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秉承重慶老工業基地的底子,順應“軍轉民”趨勢,“重慶造”摩托車風行全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摩托車製造之都。由此誕生了赫赫有名的重慶“摩幫”。這是一群由眾多民營摩托車製造企業組成的群體。其中包括一線三大佬力帆、隆鑫、宗申,還有二三梯隊的渝安(小康)、銀翔、鑫源等。

90年代,隨著居民收入提升,大眾交通出行領域的第一波消費升級,摩托車大量進入家庭取代自行車,重慶摩幫崛起,憑藉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重慶成為中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基地。不過,進入21世紀,隨著全國多個城市開始“禁摩”,以及交通出行領域消費再次升級,重慶摩幫遇到了發展瓶頸。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摩幫紛紛開始轉型,向地產、金融、農機、零部件等多元化經營轉變。不過,與這些產業相比,汽車才是眾多摩幫大佬不約而同的首選。摩幫大佬看到的,是汽車開始大規模取代摩托車、自行車,進入千家萬戶的商業機會。力帆、銀翔、渝安(小康)、鑫源等紛紛涉足汽車製造領域,開始從兩輪向四輪進軍,並引領了重慶工業升級,隨後10餘年,重慶開始由摩托車製造之都向汽車製造之都轉變。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曾經風光無限的力帆工廠

2003年,65歲的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通過收購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進軍汽車製造領域。2003年,重慶渝安集團與央企東風汽車公司、東風實業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東風渝安車輛有限公司,從事東風小康微車研發生產。2008年,華晨金盃汽車與東方鑫源集團合作進軍汽車市場,開始生產金盃汽車。2010年,重慶銀翔實業與北汽集團成立北汽銀翔,成為北汽集團的西南基地。摩幫的大佬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自創品牌,或合資經營,短短几年間集體進入汽車市場。

摩幫出身的這些造車企業,仍然秉承了造摩托車一樣的套路,以低價產品介入市場。彼時正式中國汽車市場開始啟動,汽車開始進入億萬家庭的時代。事實證明這招低價策略依舊奏效。無論是力帆生產的力帆汽車,北汽銀翔的北汽幻速,還是東風小康、金盃麵包車等,都曾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甚至還一度成為熱賣品牌,重慶民營造車勢力也迎來一波高峰。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銀翔汽車城

2010年,以力帆實業在國內A股上市,成為中國上市的首家民營車企,彼時的吉利、比亞迪都還沒上市。最高峰2015年,力帆銷售乘用車15.8萬輛,營業收入將近150億,同時投資50億元進入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北汽銀翔2014年開始推出北汽幻速,2014到2016年,北汽銀翔銷量從5萬臺增長到26.85萬臺,銷量每年翻倍,成為彼時車市最大的一匹黑馬。屬於渝安旗下的重慶東風小康汽車,2012年迎來了第100萬輛汽車下線,主打微型車的東風小康,牢牢佔據微型車銷量第三,2011年市場佔有率達到11.3%,高峰期的2017年,東風小康銷量達到40.2萬輛。鑫源集團,也在生產多年金盃汽車之後,有了進一步發展的雄心。2016年收購了意大利摩托車品牌斯威SWM,並將斯威從摩托車變為了汽車品牌。不過,與其他3家相比,鑫源旗下的斯威進入時間晚、知名度低,只是一個邊緣小眾品牌的存在。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發往全國的“重慶造”汽車

不過,重慶車企的發展形勢在2017年前後發生了急轉直下的變化。2016年,堪稱重慶汽車製造業的一個高峰,全年生產汽車達到316萬輛,位居各省市首位。隨後幾年,隨著汽車消費升級以及全國車市向下,重慶汽車製造業出現滑坡。2018年下降到172.69萬輛,2019年進一步下滑到138.3萬輛。

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急轉直下的形勢,成為了重慶摩幫造車勢力命運的分水嶺。“黑馬”北汽銀翔最早爆出危機,2017年北汽銀翔銷量大跌43%,全年僅僅售出15.2萬輛。2018年7月停工,同時因欠經銷商、供應商款項10多億元,公司進入破產邊緣。2018年10月,北汽集團、銀翔實業、重慶合川政府聯合向北汽銀翔輸血20億元。2019年9月,北汽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訂北汽銀翔戰略重組協議。不過,這家曾經摩幫領軍車企,至今市場上沒有任何起色,今年前5月,北汽銀翔乘用車產量和銷量都是2700輛出頭,雙雙下降90%以上。未來還能夠延續造車夢,仍不得而知。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銀翔之後,力帆汽車危機接踵而至。2017年,力帆汽車因為新能源騙補一事,被撤銷新能源資質,罰款上億元。2018年,力帆汽車僅僅售出13.27萬輛,同比下滑23.05%;2019年,力帆汽車更是隻賣出了2.56萬輛車,同比下滑74.92%,上市公司鉅虧46.82億元。今年年前7個月,力帆汽車銷量僅為1780輛,汽車產業接近“清零”。與此經營不斷下滑相伴的,是鉅額債務。截至2019年底,力帆股份已逾期債務高達16.79億元。截至今年6月,力帆實業涉及訴訟(仲裁)392 件,涉及金額 29.06 億元,總負債157.1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5.93%。8月初,力帆控股申請破產重整,力帆的造車夢,註定前路迷霧重重。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小康工業廠區

與這兩家相比,小康工業則算得上幸運兒。依靠牢牢打下的微型車基礎,小康工業依靠微型車和SUV兩條腿走路,雖然也經歷的銷量下滑、經營下滑,但起碼還沒有被淘汰出局。2019年,東風小康銷售32.38萬輛,下降 8.79%。今年前7個月,公司銷售13.25萬輛汽車,同比下滑17.99%,不過這已經算是略好於大市的表現了。與此同時,小康工業佈局的金康新能源汽車,還得到了政府的加持。今年4月,重慶市政府與東風汽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後兩江新區、東風公司、小康股份簽署《關於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協議》,根據協議,重慶市政府及兩江新區將指定主體或基金共同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向金康新能源投資20億元。金康新能源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成為年產15萬輛、產值在300億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標杆企業。

重慶摩幫的造車路,有人滑鐵盧,有人咬牙扛,誰家歡喜誰家愁

鑫源總部

此外還有鑫源旗下的斯威汽車。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家默默無聞、邊緣化的車企,居然還活著。根據乘聯會的數據,斯威汽車6月份銷量4498輛,同比增長50.43%,1—6月累計銷量達到26658輛,同比增長29%。這個成績,比起知名度高高在上的造車新勢力,可一點也不差。這個2016年才真正啟動的品牌,前兩年的年銷量不過5萬輛左右,在今年上半年疫情衝擊下,居然還能增長接近30%,不能不說是個“生存奇蹟”。不過,斯威汽車存活的法寶,還是性價比,依靠大空間、高配置,再加上還算不錯的顏值,更重要的是,定價10萬以下、比同類型國產SUV還要便宜的價格,俘獲了一批消費者。不過,相比斯威汽車工廠30萬輛的年產能,如此低廉的價格和較低的產銷量,斯威汽車要想真正活下去,顯然並不容易。

對於力帆、銀翔等摩幫大佬來說,造車之路,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從來時的雄心萬丈,到被擠壓到市場邊緣,隨時面臨退場的風險,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是重慶傳統制造企業的落幕。他們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在實體制造業領域成就了過往的輝煌,也引領了重慶的發展。然而,在新的時代浪潮中,由於一直沒有跨越自主研發和品牌塑造兩座大山,企業轉型升級不及時不徹底,錯失發展機遇,不得不面臨邊緣化的命運。而對於還在場中的小康和斯威,曾經的摩幫二線,未來在造車之路上,爬坡上坎仍然困難重重,打破重慶摩幫造車“魔咒”,闖出一條生路,希望寄託在了他們身上。

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