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之王陷入窘境,去年營收上千億,如今銷量狂跌24%

從2018年開始,汽車行業進入了至暗時刻,全球汽車銷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國內汽車行業也在2018年迎來了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各大廠商紛紛陷入銷量下滑的漩渦。但就在在這樣的局勢之下,依然有汽車廠商實現逆勢而上的態勢,趁機超越其對手。其中,以比亞迪為首新能源汽車企業無疑是最堅挺的一支隊伍。但是作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之王的吉利雖然並非主營新能源汽車,但仍舊在2018年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國產汽車之王陷入窘境,去年營收上千億,如今銷量狂跌24%


吉利初創於1986年,生產電冰箱零件起家。1997年,吉利正式進入汽車行業,並於2001年獲得汽車生產資質,成為中國首家民營汽車企業。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空白,汽車企業並不多,吉利很快就成為了中國汽車企業前十強。但是真正讓吉向高峰的轉折是其收購沃爾沃這一決定,這個事件後來也成為了一個經典收購案例。

國產汽車之王陷入窘境,去年營收上千億,如今銷量狂跌24%


2010年,吉利以27億美元收購了當時已經半死不活的沃爾沃轎車公司,要知道當時吉利的年營收只有約100億人民幣而沃爾沃卻有106億美元的年營收,所以這次收購其實並非一帆風順,吉利當時甚至還是借的錢,再加上羅斯柴爾德的支持才成功拿下了沃爾沃。當時這件事在國內外鬧得沸沸揚揚,人們普遍都認為以吉利的實力無法擔負起復興沃爾沃這個北歐著名豪車品牌的重擔。但事實證明,吉利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收購沃爾沃的決定是正確的。

國產汽車之王陷入窘境,去年營收上千億,如今銷量狂跌24%


此次收購成了吉利和沃爾沃的雙贏,吉利獲得了它想要的專利技術和名氣,從此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沃爾沃也一改頹勢,在把發展重心轉移到中國後,憑藉中國的龐大市場,沃爾沃的銷量持續攀升。不久前還傳出了吉利花90億美元收購奔馳9.69%股份的公司,成為了戴姆勒集團的第一大股東,這次的代價可要比收購整個沃爾沃轎車公司還要大。畢竟奔馳勢頭正勁,其體量可不是沃爾沃可比的,不知道吉利此次購入戴姆勒的股份會有什麼作為呢?

國產汽車之王陷入窘境,去年營收上千億,如今銷量狂跌24%


2012年以後,吉利一舉衝進了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排名也是逐年上升。直至2018年,吉利的銷量超過150萬輛同比增長了20%,穩坐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銷量榜冠軍的位置,總營收也達到了1066億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約為126億元同比增長了18%。吉利去年交出的成績單確實是驚人的,不僅是遠超國內一眾競爭對手,並且更難得的是吉利本就體量巨大卻依舊逆勢而上。

國產汽車之王陷入窘境,去年營收上千億,如今銷量狂跌24%


然而,從2018年12月以來,吉利的增長勢態戛然而止,緊接著的則是連續8個月的業績下滑。今年上半年,吉利的銷量同比下降約15%,其淨利潤預計會縮水近4成。7月份,吉利的銷量為91375輛,同比下降了24%。從輝煌到衰敗,一切都來得太快。但是在我看來,此次的失利只是一時的,只要吉利繼續優化自己的技術,中國自主汽車企業第一的位置任然無可撼動。吉利今後能否成功逆襲?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