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駐村 居家就業 群眾脫貧,鶴城區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助推脫貧攻堅

懷化新聞網訊 “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讓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每天能掙80塊錢,不用出遠門,不耽誤接送孩子,還能照顧到家裡。我覺得在扶貧車間上班忒好了!”4月23日,在鶴城區黃金坳鎮花果園安置區扶貧車間裡,白巖堖村41歲的易地搬遷戶譚愛花雖然戴著口罩,但沒擋住臉上高興的表情。

譚愛花是白巖堖村的建檔貧困戶,丈夫種田,家裡上有年邁的公婆,下有小孩。扶貧車間未建之前,一家的收入主要依靠其在廣東打工,她一直就想找機會回來。當得知村裡有了扶貧車間,她便毅然辭職返鄉。她說,“有了‘扶貧車間’,就不用在外奔波了。”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群眾脫貧,關鍵在就業。鶴城區委、區政府立足發展基礎、交通條件、優惠政策、良好服務和要素保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文章。根據鄉村留守貧困人口文化程度低、增收技能少、空閒時間多的實際,充分利用廉價勞動力優勢和返鄉創業熱潮,把“扶貧車間”作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關鍵一招,從廠房建設、設備採購、金融貸款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對經營主體自主建成並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帶動貧困人口5人以上就業、吸納就業20人以上的‘扶貧車間’,區財政給予6至2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建設及以工代訓等補貼。”黃金坳鎮下轄14個村,1個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1287戶,6573人。鎮黨委、政府按照“政府支持、支部搭臺、企業唱戲、貧困戶受益”的原則,利用閒置的村部、學校招商。優惠的政策,吸引返鄉創業青年楊海霞創辦 “星美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從“深圳亞信電子有限公司”引進代加工變壓器、磁環等電子產品,將生產的頭兩道簡易工序放在“扶貧車間”,並享受到三年免廠房租賃費的優惠政策。

疫情期間,鎮黨委、政府及“扶貧車間”黨組織,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鎮裡的8家‘扶貧車間’共吸納420人就地就近就業,其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125人,易地搬遷戶29人,農村閒散勞動力80人,靈活就業人員達到101人,合同制員工85人。每名工人月收入達1500-3000元左右,排除了因疫情造成的返貧隱患。

在推進“扶貧車間”建設中,該區堅持把“扶貧車間”建設在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成功走出一條“車間駐村、居家就業、群眾脫貧”的發展路子。據悉,該區今年將“扶貧車間”在黃金坳鎮14個村遍地開花,明年擴展覆蓋至另外13個貧困村及有貧困人口100人以上的6個村。

“所有產品全部實行訂單式生產,保證車間的生產效益,從而保證群眾的收入。目前公司已和深圳亞信電子有限公司簽訂了價值1500萬元的訂單,滿打滿算可滿負荷生產一年”,懷化星美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海霞說。(郭飛 滿長水 左錦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