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情”字了衷腸,“緣”字定終身。金庸武俠小說中為情所困者比比皆是,且皆不是俗輩。郭襄作為一個配角,其實金先生著下的筆墨不多,她在書中的作用,也不過是承上啟下,延綿江湖俠義,續上射鵰情緣。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卻讓讀者為之輾轉反側,嘆其一生靈氣傲骨,終不得心上之人,雖開山立派成為一代宗師,可青燈古佛伴隨左右,亦不知那峨眉的煙雨是不是可以讓她想起楊過,騰起的雲霧能否讓她有一絲開心。

大俠楊過,所負女子眾多。郭襄被讀者牢記,一來她是郭靖之後,人們總盼著英雄的後人能有個好的結果;二來她的痴情和豁達給人明理知事之感,如此好女子卻鬱郁一生,觸動了人們善良的柔軟。

初讀郭襄,我為她抱了很久的不平。在書中故事結束後,自我腦補了諸多情節,比如郭襄一個人面對國破家亡是如何悵然痛苦,比如郭襄行走大江南北找尋楊過是何等沮喪難過,再比如郭襄創立峨眉派時,是如何的想要在武功中、在江湖上尋求解脫之道。那種孤獨、寂寞,恰逢青春時期對愛情的憧憬和悲觀,總覺得自己看透了郭襄,也算讀懂了人世間情愛的分分合合。

待到曾經的少年塵埃落定,感情終有所屬之後,再看郭襄,卻有了不一樣的心境。過去,我認為郭襄家人、愛人均不得相見,甚至生死離別,她是悲催的。現在,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品出了郭襄的選擇,或許,她的結局也是一種圓滿,雖無奈,亦可令她心安。只是我們之前把過多自身的感情投射到了她的遭遇上,讓她成為了我們內心中哀傷的代言。於她,不公,於己,可笑。


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那一夜煙花燦爛,我倚在窗口,仰望著漫天星火,慶幸自己遇到了你,楊過大哥。

郭襄與楊過的緣分,要從出生說起。一段離奇的遭遇,襁褓中的郭襄並不知情。真正識得楊過,已是在十幾年後的風陵渡口,神鵰大俠的故事感染了小郭襄的心,讓這個從小在一板一眼守襄陽的群雄中長大的孩子,有了對大俠不一樣的憧憬。

神鵰大俠楊過,是江湖上的傳奇。雖然郭襄自己的父親郭靖大俠適時風頭正盛,號令天下群雄,贏得襄陽軍民敬仰,然而,這不是少年人心中的大俠。郭襄心目中的大俠,應該是瀟灑的、飄逸的、神秘的,楊過的不羈是種魔力,最能吸引少女的注意力。

郭襄和楊過相遇後,經歷了幾番波折。也正是這種種,讓郭襄認準了楊過,一個本不屬於他的人。十六歲那年生日,楊過召集江湖好友前來為郭襄祝賀。別緻的禮物,燦爛的煙火,讓清冷肅煞的襄陽城,有了一絲暖意。郭襄把這溫暖,刻在了心中。

若論楊過對郭襄,與程英、陸無雙不同。他對郭襄的感情,完全是長輩對晚輩的疼愛,儘管他們在輩分上是同輩人。楊過前來為郭襄祝賀生日,除了對小姑娘兌現承諾以外,也是以江湖大俠的身份,來彰顯對郭靖的支持,為郭叔叔壯一壯聲勢,鬆一鬆襄陽軍民緊張的神經。

而郭襄對楊過的情感,此時卻是情根深種。亦父亦兄,亦友亦朋,楊過的形象滿足了郭襄對情侶所有的想象。楊過對小龍女的痴情,楊過對姐姐郭芙的原諒,楊過對父親郭靖的感情,郭襄看在眼裡,把他當做了自己人,知心人。

這樣的相遇,楊過可以輕描淡寫,郭襄卻就此賭下了一生。她明知不會有結果,可她偏偏就是愛,像極了聰慧的母親黃蓉,更像極了堅毅的父親郭靖。

正所謂:神鵰大俠顯神通,少女郭襄情深種。襄陽城外菸火處,閃爍星空空相逢。


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你轉身離去,與愛人歸隱山林,我站在原處,告訴自己,不能哭。

少林寺外,神鵰大俠楊過與江湖群雄說道:“他日江湖相會,我們再把酒言歡。”他攜手小龍女,轉身離去,瀟灑決絕,沒有注意到郭襄明媚的雙眸逐漸黯淡,也沒有想到此後的歲月,竟然要躲開這一段情。

郭襄與佛有緣。在少林寺外,走了一段情,來了一段緣。她默默的看著楊過離開,卻不知張君寶把她放在 心裡。知道的,是痛,不知道的,亦是苦。

楊過離去後,郭襄失了神。她看似有目的的走遍江湖,去追尋楊過的足跡,實則是內心在釋放著空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無處安放的青春”。

郭襄在行走中,也有所得。她第一次完完全全的看到了山河壯麗,草木蔥蔥,想必聰明如她,也有所悟。她明知楊過與小龍女故意躲她,可還是要去尋找,不是為了求一個結果,而是在享受過程。一個心甘情願的過程,一個了明心境的過程。

她找的不是楊過,而是一個完整的自己。

此時,襄陽城已經危機重重,縱使大俠郭靖武功蓋世,女俠黃蓉計謀過人也無濟於事了。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比起這些,郭襄的兒女情長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最終,城破,人亡。郭襄僅以身免。她剩下了一把倚天劍,一枚玄鐵戒指。劍,是父母的心血,戒指,是少女的春懷。然而,這一切都消融於戰火,劍只是劍,戒指也是冰冷的懷念。

郭襄不再是那個為了愛人走天涯的小女孩了,她業已長大,也變得成熟。她看到了南宋已經事不可為,便拿著倚天劍上了峨眉山,創立了峨眉派。

這樣的離別,是真正的離別。郭襄心中仍有楊過,卻可以只是把他放在心中。時也命也,不過是心如鐵罷了。

郭襄留下了楊過,郭襄徹底離開了楊過。從此往後,楊過只是回憶,是有關她成長、戰鬥,家人,親友的回憶。感情的徹悟,就是可以把一切當做回憶。

正所謂:少林一別心慌慌,襄陽城破淚茫茫。少女終成一代師,天下蒼生心中藏。


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圓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船,我停留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郭襄的後半生,停在了峨眉山。她習武授徒,端的是名滿江湖。於江湖一道,她沒有給父母丟臉,大俠郭靖後繼有人,也讓天下英雄有了些安慰。

小說中沒有寫郭襄的創派後的事蹟,也不用寫。無非是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只是這樣的江湖,沒有了那個深愛的人,也就沒有了顏色,顯得乏味。

我們知道的是,郭襄有個徒弟,叫做風陵師太,有個傳派戒指,還是那枚玄鐵環。風陵渡是相遇楊過的地方,玄鐵戒指是母親深知女兒的心意,留給她最後的念想。黃蓉果真是黃蓉,在危急關頭,還會細緻的考慮到女兒的感情,天下父母的愛,都一樣。

原以為,郭襄看著戒指,叫著自己徒兒“風陵”的名字時,一定是哀傷之極。可轉念一想,未必如此。郭襄為什麼要創立峨眉派?是因為她已然把對楊過的情義放下。當她撫摸戒指,喊到“風陵”時,定是笑著的。她的歲月在流轉,她的年歲在變老,可她的情,永遠留在了風陵渡口,而她,也永遠是那個青絲飄逸的如雪少年。這是何等的堅毅,何等的執念。

這,便是郭襄的圓滿。不待他人評說,不較時光長短,峨眉山外,金頂迷濛,郭襄心如明鏡,愛如皓月。

人生百年,終歸黃土。屬於楊過、郭襄的時代落幕,愛與不愛,皆化為江湖煙雨,隨之飄散。可能郭襄沒有想到,百年之後,那個叫做張君寶的少年依然成為震朔武林的一代宗師張三丰,而這個心胸博大的老道士,在瞧著郭襄遺書時,還能“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只可惜,那已是八十年前。

正所謂:江湖兒女代代老,武林風雨年年散。你看水中明月照,豈知明月瞧你顏。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