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市場監管系統——推行“有溫度”的監管 幫扶小酒坊獲新生

4月14日,觀山湖區朱昌鎮金鐘村酒坊負責人郭文生拿到了市場監管部門發放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我家小作坊有了合法的‘身份證’,以後自家釀的酒就可以進入超市、農貿市場和網上銷售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更寬廣。”郭文生高興地說。

“以前我家的酒只是零售,大部分賣給鄰居和自行上門購買的顧客,銷路一直很有限。”郭文生說,他家酒坊已經按要求完成了整改,雖然還來不及去刻制公章,提交的申請資料也不夠完善,但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根據現場勘驗認為符合小作坊登記條件,同意讓他通過“容缺後補”事後補充完善申請資料,並高效為他家酒坊辦理申報審批,先行發放了小作坊登記證。

2019年底,根據省市場監管局部署,貴陽市市場監管系統開展白酒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提升行動。在排查中,發現郭文生家的酒坊生產環境不滿足食品安全要求,當場責令停產整改。

當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瞭解到郭文生家的烤酒坊已經營了60餘年,他自己又有一門烤酒的好手藝,很想把酒坊做好做大,願意積極對生產環境和條件進行嚴格整改後,工作人員著手指導郭文生規範提升改造酒坊。

經過一個月的提升改造,郭文生家的酒坊從原來的人工釀酒升級為半自動釀酒爐釀酒,土坯地面和牆面貼上了瓷磚,整個生產流程得到嚴格規範,按要求分隔烤酒的原料、蒸酒、發酵釀酒等生產區域,徹底改變了生產環境“髒亂差”的狀況。

“專項整治不是要打消商家的生產積極性,商家如果願意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我們就因地制宜地幫助他們合理規劃,規範生產操作和工藝流程。”觀山湖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張旭說。

全市像郭文生家這樣,在市場監管部門幫扶下進行提升改造的酒坊不在少數。

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監管和服務力度,以規範為目的,通過‘有溫度’的監管,對市場主體進行指導提升,加強事前幫扶,積極引導小作坊改造提升,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和質量保障能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貴陽市市場監管局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