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上司彙報工作更討喜?

如何向上司彙報工作更討喜?

在職場中,除了老闆,沒有人沒有上司。要想在職場中有好的發展,就必須讓有合適的機會讓你的上司和老闆發現你的能力,否則就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我作為一名諮詢者,經常會聽到一些職場中的人抱怨,明明自己的想法很好,為什麼會得不到上司的認同。自己本身也是設身處地,盡心盡力地為公司著想,但是就沒能得到支持。或者是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方案,被上司輕描淡寫的就回絕了……。這些問題的產生,除了能力的問題,就是工作成果的呈現和彙報方式的問題了。

很多職場中的人,可能因為讀過MBA,或者自己覺得文采還可以,甚至有的覺得自己把方案做得越複雜,越能彰顯水平。其實在管理當中有著越簡單越好的原則,同時也有某知名公司推行的A4管理模式,甚至還有某世界級公司推行工作簡報不超過半張A4紙。這都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約時間的辦法,當然對於彙報者來說,就要求自己的總結提煉能力,必須要高超才行。否則,可能也就無法把事情說清楚,把意圖表述清楚。當然這樣的高要求的企業,好像不那麼多,大多還是以無用冗長的會議來集中彙報工作,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管理成本。

如何進行工作彙報,目前也有很多的文章,但是更多是在強調溝通技巧,強調時機問題。而對本身要彙報的工作方案、計劃等反而忽略。這就明顯是本末倒置了。因此如何向上司彙報工作,就要從工作本身說起。


如何向上司彙報工作更討喜?

一、上司在分配了工作任務後,有些上司會習慣性的確定完成時間,那麼這時作為下屬如無特殊原因,最好不要再完成時間上討價還價。因為上司給你的時間,應該是他權衡之後或者根據工作需要所作出的決定。那麼你最好要根據時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進度,即思路溝通、修正意見溝通、工作成果彙報。

一、在上司分配工作任務後,除了一些簡單的事務性工作,可以立即提出解決方案之外。其它需要思考分析才能提出解決方案的工作,最好是先思考,先總結,有了思路,如果上司喜歡看文字稿,就用文字表述思路。如果上司喜歡用圖表,就用圖表表述。但是根據認知規律,更多的人喜歡看圖文並茂的東西,所以最好能做到圖文並茂。

二、在所提的思路性方案中,要有A、B、C三種選擇,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上中下三策。而且就這三策,必須有理有據。一般可以用簡明扼要的要點說明,以支撐三策。具體說明方式為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達成什麼目標,達成目標計劃邏輯流程、達成目標的方法,需要的資源支撐是什麼(現狀能滿足的資源和需要補充的資源),最後目標達成會到一個什麼程度,最後每種策略之後的利弊分析(最好能有相應的數字指標衡量)。這樣上司看起來一目瞭然,而且也便於做出判斷與選擇。

三、在上中下三策中,每種策略前面需要有一個簡明扼要的提要或者引言,也就是用兩三百字以內的一個簡要說明,這樣就可以讓看方案的人有一個基本印象,也能明白方案要表述的思想和內容是什麼,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減少溝通的障礙。

工作做到這裡,才是工作的前半部,這時的工作思路成果,要主動與上司進行溝通。讓上司確定解決方案的方向,然後進一步細化。在實際工作中,很多職場中人,就會把方案做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方案,一旦不符合要求,不但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精力,最後還覺得上司昏庸,不識貨。上司不是伯樂,自己懷才不遇。然後產生了工作怨氣,進而影響了與上司的關係,最後影響自己的職場發展。

當上司對工作解決方案的思路方向確定後,這時,才進行下一步的方案細化,這是工作彙報的第二階段。


如何向上司彙報工作更討喜?

一、在進行細化的過程中,無論是行文、圖表、數據的表述首先必須嚴謹,必須經得起推敲,而且邏輯順序清晰,問題的詮釋與解決是逐步深入的。而不是一個方案裡涵蓋無數問題,看似大而全,卻不實用。所以問題的方案細化必須是小而精。對不同的問題表述一定要分門別類,這樣才能讓閱讀者,傾聽者有一個清晰的思考主線,而不是跳躍式的思考。雖然說創意需要跳躍式思維,但是在最終問題解決方案時,必須是邏輯嚴密,流程清晰,主線清晰的方案,才能更容易做出判斷,也才更容易去實施。

二、在方案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中,最好在自身整體框架完成後,然後再主動向上司徵求意見和建議,看有無新要求,或者方向上的新變化,這樣也方便及時調整內容和工作推進進度或完成時間。所以不要只埋頭去做解決方案,不與上司溝通。這個時候溝通實際上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再次確認前面所做工作的正確與否。其次是可以體現自身對工作主動負責、積極的態度。同時因為及時的溝通,還能獲得新的信息,有可能對原思路還能進行昇華,讓工作成果更加完美。所以說,在細化的過程中,不要忘記及時的與上司互動溝通。

除了工作本身之外就是溝通時機、工作成果遞交審閱時間上的把握和溝通語言技巧問題了。

一、關於溝通時機問題,我個人認為還是在工作時間內選擇適當的時機,而不是在休息的時候,或者是相約私下彙報。因為我們知道,除了正常上班時間,其它時間都是屬於私人時間,如果上司不是老闆,可能也就不會那麼喜歡你去佔用他個人的私人時間。所以還是在上班時間比較合適。至於具體什麼時機,每個公司狀況不一樣,每個人工作習慣不一樣。但是一般都會在上午上班後,傾聽下屬的彙報。也有時根絕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不同的彙報時間點。

二、就是關於工作成果的遞交時間問題,我本人過去在一些企業工作的時候,我喜歡提前一天向老闆或上司遞交工作成果,因為這樣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上司審閱,而且就算方案有問題,也還有時間可以進行修改調整方案。這樣上司與下屬之間,最後都不會因為方案本身不完善或者未完成而影響後一步的工作。其實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企業裡往往每個部門工作側重不一樣,每個部門如果都是在規定時間點到達的時候,才給予工作成果,就完全沒有思考和修正的時間了,大家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各自為政不吭聲。最後出了問題,就相互推卸責任。

三、關於工作彙報語言使用的問題,一般在講述自己工作思路和方案的時候,如果上司是專業人士,最好用相關的專業術語,專業邏輯來標書,語言清晰、重點地方多停留,多補充說法。非重點地方,說出其中的重要的關鍵詞句就可以,就不需要詳細的闡述。在語氣上要相對有激情,有感染力才行,因為你自身所提的解決方案,自己都提不起興趣和激情,那麼也很難讓受眾有熱情,有興趣,所以語言中激情感,必須要有,而且要保持到彙報結束,否則方案再好,講述沒有激情,也會讓你的方案精彩度大打折扣。當然演講、方案講解方面的技巧,我這裡不再贅述。

當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這樣去彙報,每個企業,每個組織因結構不同,因事務不同,可能採取的彙報方式和彙報要求不一樣。但是書面的彙報在每個企業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使用書面彙報方式時,就需要注意本文所說的要點。因為只有書面的東西才能更有效的證明你的分析、看待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邏輯嚴謹性,當然進入到實施階段和工作階段任務彙報,一樣可以借鑑上面的方法。至於最後工作任務結束後的總結匯報工作方法,就有所區別了。


如何向上司彙報工作更討喜?

首先是按照邏輯上,是先要闡述在工作階段內闡述了工作成果,並一一列舉,最好有相應的可量化的數據做支撐,而不是單純的概念陳述。如果涉及到需要進行達成率計算,還要有相應圖表進行說明。如果需要有對比的數據,就需要相應的數據進行對比,這樣才知道具體完成的情況,目標達成比例,有哪些差距等等。

其次是在工作完成過程有哪些創新成功經驗,這些創新難成功經驗是怎麼得來的,如何運用到以後的工作之中。在闡述成功經驗要說明是哪些人、哪些事得出來,為什麼是成功的(用數據和事實說明)。這樣才能讓上司相信並支持你推廣相應的經驗,上司表彰你才有相應的依據。否則也就只是自我表現而已。

再有就是在完成工作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麼事項是可以進一步改進的,還有什麼樣的問題原本可以避免,最後因為什麼而發生,導致問題的發生。這樣讓上司知道你能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是一個善於反省,善於思考的人。

最後就是下一步和今後的工作如何提升和改進自己工作,如何避免之前的錯誤、問題等等的闡述,以及具體的工作實施計劃。至於如何具體制定工作計劃,不在本文討論的範疇,就不做具體詮釋了。

工作彙報,說起來是個小事,但是對於職場中人來,實際也是展現能力、表現自己、讓別人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工具,所以如果向上司進行工作彙報的方法得當,那麼也就為自己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獲得上司認同和推薦獲得了更多機會。正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哈哈。在此祝願每一位職場中人,職場順風順水,事業發展與薪水雙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