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深化國企改革,是貫穿近幾年經濟發展的主線之一。本輪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是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既讓民資民企獲得更多機會,也進一步激發國資國企活力,形成各方共同參與的所有制形式。

重慶也不例外。雖然重慶在國企改革上“略顯低調”,但也在悄然間完成了多家國企改革,一些重慶人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國企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悄然間已經退出了純粹的國企身份。

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解放碑重百大廈

重慶商社集團和重慶商業投資集團是重慶商業商貿領域兩家重點國企,曾經都是市屬國有企業。重慶商社集團成立於1996年,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商貿流通集團,也是中國企業500強,主要業務以零售、批發為主,業態涉及綜合商場、連鎖超市、便利店、專業店等。商社集團旗下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是重慶百貨、新世紀超市、商社電器、商社汽貿等。重慶商業投資集團,組建於2004年,整合了原市商委的直屬企業,是當時重慶市組建的“八大投”之一,2008年整合為渝惠食品集團,2011年正式更名組建重慶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以商品市場投資建營、商貿流通設施建營等為主業。旗下最為人熟知的,是重客隆連鎖超市,以及“人道美”、“老四川”、“頤之時”等多個老字號品牌。

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兩家企業,商社集團重在批發零售和流通經營,商投集團重在商貿市場和流通設施建設。不過,雖然各有側重,但同處商貿流通領域,競爭在所難免。2018年,重慶商社集團銷售額達546億元,經營網點達到315個,經營網點遍佈重慶36個區縣和周邊的貴州、四川和湖北,擁有更強的實力。而重慶商投集團體量要小很多,旗下最著名的重客隆超市,在2013—2015年間,陷入門店關停風波,從142家減少到101家,2018年度營業收入為27.26億元,虧損接近4000萬元。2018年,商社集團與商投集團重組,重慶商投集團商業類資產無償劃轉至重慶商社集團,重慶商業投資集團成為重慶商社集團全資子公司,邁出了整合重組的第一步。

2019年6月,重慶商社集團拉開混改大幕,通過增資入股方式引入物美集團和步步高股份。今年4月,重慶商社混改正式完成,這家原來由重慶市國資委持有100%股權的國有企業,通過增資,股權結構變更為重慶市國資委持股45%、天津物美持股45%、步步高零售持股10%,成為一家無實際控制人的企業。混改後,註冊資本由8.45億元變更為增資後的18.78億元。同時,物美集團董事長入局擔任混改後的公司董事長。

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新引進的物美集團、步步高,也都是商業零售行業企業。根據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名,重慶商社集團排324位,物美集團排在415位,步步高排在434位。2018年,物美集團銷售總額413億元,淨利潤21.4億元,步步高集團銷售總額390億元。如果單純從營業規模上來看,混改前的重慶商社集團還要優於物美集團和步步高零售。

物美集團和步步高入股後,商社集團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比如,商社集團旗下的新世紀超市,開始引入了物美開發的“多點”。如今逛新世紀超市,店員都在不遺餘力向你推薦下載“多點”,用多點結賬,開闢了自助結賬通道。

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除了商社集團,重慶本土首家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重慶渝康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也完成了改革。相比商社集團引入民營企業,渝康公司混改,引入的是央企資本。渝康公司54%的股權,通過重慶聯交所公開徵集受讓方,最終央企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金控投資有限公成為項目受讓方。這也意味著,華潤正式成為渝康公司控股股東,重慶成為了參股方。

與渝康公司類似,重慶化醫控股集團旗下的重慶鹽業集團,也引入了央企資本,中鹽集團通過增資擴股,拿下重慶鹽業集團51%的股份,並把重慶鹽業集團改組為中鹽西南鹽業有限公司。

與這類控制權變更不同,也有一些國企,雖然也引入了社會資本,但控制權為發生改變。比如重慶化醫集團旗下的健康產業公司,是重藥控股的大股東。其49%的股權,被央企中國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中國醫藥,以41億元的掛牌底價拿下,不過控股股東仍然是重慶國資。

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生產“冷酸靈”牙膏的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重慶輕紡控股集團的下屬企業,也是正牌的國企。這一輪混改中,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8.979%的股份,被“養豬龍頭”、民營企業溫氏股份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溫氏投資拿下,出資額為550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

國企改革低調推進,重慶這幾個家喻戶曉的企業,已退出國企身份

相比以上這些企業,重鋼集團改革更為徹底。這家最早可追溯至130多年前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創造過無數輝煌,也一度走到破產邊緣。旗下上市公司重慶鋼鐵,曾經因為連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上海寶鋼牽頭四源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入主後,經過重整,才再度煥發活力。不過在今年,重鋼集團100%股權轉讓已經公開,轉讓底價25.63億元。重慶已經打算,徹底退出重鋼集團。期間,有消息傳出,四源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設立收購專項基金,來獲得完成資產剝離和社會職能移交後的重鋼集團100%股權。不過截至目前,重慶國資委網站上,重鋼集團仍然是市屬國企,表明重鋼集團100%股權裝讓還沒有完成。

不管是哪種形式國企改革,最終目的都是做大做強企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希望重慶的這些企業,藉助改革東風,形成強大的發展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