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朱見深,我就是愛那個大我17歲的女人

網劇《成化十四年》講述的是明憲宗朱見深執政期間的故事,他最有名的事蹟,除了為于謙平反,安撫荊襄流民,就是和萬貴妃的忘年戀了。

男人們不是都愛年輕漂亮的女孩嗎,更何況自古以來,皇帝的後宮從來不缺乏年輕貌美的女子。

可明憲宗在位的年間,獨寵萬貴妃一人,這個萬貴妃可以做她的母親了,為何明憲宗如此迷戀她?

一方面感嘆明憲宗的專情,另一方面,不由得想讓人探究其背後的原因。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也就是明憲宗的老爹,因土木堡之變淪為瓦剌人的俘虜。這一年,朱見深三歲。

叔父朱祁鈺受命監國,當時。朱見深的祖母的孫太后為了保證朱祁鎮這一脈皇權的傳承,擁立朱見深為太子,並且把這和作為支持朱祁鈺登基的條件。

國不可一日無君,之後朱見深的叔叔朱祁鈺被擁立成君,史稱景泰帝。

嚐到權力的甜頭之後,景泰帝已無法罷手,被俘虜一年的明英宗被解救回來之後,景泰帝不僅沒有還政給哥哥朱祁鎮,還把他囚禁在南宮。同時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連任,買通了大臣把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當時,孫太后為了保護孫子,派自己很信任的一位宮女去照顧朱見深,誰知道這個比朱見深大十七歲的宮女,在之後暗無天日的時間裡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和溫暖,並且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太子的那幾年,父親淪為階下囚,在叔父的監視下,母親周貴妃也度日艱難,每次去看他看他也只是來去匆匆。

後來太子之位被廢,身邊的其他宮人紛紛收拾行李,另尋他路。朱見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那些熟悉的面孔都離他遠去,母親周貴妃也無法出宮看他。

朱見深害怕,憂慮,疑惑。

五歲的他問萬氏:你也會離開我嗎?

不會的,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著你。

萬氏說出的這句話,她最終做到了。

五歲的幼兒,沒有父母親人的照料寵愛,更沒有老師的悉心教導。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不知哪天就遭遇不測了,這日子簡直還不如平民老百姓。

在這讓人絕望的地方,只有萬姑姑始終陪著他,照料他,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從未動搖。是母親,是朋友,更是唯一的依靠。

朱見深是悲慘的,不幸的,最美好的童年,幾乎在幽禁與監視中度過,沒有父母親人的愛護照料。可他又是幸福的,他獲得了一個人全部的愛與照料。

公園1457年,明英宗復辟成功,朱見深又重新被立為太子,那一年他十歲,萬氏二十七歲。

在擔任東宮太子的這段時間裡,日漸成熟的朱見深逐漸對大他十七歲的萬氏產生了微妙的情感, 不再只有單純的信任與依戀。愛的種子他心裡已經萌芽,慢慢長成了參天大樹。

老爹朱祁鎮和母親周貴妃當然有所察覺,但並沒有阻止,而是挑選了三個年輕漂亮的女子作為將來皇后的候選人,他們知道這個姓萬的宮女絕對不可能成為皇后,並且堅定的認為等朱見深長大之後,自然會離開這個年老色衰的宮女。

公元 1464年,朱祁鎮病逝,十八歲的朱見深即位,史稱明憲宗。三十五歲的萬氏宮女從此成為了他的妃子。並且得到了他大部分的寵愛。

朱見深又多麼寵愛萬氏,從下面的事情可以看出。

明憲宗朱見深,我就是愛那個大我17歲的女人


吳皇后(朱祁鎮為朱見深選的)年輕貌美,家裡勢力也不小,自然不把三十五歲的萬阿姨放在眼裡,眼見萬氏如此受寵,就以整頓後宮的名義把萬氏打了一頓板子。

這頓板子可幫後宮的眾多妃子們出了一口惡氣,但是萬氏差點丟了性命。捱打之後的萬妃立馬就向朱見深告了狀。

此事的結果以萬妃勝利而告終。吳皇后的皇后之位才坐上1個月就廢掉了,她父親也被免官充軍。司禮太監牛玉,平叛有功的孫鏜等很多與此事無關的人都被牽連其中。當時的內閣成員李賢,彭時進言,希望皇帝能三思收回成命。朱見深笑而不答,繼續一如既往的寵愛萬貴妃。

明憲宗朱見深,我就是愛那個大我17歲的女人


1466年,萬妃為朱見深生下一個兒子,朱見深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祭天,感謝祖宗保佑。如果沒有意外,這個皇子毫無疑問會成為大明帝國的繼承人。

可第二年,這位皇子就患病夭折,朱見深深受打擊,但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到他對萬貴妃的喜愛。只有更加寵愛,當時的朱見深不過21歲,卻長時間守在這個大齡女人身邊,安慰她,照料她,似乎永遠不會疲倦。

留守兒童朱見深,從小缺乏親情的滋養,只有宮女萬氏陪著他,渡過了漫長黑暗的歲月,她彌補了他對於愛的所有渴望。

長大之後,他還是一直依戀這份溫暖,就算萬貴妃青春不再,就算後宮有許多比她更年輕更美的女子,他永遠記得在那些孤獨無助的歲月裡,她給予他的溫暖。所以,他盡力對她好,甚至是毫無原則與底線。

公元1487年春,在萬貴妃去世,同年八月41歲的明憲宗也隨她離去。他們相伴38年,比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久,皇位和權勢對明憲宗都不重要,他要的只是那個女人的陪伴。僅此而已。

由此可見,童年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關心照顧,情緒的感染,都會在相處中讓孩子感知到,這些是物質條件所不能代替的。

我記得小時候,父母忙於生計,把我放在奶奶家。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這七年裡,我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太想念他們了,經常偷偷一個人哭,哭完之後擦乾眼淚又表現得無所謂的樣子。我自己都心疼那時候的自己。

長大後的我對父母沒有太多的濃烈的情感,卻無比依戀爺爺和奶奶。

現代社會,有的父母忙於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以為只要給予好的物質條件就好了。有時候就算在家,也是讓刷抖音,逛淘寶,追劇,打遊戲佔據了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我記得某個電視劇裡有個橋段,媽媽忙於工作應酬,空閒下來就約小姐妹逛街,孩子都是保姆帶,後面孩子不和她親近,還跟她說最喜歡保姆了。這個媽媽氣急敗壞把保姆辭退了,結果孩子反而厭惡這位媽媽。

明憲宗朱見深,我就是愛那個大我17歲的女人

明憲宗朱見深,我就是愛那個大我17歲的女人


明憲宗朱見深,我就是愛那個大我17歲的女人


童年只有一次,不要讓自己在孩子的童年裡缺席!

所有的感情都是有跡可循的,也都是需要呵護的,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你和孩子,除了血脈相承,也需要好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