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正常起床异常?专家提醒警惕醒后卒中

每 4 个卒中(俗称 " 中风 ")患者中,就约有一个是醒后卒中。醒后卒中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然而,由于发病时间不确切、送医不及时等原因,很大一部分醒后卒中患者未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

入睡正常起床异常?专家提醒警惕醒后卒中

4 月 24 日,在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醒后卒中患者彭奶奶仍然在接受保守治疗。彭奶奶今年 84 岁,4 月 18 日晚 20 点入睡,第二天早上 7 点左右,女儿发现彭奶奶有些吐词不清,想着她可能是没休息好,也没太在意。不料,中午时分,彭奶奶的情况愈加严重,连一词一字都不能清晰表达。于是,紧急将彭奶奶送往湖南省脑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卒中门诊王艳副主任医师介绍,由于彭奶奶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像彭奶奶这样的情况,医院最近收治了多例。这个和醒后卒中的特殊性有关,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卒中不了解,不重视,抱有侥幸、等等看的心理。"

醒后卒中,是卒中的一种,指患者入睡时正常,起床时发现有神经功能缺损的缺血性卒中。据统计,在我国,约有 23% 的卒中患者为醒后卒中。

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刘秋庭主任医师解释,当人入睡后,处于非快速动眼期,新陈代谢、交感神经活动、血压和心率都有所降低,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血流量降低,这是醒后卒中发生的重要诱因。此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做梦,也可诱发醒后卒中。

另外,有研究显示,大部分醒后卒中患者发病时间接近苏醒的时刻。这是因为人在觉醒时,血压会突然升高,同时凝血活动加强、纤溶活动减弱,会产生血液的易凝状态,而血小板聚集功能也会增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

刘秋庭主任医师提醒,卒中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卒中救治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不得。醒后卒中因为确切的发病时间难以把握,更应该争分夺秒送医救治,才能有效防止脑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一旦出现有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语言表达困难以及意识丧失或抽搐、视力丧失或模糊、严重头痛呕吐等症状,不要等待,要即刻拨打 120,第一时间送到有卒中救治条件的医院,为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留足时间。一般来说,发病 4.5 个小时内实行静脉溶栓能获益,超过 4.5 个小时,可视情况采取血管内治疗等补救措施。

刘秋庭主任医师进一步提醒,积极治疗高血压、房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醒后卒中的发生。此外,血管硬化程度比较严重的老年人,在晚上起夜或早上起床时,一定要尽量避免猛然起床,醒来后,建议先在床上躺着休息一会,再慢慢坐起,慢慢下床。

健康小贴士:

1、自我筛查 判断是否为卒中高危人群

以下 8 项危险因素,存在 3 项及以上,则属于卒中的高危人群,应立即向专业医生咨询,积极干预。

第一,高血压病。收缩压每升高 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 10mmHg,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第二,血脂异常。血脂异常被称为 " 沉默的杀手 ",经年累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脱落,可导致卒中;

第三,糖尿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脑卒中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的 4 倍;

第四,抽烟。抽烟可以将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风险至少提高三倍;

第五,心房颤动。房颤易使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向患者的脑部,从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第六,超重或者肥胖。超重或肥胖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七,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不仅让人变胖,而且还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最终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第八,有卒中的家族史。

此外,如果有过卒中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也属于卒中高危人群。

2、自我管理 积极控制高危因素

建议脑卒中高危人群在日常的生活中,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有针对性的干预,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定期检查,平时体检可进行颈部和脑部血管超声检查,判断脑血管情况。此外,可根据需要,通过 CT 血管造影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判断血管脑狭窄或者闭塞情况。

第二,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定期定点复查;

第三,遵医嘱,坚持服药,持续监测和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第四,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饮食结构搭配合理,低盐低脂,多食蔬果,避免用力排便;

第五,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气焦躁;科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石荣

【来源:ZAKER潇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