際上,這樣的領導不會長久。因為這個社會的法則,不允許他們以這樣的方式來生存下去。因為他們不喜歡看到員工綻放光彩,他們想維護自己一直高高在上的地位,顯然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而言,他們會信任員工,會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我想:每一個領導人都需要摒棄固定型的思維模式,努力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這個世界擁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要相信:在企業內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有助於企業的長久發展。同時,時間能夠見證一切。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企業員工對其公司會擁有更積極的看法。這當然會帶來更好的成長,更好的結果,從而成就更好的企業,獲得不斷髮展的潛力。

在人際關係領域中,我們需要學會正確相處。書中說到,愛情中有兩種問題:一、如果你需要為此努力,說明它註定不屬於你;二、問題表明性格存在缺陷。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對於第一個問題,就是認為所有的事情都能夠自動發生,但是現實並非如此。我們要知道健康長久的兩性關係,它需要雙方的努力,需要雙方對彼此不可避免的差異進行磨合。還有一些人會認為在愛情中需要雙方心有靈犀,而且要對一切意見保持統一的態度,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但這完全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我們有什麼需求,我們就需要和對方講出來,而不是讓對方一味猜測。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我們的感受也會不同。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雙方需要努力,才能夠進行正確地溝通,需要努力才能發現並解決雙方不同的期望和想法。書中就說到到:

不是說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應該說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為雙方的關係而努力。對於第二個問題,認為問題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缺陷,但是書中也說到:這就好比任何偉大的成就不可能不經歷挫折一樣,所有良好的兩性關係也不可能避免衝突和問題。所以,我們應該用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來看待愛情中的問題。這世界也有不少人會覺得每一個人都是失敗者,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好男人,沒有好的伴侶,但是世界上並沒有不存在問題的候選人。那麼這當中的訣竅就是要了解對方的底線在哪裡,然後從這個點開始逐漸培養兩人的關係。在愛情中,戀愛的彼此不應該互相挑剔,互相指責,而應該互相幫助,應該幫助對方成就更好的自我。同時,我們也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我們不可以把認為伴侶有改變的潛力和認為伴侶一定會改變混為一談,因為改變的前提是你的伴侶必須想去改變,承諾要改變,而且會採取具體的行動去改變。所以,在愛情中,我們需要擁有成長型的思維模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戀愛中學會不斷成長。另外一個方面是朋友之間的友誼。書中就說到:
友誼,和伴侶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在友誼中有機會促進彼此成長,並互相肯定。這兩點都非常重要。朋友可以給予彼此智慧和勇氣,去做出促進成長的決定,朋友可以相互肯定彼此的優點,儘管對個人能力進行誇獎容易帶來風險。友誼,就如同所有的戀愛關係一樣,人們都想要正視自己,但這種需求有時會打破兩個人的平衡,讓關係走向錯誤的方向。所以,我們要用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來正確看待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們再來看看父母、老師、教練的角色。首先是父母和老師。他們對孩子的人生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會透露出某種信息,或關於成功,或關於失敗,而孩子們從中解讀信息。我們都想成為好的老師、好的父母,那麼我們就需要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也就是說,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行為,我們要把事情往積極的方向發展。對於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老師來說,就強調他們熱愛學習,而教學是他們學習的絕佳途徑。他們可以通過教學學習別人的思維方式,學習自己的教學內容,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對於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教練而言,就強調我們在教給別人基本技巧或者知識的同時,我們要給予學員自我調節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責備他們。我們需要充分準備,要全力付出,要一視同仁,要教育學員懂得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從而教出更好的學員。

此外,很多人可能對成長型思維模式有一些誤解。比如,很多人將他們身上某些他們喜歡的優點稱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又或者很多人認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只關乎努力,特別是去誇獎別人的努力,亦或者成長型思維模式等同於告訴孩子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但這都不是正確的。我認為,對於教育者而言,我們必須認真負起責任,來創建一個友好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環境。書中說到: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們不會害怕受到批評,他們知道我們相信他們有成長的潛力,知道我們會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學習。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茁壯成長,而不是去尋找他們不能成長的原因。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3.改變思維模式,成就更好的自我

只有改變思維模式,我們才能成就更好的自我。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當然,這世界也存在一些拒絕改變的人。比如,有一些人,他們存在特權意識或者否認現實無所謂。特權意識就是說這些都是我應得的。否認現實就是說我的生活很完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想並非這樣。因為這兩種錯誤就是很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世界不存在有什麼特權。我們的生活也不可能一直很完美。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確實如此。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問題,我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學會正確解決問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呢?這本書給出了答案。書中強調,想要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一共需要四步:

接受、觀察、命名、教育。首先是接受。也就是說我們要接受自己的一部分固定型思維模式,但並不代表著我們要去接受它高頻率出現的事實,以及接受它再出現時給我們帶來的危害。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成長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第二步就是要觀察。我們要明確到底是什麼激發了這種固定型思維模式以及這種固定性思維模式的人格會在什麼時候回來。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認真發現。當然,這一步只是強調我們要觀察。第三步我們就需要進行命名。我們要給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起個名字。起了名字之後,我們就能夠更加生動,當然也帶著痛苦,來描述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以及激發它的誘因,和它的影響。這一步可以讓我們充分了解自身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最後,第四步就強調要教育。書中說到:你越瞭解觸發思維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原因,就越能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時保持警惕。我們要知道一點:一個人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本來就是為了保護自己,是讓自己感到安全才存在的。我們要明白:只有當我們把這四步付諸實踐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真正有所收穫。

總的來說,每個人都會存在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對於固定型思維模式,即智力是固定不變的,會產生一種讓自己表現的聰明的慾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中,智力是可以提高的,會讓人產生學習的慾望。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兩種思維模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遇到挑戰時,第一種會避免挑戰,第二種會迎接挑戰;遇到阻礙時,第一種會自我保護或輕易放棄,第二種是面對挫折,堅持不懈;對於努力的看法,第一種認為努力是不會有結果的或者會帶來更壞的結果,第二種則認為努力會讓我們熟能生巧;對批評的看法,第一種會認為忽視有用的負面反饋信息,第二種會在批評中學習;當他人成功時,第一種會感到他人的成功對自己造成了威脅,但第二種則從他們的成功中學到了新知,獲得了靈感。所以,固定型思維模式的結果就會讓自己停滯不前,無法取得自己本來很有潛力取得的成就,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結果則是能夠促進自我的不斷髮展,從而取得更高的成就。當然,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很難改變的。改變也許艱難,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有了這種思維模式,我們就能夠成為一個更加積極、更有勇氣、更加開明的人。

最後,只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學會終身成長,從成就更好的自我。

讀書|思考|終身成長,成就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