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海关“闭环管理”为进口粮食“把好关”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年来,我市大豆、玉米、高粱、大麦等粮谷的进口量逐年增加。据滨州海关统计,2019年我市共进口粮食140余万吨,主要品种为大豆、小麦,主要来自巴西、美国、俄罗斯等。

滨州海关“闭环管理”为进口粮食“把好关”

进口粮食作为初级农产品,其夹杂、携带检疫性杂草种子及检疫性病害的风险极高。为有效应对进口粮食所携带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保护国门生物安全,口岸海关对进口粮食在指定监管场地实施检验检疫后,还需属地海关对进口粮食的运输、接卸、加工等过程实施监管。近年来,口岸海关在进口粮食的检验检疫过程中,先后截获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菜豆荚斑驳病毒、北美刺龙葵、假高粱、豚草、三裂叶豚草、刺蒺藜草等有害生物百余种。

作为进口粮食的加工、使用目的地,后续检疫监管更显重要。2020年以来,滨州海关进一步完善了进口粮食监管体系,建立了监管链条的“闭环”管理模式,加强与港口、口岸海关的协调沟通。在确保检验放行速度的前提下,提高检疫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在进口粮食装卸、运输、加工各环节监督相关进口企业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现场+远程视频辅助监管”等方式,严防装卸、运输过程中跑冒滴漏。逐条落实监管措施,严控进口粮食流向,对加工后下脚料一律进行焚烧或无害化处理,切实保证国门生物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滨州海关“闭环管理”为进口粮食“把好关”

同时,滨州海关注重对进口粮食货主或其代理、生产加工企业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遵法守法意识,提升疫情防控意识,健全完善防疫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第一人的责任。

滨州海关同时提醒进口粮食企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口粮食必须专厂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不得擅自买卖交易,违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