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你悟道為人察觀天下,老子一言勝萬言……

《老子》教你悟道為人察觀天下,老子一言勝萬言……

悠哉遊哉,不知不覺,2019年的365天已多半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大半年來,本人一有空閒,就拾起古老的哲學著作《老子》,字斟句酌,潛心研讀,頗解我四十不惑之“惑”,大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悟。

在此拙文中本人略引幾句《老子》名句,配以本人註解,站在我等百姓的角度中扣問其內涵,意在與讀者一同分享,交流學習,以期助力經典誦讀的引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道,如果可以輕易地用言語表述出來,那一定不是永恆的公理;名,如果可以輕易地說明,那它也不是永恆的名(聲)。原文所表達的意思十分玄妙。但我們深入思考,也不難理解。其意味就是大家所奉行的處事公理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樣的公理方能經久不衰地保持它的的魅力,給人一種新奇感。對於名義、名份之類的東西,一口就能鎖定,一詞就能概括,一張獎狀就能包涵,那麼這種名也許就是稍縱即逝的東西。舉個現實中的例子,愛情這個東西,全用語言就能形容出來,這種愛也就沒有什麼詩情畫意,總得猶抱琵琶半遮面,方能長久地清鮮。又比如說,易經,從字面上說,“易”指的就是變化,可一個易字,其名很難清晰地表述,所以易經之魅力永不消逝,它至今聲名遠揚。

“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志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思:聖人的治理天下,在於使人們的頭腦簡單,使人們的肚皮填飽,使人們的志氣弱小,使人們骨骼強壯。永遠使人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使那些聰明人不敢有所主張。連這些聰明人都沒有主張了,沒有作為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嗎?

歷觀中國古今,莫不是採用這種思想來培養順民,培養沒有批判意識的人,培養沒有精神創新的人。培養的是筋骨強壯的打功者。

好在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到處是信息高速公路,關卡少,“收費站”不多,各種知識,各方信息,應有盡有,儘管某些信息管道被堵塞,但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渠道依然很多。什麼“虛其心、弱其志、無知”恐怕難以實現了,這是老聃先生想不到的。我們只要認識到“聖人”的治理原理,我們就要突破其封鎖,攝取各種有用的知識,瞭解真正的現實,瞭解真相,志存高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意思是:富貴後,驕傲輕浮,就是自己給自己留下禍根;大功告成,悄然隱退,才符合自然之理。要說老子這句格言的現實意義,先請看看我們那位幾年前“微笑露表”的“楊表哥”,還有類似的少數腐敗分子,年輕時勤勤懇懇,一心為民,人民也給了他平臺,讓他們達到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都屬於我國社會中的非富即貴的頂級階層,可為何侍財傲物,不加節制?

以上幾條老子語錄,其後評論興許純屬個人胡謅。但我的宗旨一定沒錯,就是藉此表達我對老子這部書的崇拜,它的確是我國幾千年來深刻而有用的處事哲學,對老子的研究,韓國等東南亞國家、西方國家進行得如火如荼,並且他們在企業、事業、為人和軍事方面廣泛運用,取得了豐碩而深入的解讀,大大地拓展了老子哲學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運用。

《老子》教你悟道為人察觀天下,老子一言勝萬言……

在收筆之前,筆者附錄幾條老子哲學經典:

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自視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老子多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老子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僭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老子

將欲取天下者,恆以無事;及其有事與,又不足以取天下矣!——老子

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

最後我補充一句:老子一言勝萬言!正值而立不惑之年的朋友,是時候品讀《老子》的時候了,靜下心來,研讀一番,大有裨益。

《老子》教你悟道為人察觀天下,老子一言勝萬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