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野生動物種類不斷增加

我市野生動物種類不斷增加

黎曉剛攝

本報訊(記者 張弘靚)4月16日,記者從相關會議上了解到,我市市域範圍內共有野生動物140種,其中斑頭雁、大天鵝等鳥類114種,雪豹、白唇鹿等獸類22種,高原蝮蛇、花背蟾蜍等兩棲爬行類4種,屬於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金雕、荒漠貓、馬鹿、岩羊、藏棕熊等19種。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山高水長、綠韻藍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由於西寧地理位置獨特,地形複雜多樣,高山、峽谷、丘陵、溝壑、河流縱橫交錯,生態資源豐富,覆蓋度較高,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溼地公園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森林公園4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近年來,西寧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以“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建設行動為抓手,認真貫徹落實“一法兩決定”,著力加強野生動物管理保護,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和工作力度,切實解決推動野生動物管理保護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治理,生態效益穩步提升,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豐富度明顯提高,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全面落實“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基本建成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加快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不斷推進生態修復,逐步建立功能完備的綠色安全體系,生物多樣的森林生態體系,營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2019年,西堡生態森林公園造林綠化3.52萬畝,國家湟水規模化林場造林綠化14.75萬畝,市域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35.1%。實施全市21個草原監測點草原改良、退牧還草、有害生物防治等項目,完成祁連山生態綜合治理退化草地補播2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60%,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近年來完成150餘條清潔型小流域系統治理,湟水河(西寧段)含沙量大幅降低。實施南川河水生態文明建設二期等系統治理工程,南川河全域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相繼建成了海湖溼地、寧湖溼地和北川溼地三大片區,溼地公園面積從508.7公頃增長為599.06公頃,溼地面積從241.41公頃增長為374.57公頃,溼地率從47.5%提高到62.53%,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持續好轉,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記者還了解到,通過監測評估溼地公園野生動物分佈情況、種類變化情況、棲息地保護情況,共錄得鳥類48種。在市郊及三縣設置5個監測點3條監測線路,定期對各監測點開展現場實地監測,每年平均監測500餘次。今年已開展動物監測巡護200餘次,監測到普通秋沙鴨、斑嘴鴨、大麻鳽、白鷺等多種涉禽類動物。開展保護區內監測,大通北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佈設紅外相機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工作,除拍攝到馬鹿、岩羊、淡腹雪雞、赤狐外,2020年1月7日監測發現雪豹一隻,不僅填補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影像資料的空白,更為今後保護區加大科研、監測及管護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