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季之子"、到央視主持,45歲從春晚導演辭職後,馬東怎麼樣了

#娛樂圈那點事兒#去年夏天,一檔《樂隊的夏天》大火。

節目的最後,新褲子主唱彭磊在唱《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前,說了這樣一段話:

夏天來了,

新的浪潮又將湧起,

這浪潮會將我們帶到哪裡呢?

那時的彭褲子不會想到,一年後他會帶著樂隊上《歌手》,並且因為“唱歌難聽”引起熱議。

時代的浪潮,好像沒有人能把握住。

從

但也許,當時舞臺下聽新褲子唱歌的馬東可以。

出生於相聲之家的他,沒有說相聲。卻從主持到春晚導演,從央視到網絡,做出了大熱的綜藝《奇葩說》和《樂隊的夏天》。

他的每一步,好像都能成功、都能趕上時代的風口。

可今年51歲的他,到底憑的是什麼那?

從

1

馬東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市,父親馬季是傳統相聲大師。

按理說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他將來很大一種可能是走上“相聲”的道路。

可做為“一代宗師”,馬季卻從來沒教過馬東自己的看家本領,用他的話說就是:

相聲門道太難了,不想讓“沒有天賦”的兒子左右為難。

從

而巧合的是,小時候的馬東也從來沒有想過學相聲。

甚至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因為父親是一名相聲大師而“苦悶”。

記得有一次,年少的馬東在街道拐角處、被高年級的同學摁著腦袋說:

來,說段相聲。

他不會,因此受了不少“欺負”。

從

第二天,他跑去告訴老師。

結果整個辦公室的老師,沒有馬上去解決矛盾,而是滿眼期待地對他說:

來,先說一段。

類似經歷,還不止一次。

年少的馬東,吃了太多父親的“虧”。

從

那個時候,“馬季的兒子”這五個字,是他最不想聽的。

所以在18歲那年,馬東隻身一人跑去了澳洲學IT。

8年的時間裡,他只見過父親一次。

當時馬季到澳洲做巡演,馬東坐在臺下看。

舞臺上的馬季,遲疾頓挫、一腔一調,都皆恰到好處。

從

那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看懂父親,才發現父親的藝術造詣,原來遠超於自己的想象之外。

一次演出,算是徹底解開了他的心結,他也從心裡開始接納父親。

而父親對待舞臺和對待觀眾的態度,更是深深地震撼了年少的馬東。

從

許多年後,他都還記得一個場景,那是父親在領終生藝術成就獎的時候,用顫抖的手拿著麥克風說:

我這一輩子,最感到欣慰的是,在那個最艱苦的歲月中,我依然頑強地說了幾段相聲。

馬季雖然從未教過他相聲,但卻在用自己的行動教育他對舞臺要用心、對觀眾要謙卑。

馬東一直把他記在了心裡,而那也成為了他之後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

2

當初去澳洲讀IT,是因為年少的馬東一直想逃離父親。

只是那時候的他,光想著遠走,卻忘記去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與父親“和解”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

從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胡瓜主持的《金曲龍虎榜》覺得挺有意思,心裡想:

原來這樣主持也可以混飯吃?我好像也能做到。

腦子一熱,他放棄了一個月比父親一年掙得都多的工作,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回國。

從

可惜的是他滿懷激情的回來,卻發現並沒有合適機會等著他。

沒辦法,他只能到北影學電視專業,然後跟著電視劇組混,做廣告公司。

斷斷續續的過了兩年,他才等到了湖南衛視的《有話好說》。

從

那時的馬東,充滿了“少年心氣”。

而且幾年的國外生活,讓他的思維很超前,因此籌備了不少好的選題,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但遺憾的是,開播了一年半,就因為探討一些話題被停播。

從

因為是自己的第一檔節目,馬東還為此傷心了一段時間。

不過在那之後,他好像就突然“開竅”了一樣。

2001年,馬東競聘節目《挑戰主持人》製片人成功,進入了央視。

隨後他的事業,是真正的順風順水。

從

從《背後的故事》、《文化訪談錄》、《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歌聲飄過30年》,一步步,馬東一直走到了春晚總導演的位置。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可以備受尊敬地在央視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時,他卻突然離開了。

許多人都不解他的離去,他回應道:

我覺得我自己能在電視臺做的事做完了。

那一年,他45歲,辭掉了工作十幾年的鐵飯碗。

從

3

但其實他的離開,並不像年輕時一樣毫無準備。

離開1年內,他就到了視頻網站擔任首席內容官,負責內容採編及製作工作。

並且不久後憑藉《奇葩說》,一炮而紅。

從

兩年後,他又卸任了內容首席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除了《奇葩說》,他又帶著一群年輕人相繼做出了《飯局的誘惑》、《拜拜啦肉肉》、《好好說話》、《黑白星球》等各種大熱綜藝。

去年的《樂隊的夏天》,不僅帶火了樂隊,更是成為了繼《奇葩說》後又一檔現象級綜藝。

從

馬東,再一次火了。

可其實一路走來,很多人都在質疑他。

《十三邀》中,許知遠就曾經表達對他的“疑惑”。甚至在許多人的意識中,一直覺得他是”犬儒主義”。

從

確實不可否認,他做了很多順應潮流的節目。

而在“世俗”層面,他獲得了太多的成功。在商業方面,他又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可做節目的人有很多,為什麼只有他能一次次的做出爆款?

馬東曾經總結過自己的人生,是一個“多次歸零”的過程。

26歲從澳洲回到中國,歸零。

從湖南臺回到北京,歸零。

2004年我開始做《挑戰主持人》製片人,2006年我做大賽,後來不做了,在綜藝這塊歸零。

然後離開中央臺,我又歸零。

從

很多人在一個領域裡面做久了,總有伴隨著經驗積累而產生的傲氣,和對於陌生事物與日俱增的恐懼感。

但是馬東很好地把自己融入進了各種環境裡,你似乎看不到他的自我,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精確。

為了做好《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他將完全是音痴的自己、放置於“超級樂迷”的位置裡。

跟樂隊的人硬聊,連官宣都寫著:

我是這個舞臺上最無知的人。

從

節目中,他可以一本正經地討論新漢語拼音方案、滿眼深情地評論《紅樓夢》。

也可以成為一個滿嘴跑火車、八卦女神感情生活的賤賤直男。

從

就正如馬東自己所說:

我是一個身段柔軟的人,我在任何一個容器裡,都可以盛滿這個容器。

也正是因為此,他才能夠融入到時代中。

51歲的他,能夠帶著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員工,做著90後吹捧的爆款節目,卻又能憑著過去的經驗和閱歷、調控著每一個細節。

只是精明如他,年少時經歷過一次“曲折”後。

即使可以“管住”自己,卻無力於身邊的人。

從

4

這些年,談到馬東的成功,很多人都會談到“妥協”兩個字。

不可否認,為了節目,他曾做出過很多妥協。

但這其中,他也有過自己的堅持。

早年的《奇葩說》中,他再次把當年的“同性戀話題”放了出來討論。

也是在那一期節目中,蔡康永含著哭腔說:

我們並不是妖怪。

從

坐在他身旁的馬東,好像還和當年一樣“青澀“、“幼稚”。

但遺憾的是,那一期節目播出不久就被下架。

從

在《十三邀》中,許知遠問他,當初《有話好說》的停播,對他有什麼影響。

他笑著回答道:

從那以後就成熟了。

從

而也正是這種成熟,讓他能做出一檔又一檔大熱的節目。

卻也讓當初的那個“少年”,越走越遠。

從

全文完

是結束也是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