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評︱答好“六穩”“六保”新問卷

習近平近日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是在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的新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各地各部門做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定下的新基調、指明的新方向。

“穩”是基礎,“保”是底線,“六穩”“六保”是大局。“穩”,就是“穩”住經濟基本盤,“保”,就是“保”住民生底線,“穩”與“保”是統一互補的。我們要善於運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緊盯重點、聚焦難點、疏通堵點,“以點築面”,答好“六穩”“六保”新問卷。

緊盯重點,穩就業、促消費,築牢經濟平穩發展向好面。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六穩”和“六保”之首,穩就業既是穩經濟、穩社會,也是穩民生、穩人心。穩就業的關鍵在於穩企業,重點是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疫情”難關,通過減負、穩崗、擴就業“三管齊下”,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推進稅費減免、降低融資成本、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緩解穩崗壓力和現金流緊張等問題,千方百計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穩就業的重點在於儘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就地區而言,要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就人群而言,要重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戶等重點群體就業;就行業而言,要加強對缺工嚴重、穩崗壓力大的企業重點幫扶,採取“點對點、一站式”幫助員工返崗;就佈局而言,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穩就業的意義在於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有了就業就有收入,就能激活消費和內需,反過來也能穩定就業、擴大就業,生產的循環也就能暢通,要堅定不移地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通過穩就業、促消費、擴內需,夯實經濟平穩發展的“壓艙石”。

聚焦難點,保民生、促脫貧,築牢決勝全面小康基本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菜價貴不貴?供應足不足?有沒有返貧現象?特殊人員、重點家庭保障到不到位?”這些問題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保障基本民生、促進脫貧攻堅,首先要保證物價穩定、供應充足,要嚴格落實“米袋子”“菜籃子”工程,保障主副食品供應,確保煤電油氣安全,進一步做好階段性價格臨時補貼工作,保障物價平穩運行。其次要瞄準貧困人員、困難群體加大保障力度,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城鄉困難家庭做到應保盡保,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低保、救助範圍,為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發放臨時生活補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在復工復產中優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深挖貧困地區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產業扶貧、電商扶貧,助推脫貧脫困。最後要加強公共服務、完善社會治理,針對此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教育、醫療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疏通堵點,轉作風、優服務,築牢風清氣正政治生態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也需要一支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作風問題是前進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刮骨療毒的勇氣,堅決把糾治“四風問題”進行到底,消除痛點、疏通堵點。要做深做細監督執紀問責,緊盯重點人員、重要節點、重大項目,常敲“警示鐘”、常吹“監督哨”、常亮“探照燈”,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要聚焦大力改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後疫情”時期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就業創業,真心實意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保住市場主體;持續整治影響破壞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把作風建設的成效體現在助力經濟發展上來。要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不讓基層幹部做“表哥”“表姐”,不讓基層幹部淹沒在“文山會海”,不讓基層幹部成為問責的“夾心餅乾”,應該讓基層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脫貧、助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從“六穩”到“六保”,不變的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多施精準之策,多下服務之功,以點築面、以面帶點,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作者:胡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