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技”賦能復工復產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積極發揮風險保障專長與科技賦能優勢,助力企業抗疫復工,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與擔當。

贈險捐物,全力支援抗疫一線

疫情發生後,平安產險第一時間成立以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建平為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通過總分聯動凝聚合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捐款捐物,助力抗疫。48小時內,在全系統6392名黨員的影響帶動下,平安產險50003人共捐款637萬元,支援抗疫工作。之後,平安產險快速調動各分支機構在全國蒐集醫療防疫物資,精準對接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的農戶,採購大批口罩、防護服、滯銷農產品等物資,火速送往武漢等抗疫前線。此外,平安產險還參與26個戰“疫”公益捐助項目,累計捐款捐物268萬元。

發揮所長,捐贈保險。平安產險連續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記者、志願者,重點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等無償提供專屬保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保障。1月24日,平安產險宣佈向全國800萬醫護人員無償提供專屬風險保障,最高保額50萬元;近期,隨著我國向疫情嚴重國家派出醫療團隊,平安產險快速響應,為援外醫療隊無償提供每人最高50萬元的救助金。截至目前,醫護贈險已賠付20筆,合計賠付900萬元;平安產險還聯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人民日報媒體公益專項基金,向在湖北抗疫一線採訪的媒體工作者無償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和因公染病定向補助。與此同時,在各地的各分支機構也紛紛為一線醫護人員、交警、社區工作者、電力作業人員等,為重點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無償提供風險專屬保障。

此外,平安產險高效服務簽發十餘筆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責任保險,助力醫藥研發。

科技賦能,打造線上復工樣本

疫情發生後,平安產險立即全面強化線上服務,確保“疫情不見面,服務不中斷,效率不下降”。

1月20日,平安產險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開通7×24小時95511應急聯絡熱線。同時,依託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平安好車主APP等線上服務平臺推出包含保單服務、理賠服務及用車服務的全流程、全週期、零接觸服務。保單服務方面,升級一鍵續保功能,支持全平臺線上投保,客戶可通過平安好車主APP、官微公眾號、小程序及短信H5等多個客戶端平臺自助續保,打造“足不出戶買車險”的客戶體驗;理賠服務方面,聚合多種硬核科技,推出“一鍵理賠”功能,大幅簡化查勘、定損、賠付等車險理賠流程。截至3月底,平安好車主APP線上自助理賠使用佔比達40%。1月20日至3月31日,車險線上化結案70.10萬筆,合計賠付15.06億元,最快一筆報結時長2分鐘。

針對復工期間車主各類用車需求,平安產險在平安好車主APP及時上線了汽車消毒、緊急接電、無感加油、年檢代辦、停駛有禮等線上用車服務,為車主提供更極致的線上服務,積極助力疫情防控。

平安產險還運用科技手段助力員工防疫。2月3日,“平安產險小服”防疫助手上線,依託平安Askbob智能健康管家,為員工解答與疫情相關的專業知識問題;同時聚合“疫情動態”“疫情地圖”“行程查疫”等實用功能,讓員工自助獲取一站式疫情防護信息與服務。

“保險+科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平安產險通過無償贈送保險、擴展保險保障責任、科技賦能防疫復工等舉措,保經營、促生產,助力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無償提供千億保障。2月7日,平安產險向10萬家小微企業無償提供員工專項保險保障,單個企業保額100萬元;2月12日,為幫助更多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平安產險追加40萬份無償風險保障,累計總保額達5000億元。

開放風控雲平臺。面向所有企業免費開放安責險風控雲平臺,該平臺搭建了12個細分行業的安全生產風險評估模型,提供安全微課、安全工具包、信息動態和專家庫四大線上服務板塊,為企業提供多場景的事故預防服務,全方位助力安全生產、科技裝備等企業復工復產。

足不出戶備春耕。為幫助廣大農戶搶抓春季農時,平安產險快速落實惠農政策,先行開展“足不出戶”農險應急服務,通過平安科技農險3.0一體化經營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遠程線上自助投保、便捷自助預賠、遠程協保支持及風險防控建議等貼心服務,大幅提升了賠付時效,可在第一時間彌補農戶經濟損失。

疫情防控不鬆勁,復工復產不止步。關鍵時刻,平安產險將堅持抗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發揮保險與科技優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