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進入職場,要避開這幾種學生思維

昨晚知乎給我推送了一個問題:我們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我點擊進去看了一下,發現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特別是剛畢業幾年的青年朋友居多。

我看了一下他們的回答,都訴說了自己的一把辛酸一把淚。現在也快到了大學生畢業拿畢業證的時間了,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典型的學生思維,希望對你們的職場生涯有幫助。

第一,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

這句話在現在看來可能會覺得很好笑,因為大家都知道選擇的重要性,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甚至是畢業一兩年的同學,對未來感到迷茫,看不清接下來的道路,到底該怎麼走。

還有的朋友,上班之後就選擇了一條道路,奔著這個方向一直往前走。可是他沒有發現,這個方向是錯誤的,再偏離正確的軌跡上越走越遠,最後不僅沒有升職加薪,而且自己還感到痛苦。

畢業進入職場,要避開這幾種學生思維

所以大家一定要審視一下,看自己有沒有這種思維。

第二,彌補自己的短板

這種思維的形成主要是在高中,因為高中要考大學,各科均衡一點,就有很多機會考上大學。但是到大學裡面,受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自己沒有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到最後沒有發現自己的特長。

這種方式在職場上很不實用,如果將這種思維運用到職場上的話,你會發現自己這也能做、那也能做。

但是職場是一個用人才的地方,一般不會培養人才,雖然有些公司有這種培訓,但是都很少,除了應屆生會有一些培訓,其他的的基本沒有這些待遇。職場上沒有自己的特長,各路均衡,那就是廢才,應該被辭掉

畢業進入職場,要避開這幾種學生思維

大家在進入職場的時候,一定要迅速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天賦,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 ,被動學習

大家在學生時代,基本上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我們在下面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知識,自己基本沒有提前預習過課本之類的。

但是在工作崗位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沒有人會手把手的教你,也沒有人在背後趕著你去學習。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主動去學習,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是向同事或者領導請教,還是自己百度一下,一定要將問題解決了,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第四,喜歡免費的

大家都喜歡免費的東西,特別是在自己想要提升自己的技能的時候,也總是習慣性找一些免費的學習視頻觀看學習。

雖然現在的學習視頻軟件很多,像嗶哩嗶哩、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之類的,都還是挺不錯的,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它裡面講的內容基本都很基礎,最核心的內容沒有講到。

如果我們只是學一些基礎的東西,那自己的能力根本就沒有很大的提升,還浪費了自己的很多時間,得不償失。

所以大家要養成付費的習慣,去學習那些精髓的東西,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自己存在這些思維方式,想要改變,我給大家列舉幾個,供大家參考。

一、先選擇,再努力

大家在做職業規劃的時候,首先和自己的的內心對話,問問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要做什麼,現在能做什麼。選擇完之後,再來分析你選擇行業的發展趨勢,到底是朝陽產業還是西陽產業。

最後和自己的內心達成一致,再朝著這個方向堅持不懈的努力。

畢業進入職場,要避開這幾種學生思維

二、先發展優勢,再拓寬優勢

進入職場,首先要儘快的發現自己的天賦和潛力,並把它變成自己工作崗位的優勢。

那麼如何發現自己的天賦呢?

周國平在今日頭條裡說過:如果你知道什麼事情是你不喜歡做的,你一做就煩,什麼事情是你喜歡做的,做起來很愉快,你就大致知道自己的稟賦在哪裡了

畢業進入職場,要避開這幾種學生思維

當你找到了自己的天賦和潛力,並把它發展成優勢的時候,你再發展自己的優勢範圍。股神巴菲特也只是在自己的優勢範圍內,從事商業活動,並不斷學習來擴充自己的優勢範圍。所以這個經驗對你也適用。

三、學會為知識付費

在現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很多商家用免費吸引客戶,最終都是為了讓我們付費。學習知識技能也是一樣,免費的總免不了有很多的瑕疵,實際用處也不多,所以我們要去付費,去學那些精髓,把它做好並運用好。

免費的,其實是最貴的。學了一點皮毛,卻浪費了大把的時間,划不來。學會為支持付費,花費的只是一點小錢,我們不僅僅學到了很有用的知識,還節約了很多時間,在未來的道路上,這邊買賣是比較划算的。

最後,祝各位朋友們工作順利,升職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