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年輕的寶媽,重返職場後是選擇奶奶還是選擇姥姥(外婆)帶娃?

長虹king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如果非要在奶奶和外婆間選擇一位,那肯定就是孃家媽媽~外婆,畢竟自己媽媽瞭解女兒性格 脾氣各方面,哪怕是為了照顧孩子爭吵下,也一會就過去了,不會放心上,現代教育孩子方式已經和父母那個年代不一樣了,吃穿住行都很大區別,總之自己媽媽帶好,我個人認為是這樣,如果有條件自己帶最好,讓老人過自己的退休生活,其實真正陪伴孩子也就是幼兒園之前那三年多時間,後面慢慢長大上學了以後,會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 ,依賴陪伴父母的日子會越來越少,所以我一直認為珍惜眼前的一切,懷著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位愛我的人,祝福大家都健康平安幸福!


大媛子vlog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我選擇的是婆婆來我家裡看孩子。

我住十八線小城鎮,自家到單位、婆家、孃家都不遠,基本都是三里路的樣子。

當時姐姐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外甥放在孃家看,如果我也把孩子送回孃家,勢必增加父母的負擔。而姐姐婆家是挺遠的農村,條件欠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把孩子送回去一個周能看一次,不利於親子關係。

而我婆婆這邊,老兩口都退休了,身體還挺健康,又特別負責任特別細心。

幾點喝奶,幾點加輔食,幾點喂水果,時間掐得都剛剛好。孩子放他們手裡真的放心。

做飯、採買、收拾家,忙累是肯定的,但婆婆特別喜歡孩子,為孩子付出真是無怨無悔的那種,從來也不會抱怨。

而且,婆婆是特別介制(有分寸的意思)的人,只管生活照顧方面,晚飯一過,老兩口就溜達回自己家睡覺。其他如教育問題等都是尊重我的意見。

這樣的模式一直持續到孩子上幼兒園。

總起來說,既然養育孩子就要親力親為,不能圖清閒把孩子往老人手裡一送。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量把孩子放在身邊,然後綜合考慮距離、身體情況、文化水平等等選擇一方老人來輔助,或者雙方老人輪流看護。

這樣,寶媽中午或晚上下班回來可以和孩子互動,有利於孩子依戀關係的形成。

關於兩代人教育理念和生活習慣不同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相互之間多多包容,多看到彼此的付出,多注意尊重彼此邊界,也不是多麼難的事。

你們說呢?


博文小鋪


到底要誰帶娃在很多家庭裡就沒有選擇性,孩子能有人給帶就不錯了。像你還能有選擇那說明你太幸福了,這時候選擇讓婆婆帶娃還是孃家媽帶娃,不同的考慮角度會有不同的選擇。

一、中國傳統觀念中,孩子應該由婆婆帶,而孃家媽沒有這個義務。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孩子是婆家的人,選擇婆婆帶娃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尤其在我們農村也都是這麼做的,孃家媽給帶娃的少之又少。

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很多寶媽怕自己的媽媽辛苦,即使她媽媽閒著沒事也是讓婆婆帶娃。

二、婆婆帶娃,出了什麼差錯,婆媳矛盾比較多。而孃家媽帶娃卻少了這方面的煩惱。

婆婆帶娃,很多寶媽還會抱怨帶的不好,比如說孩子衣服髒了,孩子感冒了,孩子喝水少了……這些都會激發婆媳矛盾;如果讓孃家媽帶娃,寶媽們的埋怨就會少很多。

其實,讓誰帶娃是要根據婆婆和孃家媽的年齡、身體條件、能力等方面來綜合考慮的,誰合適帶娃就有誰帶。老人帶好娃,年輕人幹好工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家庭和諧互助的美好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