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整體趨於好轉,但抗擊疫情的戰役遠遠還沒有結束。5G網絡一網兩用,在這場疫情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既兼顧了社會消費需求又滿足了醫療專業應用。基於公網實現的醫療虛擬專網應用,貫穿從診治到防控的各個環節,種種與場景深度融合的5G應用全方位協助抑制疫情發展。
“新基建”的加快實施,也為5G智慧醫療按下了快進鍵。就在3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印發《關於組織實施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的通知》,在七項5G創新應用提升工程中,居於首位的便是“面向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5G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國開展5G+醫療的醫院已超過300家,在業界看來,5G To B的規模化應用,已從5G智慧醫療開始。
那麼在中國抗疫期間中湧現出了哪些5G智慧醫療應用?“新基建”時代下的5G智慧醫療系統如何快速建設?5G網絡在醫療行業的建設要點又有哪些?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辦公室主任、5G醫療網絡建設與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中日友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遠程醫療中心主任盧清君日前通過網上講座的形式,分享了“新基建時代下的5G智慧醫療”。
中日友好醫院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久前,國務院聯防聯合機制發佈《關於開展線上服務進一步加強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依託國家中日友好醫院,聯合全國部分醫院遠程會診平臺,搭建面向湖北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國家級遠程會診平臺。盧清君本身也是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國家衛健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國家衛健委基層遠程醫療發展指導中心的辦公室主任,對5G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的應用有很多探索實踐。
抗擊疫情:5G醫療在行動
5G作為萬物互聯的新引擎,相對“新基建”中的其他領域,5G在自身的帶動性以及與其他行業的結合上具備鮮明特徵。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5G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已得到了充分體現。
疫情對互聯網和信息提出了剛需。在疫情爆發區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到30多個方艙醫院的建立,再到48個綜合醫院成為定點醫院,帶來了區域網絡和醫療信息化快速覆蓋的挑戰;醫生資源的缺少,需要通過網絡體系獲得異地專家的遠程支援;在人員和物資隔離的情況下,醫療體系的運轉離不開網絡和信息化手段;患者和親友因隔離帶來的情緒疏導,也使得對網絡及實時視頻聯接的需求大增。
“運營商三天時間完成了新建醫院的5G覆蓋,7個小時開通一個5G基站,20天實現10多個5G醫療應用場景落地,創造了人類史上的奇蹟!”盧清君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並指出這從另一側面體現了一個信號,5G網絡的建設速度遠遠快於4G,從硬件設施以及施工都帶來了效率的極大提升。
相比全球,5G智慧醫療在中國抗疫期間貫穿了疫情治防的各個環節,已有22個省市地區開展了5G抗疫應用,5G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從遠程診療到醫療輔助、到醫療關懷,再到監督防控,共有18類5G醫療應用全方位協助抑制疫情發展。盧清君介紹說,遠程診療方面,在5G網絡支持海量數據高可靠、低時延傳輸突破了空間的限制,通過遠程會診、遠程CT、遠程B超、遠程心電監控、雲端檢測分析等應用令醫生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診療效率,並減少了醫生接觸感染風險。比如火神山醫院基於室內5G+Welink連線北京301醫院、浙江蕭山醫院連線武漢協和醫院光谷院區、吉林省人民醫院連線湖北省人民醫院、協和連線地壇醫院、成都華西醫院連線地市醫院等100多家醫院互助,共享多地2萬多名醫生資源應對疫情,使得3000多名超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5G醫療輔助方面,5G機器人、5G+4K、5G+AR/VR的經驗積累被應用到醫療體系中,通過病患轉運車、消毒車、配送運貨車、移動推車查房、防護穿戴檢查/指導等應用,在及時完成病患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減少了醫院工作者勞動強度,並降低接觸傳染風險。比如在高上行帶寬和良好移動性的支持下,5G+消毒車/送藥/運貨車已在武漢方艙醫院、協和醫院、武漢第六醫院、武漢漢口醫院、第五醫院、武漢中心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十堰市人民醫院等180多家醫院使用,減少了7%的護工工作量。
5G醫療關懷方面,通過遠程探視、心理輔導、工作部署及培訓、進展直播等應用,能夠大大緩解病人及大家對疫情的恐慌、緩解醫院工作者心理壓力,並及時傳遞最新方案。比如全國工作統一佈置、新的治療方案需要第一時間傳遞,室內5G+welink會議讓疫情工作得到更快的部署,目前已支持了700多場全國工作部署會議、超過600多場醫院培訓及超過100場全國培訓;而雷神山、火神山建設中的5G“雲監工”,也顯著增強了民眾對抗疫勝利的信心。
5G監督防控方面,體溫是疫情監控的第一指標,通過紅外體溫監控、巡邏機器人監控、頭戴設備監控、無人機監控等手段,實現了對流動人口的實時體溫監控,以及對人員聚集情況的妥善管理。比如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醫院、企業、公共交通樞紐4000多處公共場所固定出入口布置了5G熱成像測溫監控;並在5000多處區域部署了5G紅外測溫移動設備,利用5G良好的移動性支撐移動紅外測溫。
醫院5G網絡建設十大關注點
盧清君在演講中重點分享了醫院5G網絡建設的十大關注點,涉及網絡架構、建設路徑、院內院間整體組網、院內組網選型、網絡安全、網絡性能、輻射、醫療模組、建網模式、商業模式等多個議題。無論從疫情防控的現實角度,亦或是推動醫療衛生行業發展的長遠角度,都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思路和參考。
關注點一、5G智慧醫院怎麼建?
現階段,5G智慧醫療系統架構仍是“雲(平臺)-管(網絡)-端(終端)-用(應用)”,各個層面都需要相應的系統規劃和部署。從雲來說,平臺需要針對不同的用戶和技術特徵,特別是使用範圍去建設,常見的有院間遠程醫療平臺、院內數字醫院平臺和政府、公共衛生組織的區域衛生平臺;管道上,通過頻譜隔離、QoS保障、以及未來的切片技術基於5G公網一網兩用形成虛擬專網,以不同聯接應對不同數據傳輸;終端、應用可以嫁接,便於臨床醫生髮現更多的場景,最終目標是服務於臨床和患者。
關注點二、智慧醫院從哪裡建起?
5G智慧醫院建設路徑為“1+3+4+N”。“1”代表需要在院內建設一張5G網絡,發揮5G高帶寬的信息傳輸能力、低時延的信息交互能力,以及大連接、多終端多設備的大容量接入能力;“3”代表智慧醫院重點需要建設的3個基礎平臺,國家醫管局印發的建設標準中指出,智慧醫院包括“智慧醫療系統、智慧管理系統和智慧服務系統”,智慧醫療系統對應臨床醫生、智慧管理系統對應醫療管理者、智慧服務系統對應患者;而“4”代表面向不同領域和不同業務模式上的4個基礎平臺和應用體系,包含現有醫療體系中的院內、院外、醫管、後勤配送等;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相關的“N”個5G醫療應用。
關注點三、醫院需要一張怎樣的網絡?
答案是需要能夠無縫連接院內、院間、院外的網絡。實現方式上,通過5G網絡將院前120急救與院內專科急救相結合,建立事件發生地到醫院急救中心的網絡信息雙向傳輸系統;大型綜合醫院的多院區、不同醫院院間互聯以及應急救治網絡體系,從局域單元通過5G網絡形成協同的網絡連接,前期基於原有的平臺架構進行拓展和昇華。
關注點四、醫院5G組網方案如何選型?
組網模式有兩種可選,其一為一網兩用, 即To B/To C混合組網,既能滿足醫院範圍內個人用戶的需求,也能通過UPF下沉實現醫院醫療應用;其二為行業專網, To B單獨組網,由運營商核心網直接對接院內網絡,醫院無線設備專享。從現階段來看,兼顧了社會消費需求和醫療專業應用的一網兩用顯然更為實用,醫院基於一網兩用,相對於端到端專網,能更早的使用5G,運營商一網兩用,可以獲得To B、To C兩類收入,結合5G醫療應用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可實現5G醫院的快速部署、大量複製,從而以規模效應領跑5G To B實踐。
關注點五、如何保障醫療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5G網絡具備電信級高可靠性,目前有兩種方案來保證網絡的可靠性,醫院可根據使用目的自行選擇。方案一為pRRU、RHUB、BBU基帶板和主控板實現1:1熱備份;方案二為RHUB鏈路備份、pRRU點位考慮冗餘設計、相鄰pRRU實現互助組網。
關注點六、醫療設備與模組如何對接?
5G智慧醫療的發展離不開5G模組的發展,如果沒有模組,終端將無法接入5G網絡。從數據採集到傳輸、到無線網絡,模組是重要的連接點。當前模組也在同步發展,第一階段可以延續USB接口模式,大型醫療設備可採取集成形式,對於醫生終端和個人工作站等現有醫療設備可採用外掛形式,通過USB接口外掛鏈接;第二階段內置5G模組,如今也在快速發展中。
關注點七、安全性如何保障?
5G在安全性上有完善的保障方案,通過服務域安全、完整性保護增強、網間漫遊安全增強、統一認證架構來有效保護網絡的安全性。此外,5G基於網絡感知還可實現偽基站監測(防偽基站)和安全隧道的監管。
關注點八、5G輻射是否影響健康?
5G輻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一些輻射,比如手機、Wi-Fi、通信基站等都屬於能量較低的非電離輻射。5G網絡速度提高,並非依靠加大5G基站的發射功率,而是依靠擴容傳輸帶寬而獲得。在發射頻率標準上,5G基站與4G基站的標準相同,都必須符合“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的國家標準。5G微基站40uW/CM2的輻射,在中日友好醫院實測輻射為8uW/cm2,輻射遠低於家用電器。
關注點九、醫院5G網絡如何提供?
目前主要有兩種交付模式,模式一為電信運營商提供5G To B場景化網絡解決方案,醫院信息化服務集成商提供第三方應用,運營商總集成;模式二為網絡設備商提供5G To B場景化網絡解決方案,醫院信息化服務集成商總集成後提供給醫療企業客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10月發佈《基於5G技術的醫院網絡建設標準》後,以《標準》為指導的行業解決方案目前已取得了不小突破,比如華為發佈的LampSite EE面向企業提供5大能力集的行業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局部超大容量及高速上傳需求、穩定在99.999%水平的超低時延需求,以及大量設備集中實時接入和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關注點十、商業模式如何建立?
傳統4G收費模式是按帶寬流量收費,而5G更多的是引入服務,包括獨立組網、網絡切片、網絡資源分配,是由製造商、服務商、運營商共同來提供的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因此商業模式也變得多元化,諸如傳統的流量付費、基於MEC節點服務的付費、技術支撐付費、知識庫知識付費。目前整體的商業模式尚處於探討階段,有待各方共同協商。
在對5G在醫療行業的創新與應用寄予厚望的同時,也要意識到醫療系統的特殊性。在演講的最後,盧主任還提出了兩個值得思考的觀點。
首先,醫療不同於電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因此醫療系統需要綜合保障周全的成熟方案,需要考慮到萬一的風險幾率;並且智慧醫療由各類綜合應用構成,有些應用可能在某些場景下實現但在推廣中面臨不少問題,不能以偏概全。
其次,醫療不是商品,但要符合經濟規律。醫療具有公益性、屬於民生保障,既不能完全免費,也必須拒絕暴利、拒絕壟斷;同時由於醫療不能以純盈利為目標,回收成本週期較長;醫療需要行業准入,5G創新亦要符合法規準繩,並順應醫療系統的發展規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醫療健康大數據和網絡中心副主任閔棟,作為此次網上講座的主持人,也基於演講、討論和相關政策總結了5G智慧醫療後續發展的一些共識,比如進一步完善5G+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建設、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搭建5G醫療設備與模組的測試環境、加強網絡安全和醫療服務質量保障等。
可以說此次網上講座對5G智慧醫療當前進展、環境形勢以及網絡建設的關注點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梳理、歸納與權威解讀,並對接下來的發展作出指引。面向未來,經歷了抗疫“大考”的5G智慧醫療,必將在“新基建”時代迎來一個整體性的飛躍,為國內外醫療、公共衛生服務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實現5G +醫療普惠大眾的願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
來源:C114通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